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兩岸路線又在哪】
●中國時報(2014年1月2日)
●王炳忠
國民黨發出新聞稿,要求民進黨蘇主席、蔡前主席明確表達 民進黨的兩岸路線。我們也想請教馬主席:國民黨的兩岸路 線,又在哪裡?
國民黨發言人楊偉中說,民進黨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 文〉承認「台灣是一主權獨立國家」、「依目前憲法稱為中 華民國」,已經推翻了〈台獨黨綱〉。我們要問,國民黨能 接受這種拿「中華民國」暫作台獨遮羞布的〈台獨黨綱〉嗎 ?
在我們的認知中,本來「藍」的路線應該很清楚,那就是遵 守一中憲法,追求國家統一。國民黨的黨章,也還明白寫著 ,「追求國家富強統一之目標」、「實現中華民國為自由、 民主、均富和統一的國家」。但自馬英九執政以來,卻始終 不恢復陳水扁「終止」的國統綱領,一觸及「終極統一」便 極力迴避,甚至連「中國人」都不敢認同!這不禁讓我們疑 惑,國民黨的兩岸路線,到底是什麼?
我們並非替民進黨開脫,而是提醒國民黨,在批判民進黨的 同時,更應嚴肅反省,自己又提出了怎樣的兩岸論述?前年 12月,新黨郁慕明主席公開呼籲馬總統,第二任期應正視 兩岸政治談判,盡速恢復國統綱領,認真思考攸關台灣命運 的兩岸戰略。然而,時任國民黨發言人的殷瑋,仍強調「不 統,不獨,不武」的政策不會改變,並稱此「三不」指的是 馬總統任內,殆無疑義。
三「不」算得上戰略?
難道國民黨在馬總統任期屆滿後,就準備關門熄燈了嗎?否 則,身為要爭取繼續執政的最大政黨,怎會以連三個「不」 作為兩岸路線?這種階段性的政策算得上是「戰略」嗎?
正如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所謂「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 民國」,那以後呢?
國民黨最新的黨綱,已不見「追求國家富強統一之目標」, 中華民國也幾乎被「台灣」取代。提及兩岸關係的寥寥六點 中,除了「連胡五項願景」及「兩岸外交休兵」外,盡是經 貿、文化、司法、環保的事務性合作宣示,而深究「連胡五 項願景」所宣示的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又是馬總 統列為選舉政見、如今卻避而不談者。如此,對國民黨而言 ,這份「不統不獨」的黨綱,是否贊同未來既可以統、也可 以獨?與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又有何不同?
也許你會說,統獨沒有那麼重要,兩岸路線的目標可以是開 放的,等到時候再說。但既然大家都說訴諸民意,難道台灣 人民希望戰爭嗎?願意接受最後任人擺布的「被統一」嗎? 如果人民的共識是否定的,那麼一個負責任的政黨,就應及 早明確目標,積極創造有利於此種共識的條件。中共的戰略 相當明確,就是兩岸必須統一,盡可能以和平手段完成,並 可先就統一前兩岸的政治關係做「合情合理的安排」。面對 大陸如此具體的路線,要繼續用「不統不獨」迴避,還是明 確提出主張,爭取主動?
不應和民進黨一起擺爛
去年大選剛剛落幕後不久,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上節目,在 被問及〈台獨黨綱〉存廢時,反問身旁一位國民黨中常委: 國民黨如何處理「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該名中常委不假思 索,即答「擱置」,並稱邀請民進黨一起「往中間靠」。
我們不曉得,這種和民進黨「一起擺爛」的想法,能否代表 國民黨的兩岸路線,但我們真心希望,曾經帶領台灣和大陸 走上和平發展、完成兩岸三通的國民黨,切勿錯估形勢,反 成為歷史的罪人。
(作者為新黨青年委員會委員)
●王炳忠
國民黨發出新聞稿,要求民進黨蘇主席、蔡前主席明確表達
國民黨發言人楊偉中說,民進黨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
在我們的認知中,本來「藍」的路線應該很清楚,那就是遵
我們並非替民進黨開脫,而是提醒國民黨,在批判民進黨的
三「不」算得上戰略?
難道國民黨在馬總統任期屆滿後,就準備關門熄燈了嗎?否
正如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所謂「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
國民黨最新的黨綱,已不見「追求國家富強統一之目標」,
也許你會說,統獨沒有那麼重要,兩岸路線的目標可以是開
不應和民進黨一起擺爛
去年大選剛剛落幕後不久,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上節目,在
我們不曉得,這種和民進黨「一起擺爛」的想法,能否代表
(作者為新黨青年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