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倫敦奧國旗杂谈 |
分类: 時政評論 |
當台灣社會再次呈現「言論一致」時,且讓我們換個角度看撤旗事件。這篇文章,就說與真心捍衛中華民國、真心認同青天白日滿地紅的中國人吧!
先看看駐英代表沈呂巡的一句話,這在國民黨、民進黨大吵「誰真愛國旗」的口水中被淹沒。他說,對於倫敦攝政街的「撤旗事件」,「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
如此的表態,恰如其份,有理有節。
回歸整件事情的本質,本是倫敦「攝政街協會」此一民間商圈組織的自發行為。該協會應是不理解大陸與台灣之間存在的「中國代表權」爭議,故同時掛出了五星紅旗與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幾天後,大陸方面向英國官方抗議,英國官方再向該協會反應,該協會乃決定撤下中華民國國旗,換上「中華台北」奧運代表隊會旗。
所以,整件事情本是「攝政街協會」自己做的街容佈置,既是首次這樣懸掛各國國旗,且不具有官方意義。我們固然可以說,該協會的自主行為,應受言論自由保障,不受政治力脅迫;但該協會既是聽了英國官方的建議而自願「換旗」,我們又如何干預人家民間的行為?
再來分析大陸對此民間行為表達抗議的思維。部分偏藍的言論稱,大陸這樣做其實不聰明,因為青天白日滿地紅在台灣是與中國之間法理的維繫象徵。但換個角度看,正因為青天白日滿地紅仍蘊含有代表全中國的法理意義,它仍是「國旗」(中國)而非「區旗」(台灣),所以大陸才有所忌憚。在國際社會,只能由大陸和台灣之中單一個政權、單一面旗幟代表中國,而多數情況下,由政治實力較大的大陸代表中國。
這其實才是保存了中華民國的尊嚴。因為中華民國以中國正統自居,和大陸一樣認同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故斷不能與五星紅旗同台出現,造成「兩個中國」;而大陸在潛意識中仍認為青天白日滿地紅有其「中國」意涵,所以才會在意它的出現。
如今台灣社會糾結於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圖騰本身,卻不顧其蘊含的法理意義,以「台灣」稱之,實則是將其從「中國國旗」貶為「台灣區旗」。更荒謬的是,裸女拿它來遮蔽私處,竟還被當成是愛國行為,這種所謂「創意」的心態,還不如中共對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忌憚,無形中反而增強青天白日滿地紅的神聖性與政治高度。
誠然,出於青天白日滿地紅曾是國民革命的象徵,在歷史上帶領中華民族打贏對日抗戰,在台灣曾代表對台獨的鬥爭,不少中國人對這面旗幟是有感情的。但是,在國際場合中如何處理它,仍要透過兩岸政治協商解決,而台灣卻偏偏拒絕與大陸談政治(大陸曾說在一中原則下,國旗、國號都能談),光會藉「國旗」在內部搞無意義的藍綠鬥爭。
大陸忌憚青天白日滿地紅,正彰顯這面旗幟的「中國」意涵。我們雖在感情上有所不快,但更應慎防台獨「異化」它的「中國」意涵。所以,換個角度看撤旗事件,我們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