正如彼得定律所言: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当我们深入企业和管理层和员工访谈的时候,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影响客户满意关键是质量和交期。而影响质量和交期的可能是组织架构的不健全、流程的不通畅、标准的不统一等因素,而影响这些因素的根源,大部分都是领导,是领导的思维模式。我们也对离职员工做过离职面谈,发现三分之一的人是因为薪酬,三分之一的人是因为环境,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因为领导,说白了就是活生生的被领导逼走的!
领导们当中不乏精明能干之人、不乏聪颖过人之人、不乏理想壮怀之人。可是,这些人却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即管理上的缺欠、思维上的缺欠。这种思维上的欠缺,让很多员工几乎都被劣质管理伤害过,包括你、我,也包括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在劣质的管理中,人的激情难以点燃、人的潜力难以发挥、人的活力难以迸发、人的事业难以成形!他们总以为他们今天坐上了领导的位置,自己就要表现的像个领导,而他们恰恰不知道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改变看待人、看待事的方式,改变管理的思维模式,才能解决企业管理和发展的根源。
多数民营企业的通病(领导的通病):
1、对人:缺乏信任和授权,一人做事多人复核;
2、对事:发现问题,总找员工的问题,从来不问自己的管理系统如何;
3、成本:只要最便宜的,不要性价比最好的。
解决之道:
1、从人性上了解员工,真正的给与激励,哪怕是作秀也要做的真;
2、从系统和流程上,解决企业反复发生的不良事件,而不是强迫员工做的更好;
3、用工具,方法进行管理。比如成本核算、绩效管理等。
领导总以为是员工病了,给员工吃药,员工要不然就是有了抗药性,要不然就是被毒死。其实是领导病了,可怕的是领导自己不知道。

(黄雁_David编辑整理,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我的微博:http://t.sina.com.cn/huangyan010;我的邮箱:huangyan010@126.com;
QQ:358758328;职业规划咨询①群:74861370,欢迎加入互相交流!)
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怀揣梦想去展现自己的英姿飒爽,风雨旅途中不乏电闪雷鸣,困难重重。你是愿意做那翱翔蓝天的猎鹰还是做那固守本分的母鸡?是人就难免会有委屈,是人就难免会有抱怨,是人就难免会有脾气!微博、E-mail和QQ,总有一样你喜欢的,拿起你的笔,写下你的故事,欢迎和我进行交流!专业方向——求职面试、职场情商、职业规划和成功励志,期待你的故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