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北齐爷们化不化妆说开(2)

(2012-06-16 11:57:29)
标签:

杂谈

分类: 吐槽专区

我和对方的争议点之二,在于证据的有效性。

 

首先是【证据和话题相不相关】的方面。

对方一再提出,北朝(这个术语使用是不严谨的,我最后会说)有褒衣博带的装束——对,但不一定涂朱。详见《校书图》。事实上,基于此,我在争论初期就明确提出了“服装风气和颜妆不一定等同”,但对方回避了对这个问题的继续讨论,而试图继续论证北朝有褒衣博带。事实上论证“北朝有褒衣博带”和我们在讨论的【北朝男人有没有傅粉涂朱】是两个问题,说得客气一些,这是在跑题。说得不客气,多少有些无谓挣扎的意味。

 

再是【证据适不适用于本问题】。

对方举了汉魏女性服装的例子,但我们在讨论的是男性,尤其高洋墓壁画这一位大爷,很可能是【朝服】男性。我们知道,太太小姐们的时尚可能年年变,大老爷们的正装永远是那么一本正经。所以女装时尚的证据力,在这里是相当不足的。

 

对方举男装了吗?有,但男装……详见前一条【证据相关】。

 

再是【证据的时代】。

对方的举证,是这样的:扯到汉代文化,扯到唐朝壁画。抱歉我们在讨论北朝,更确切地说,是北齐。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魏晋南北朝是出了名的颜控时代,它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因此首先要讨论本时期的文化,应该首先提出的,是本时期的图像证据。

 

——事实上,对方是在争论的后半段,才想起来北齐还有个徐显秀墓。这算是终于摆脱了之前举证的一大串文不对题,但稍微美中不足的是,对方把徐先生的名字打错了,掉了一个字。

严格说起来,对墓主人略有不恭。

 

顺便提一句,既然对方知道徐显秀墓壁画,那么本来也应该注意到,参照边上的女眷和婢子,徐大爷也不是傅粉涂朱的(他夫人倒是打了很厚的粉)。

 

(╯▽╰)

 

以上是我们发生争论的第二个方面。关于论证过程中,对方证据是否有效。

 

还是那句话,同好对话,主要是为了切磋和解决问题。罗列一大堆和问题无关的材料,看似很爽快,但其实是回避问题,而且论争对手看来,效果宛如“思路向四面八方挺身而遁,而关键问题还在那里挺尸”。这是非常糟糕的一种情况。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牧之哪怕掐架都希望掐得【好看】,何况切磋,所以在觉得同好出现这种苗头的时候,我通常会自行消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