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十疑论》-二释求生乖无生理疑
(2022-05-07 14:32:52)分类: 西方净土 |
(甲)二释求生乖无生理疑。分二,初问,二答。(乙)今初
【论】问:诸法体空,本来无生,平等寂灭。今乃舍此求彼,生西方弥陀净土,岂不乖理哉?又经云:若求净土,先净其心;心净故,即佛土净,此云何通?
〖导读〗提问中,首先,依据道理设问。诸法的体性是空寂的,本来就没有生起过,是平等寂灭的。现今却要舍离此娑婆世界而欣求彼极乐世界,发愿往生西方阿弥陀佛的净土,这岂不是有违于无生之理吗?其次,依据经教设问。如《维摩诘经》中说:如果要想求生净土,则应当先清净自心,心清净时佛土即得清净。这又如何解释得通呢?问意为,诸法既然无生,为什么却要求生?既然心净则佛土净,因此便应当清净自心,而非求生净土。
(乙)二答。分二,初总标,二别释。(丙)今初
【论】答:释有二义。一者,总答;二者,别答。
〖导读〗答,解释的角度有两个,一是总体解答,二是详细解答。
(丙)二别释。分二,一总答,二别答。(丁)今初
【论】总答者,汝若言求生西方弥陀净土,则是舍此求彼,不中理者。汝执住此不求西方,则是舍彼著此,此还成病,不中理也。又转计云:我亦不求生彼,亦不求生此者,则断灭见。故《金刚般若经》云: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菩提者说诸法断灭相,莫作是念,何以故?发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导读〗总体解答中,首先,针对来问作答。你说求生西方阿弥陀佛净土,属于舍弃此方、求生彼方,是不符合道理的。而你执著于此方却不肯求生彼方,则是舍弃彼方、执著此方。既然执著此方,便仍然是病,便也不符合道理。
其次,破斥转计。如果你转念说,我既不求生彼极乐世界,也不求生此娑婆世界,这样则成为断灭见。因此在《金刚经》中佛说:“须菩提,你如果有这样的念头,认为发菩提心的人说诸法是断灭的相状。你不应该有这样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发菩提心的人是不会说诸法是断灭相的。”断灭,此处指认为人死后不再受生的邪见。
如上可见,如果说有生而不求生彼国,即是对此土有执著;如果认为不生而不求生彼国,则即是断灭见。
(丁)二别答。分三,一解释无生的含义,二引证,三针对来问作答。(戊)今初
【论】二、别答者。夫不生不灭者,于生缘中,诸法和合,不守自性,求于生体亦不可得。此生生时无所从来,故名不生。不灭者,诸法散时不守自性,言我散灭,此散灭时去无所至,故言不灭。非谓因缘生外别有不生不灭,亦非不求生净土唤作无生。
〖导读〗别答中,首先,阐明“不生不灭”的正确含义。先解释“不生”。在产生这个法的各种因素中,只是诸法和合在了一起,并没有自性可守,如果要寻求所生的这个法的本体也是不可得的。乃至这个“生”在产生时并没有来处,因此称为“不生”。即依次从能生因缘、所生法以及“生”本身三方面加以解释。后解释“不灭”。诸法在散灭时不会坚守其自性,说我要散灭,并且散灭时也没有去处,因此称为“不灭”。其次,说明当体无生。如上,诸法生时其实“不生”、灭时其实“不灭”,并非是说在因缘生法外另有一个不生不灭,也不是将不求生净土叫做不生。
(戊)二引证
【论】为此《中论》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又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又《维摩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又云:譬如有人造立宫室,若依空地随意无碍,若依虚空终不能成。诸佛说法常依二谛,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
〖导读〗首先,总体引证三谛理。因此《中论》的偈颂中说:“由因缘所生的诸法,我说其当体即是空寂的,也可以称其为假名,也可以称之为中道。”其次,引证真谛理。《中论》又说:“诸法不是由自己生出来的,也不由其他法生出来的,不是自他共同生出来的,也不是没有原因便能生出来的,由此可知诸法当体就没有‘生’。”再次,引证俗谛理。又如《维摩经》中说:“虽然知道诸佛的国土以及众生都是空的,而仍然一直修行庄严净土以教化众生。”最后,引证中谛理。又说:“譬如有人要建造宫殿房室,如果依着空地,便能够随其心意无有障碍。如果依着虚空,则终究不能成功。诸佛时常依着真俗二谛说法,在不坏掉其假名的同时,宣说出诸法的真实之相。”其中,以空地比喻诸法实相、真谛,以宫殿等比喻假名、俗谛。“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则真俗不二,即是中谛。虚空,比喻二乘涅槃。诸法实相,即毕竟空、圆无生理。
如上,虽然引证三谛,而重点在于说明真谛无生的道理。同时也说明一真一切真,俗谛和中谛也即是真谛。下面阐明俗谛和中谛理也是如此。三一圆融,不可思议。
(戊)三针对来问作答
【论】智者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即是真无生,此谓心净故即佛土净。愚者为生所缚,闻生即作生解,闻无生即作无生解;不知生即是无生、无生即是生。不达此理,横相是非,瞋他求生净土,几许误哉!此则是谤法罪人、邪见外道也。
〖导读〗首先,说明有智慧的人在努力求生极乐净土的同时,即能够认识到往生的本体是不可得的,这即是真正的无生,这样才是所谓的自心清净时即佛土清净。其次,斥责提问者的邪见。而愚痴的人往往被“生”字所束缚,听到说“生”时便将其当做定然要“生”来理解,听到说“无生”时便将其当做定然“无生”来理解,而不明白生即是无生、无生即是生。由于不通达这样的道理,从而无端说是说非,嗔怪他人求生净土,这真是大错特错了!这些则是毁谤佛法的罪人、心怀邪见的外道。
如上,一方面,说明无论认为定然是生还是不生都属于邪见;另一方面,通过阐明无生的真正含义,说明在求生净土时应当认识到生即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