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沂五贤祠

(2023-07-29 08:05:13)
标签:

临沂

五贤祠

景贤祠

王羲之故居

分类: 蒙山沂水

 

临沂五贤祠

    

五贤祠,始称忠孝祠,原在临沂老城南关。明代嘉靖十二年(1533年),沂州监司李士允动员一罗姓人捐献其别墅而建,最初祭祀诸葛亮、王祥二人。嘉靖三十年(1551年),沂州知州何格改祠名为景贤祠,祭祀诸葛亮、王祥、王览、颜真卿、颜杲卿五人。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时,驻跸黄梅岩村(今临沂高新区罗西街道黄土堰村),定“五贤”名目,并题诗云:“孝能竭力王祥览,忠以捐躯颜杲真。所遇由来殊出处,端推诸葛是全人。”是年,由兰山知县王垲主持,将景贤祠移建于洗砚池东(今兰山区医院对过,兰山区图书馆所在地),更名为五贤祠。

五贤祠大门楼南向,中为大门,两侧各有一小角门。大门上方嵌石匾额,上刻“五贤祠”三字。大门以北庭院中建一六角亭,曰御碑亭。亭中立乾隆皇帝诗碑,名御诗碑。亭北为祠主体建筑硬山式大殿。殿内塑立五尊坐像,靠北墙居中者为诸葛亮,西侧为王祥、王览,东侧为颜杲卿、颜真卿。殿内东、西山窗上,各有砖刻题额,东为“孝感天地”,西为“忠冠古今”。祠院东西两侧又有两庑。

1923年,临沂诸葛、王、颜三个家族集资重修五贤祠,并立碑记之。抗日战争期间,五贤祠遭侵华日军破坏。抗战胜利后,民主政府拨款重修。解放战争中又遭破坏。1962年,临沂市文管会在五贤祠兴建碑廊,将暂存于烈士陵园和散落在各处的50余块碑碣石刻,集中起来加以保护,供人欣赏,同时对御碑亭亦进行了维修加固。“文革”期间,五贤祠大殿、御诗碑亭和碑廊被全部拆除,乾隆诗碑、集柳碑及其他碑碣石刻均被砸毁后充当房基。1981年始,所填碑刻重新出土,得到部分修复。

  2003年,市政府对王羲之故居进行大规模修建,五贤祠的恢复亦列入工程规划之中。是年秋,在原五贤祠旧址西百余米处新建的五贤祠落成,其格局如旧。为便于瞻仰,新刻乾隆诗碑较之原残碑放大许多,碑高6.6米,重30余吨。修复后的五贤祠,已成为缅怀沂蒙先贤、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

临沂五贤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