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從中國人觀點看美國「棄台論」

(2011-12-01 22:44:17)
标签:

杂谈

分类: 時政評論

  我是道道地地的台灣人,祖輩隨鄭成功渡海來台,世居台南。我,也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在中華文化的滋潤下成長,以身為龍的傳人而自豪。

  近來,見不少台灣學者討論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研究員肯恩(PAUL V. KANE)在紐約時報的投書,一篇題為「救我們經濟,棄台灣」(To Save Our Economy, Ditch Taiwan)的文章。其中,有藉此攻擊馬政府者,說馬先傾「中」棄美,未能引領「台」美關係符合美國利益,使台灣面臨安全威脅。

  試問:有那個國家的外交,建立在別國的利益需要?當扁政府搞「一邊一國」、「正名制憲」時,台海戰火一觸即發,怎不見美國人提「棄台論」?如今兩岸進入和平發展,迎來一甲子未有之機遇,美國卻在這時來說三道四?

    美國人提棄台,究竟是怕戰爭,還是不願見到兩岸和解?

  半個月前,外交系的課堂上,師生一同討論肯恩的文章。言談間,一個美國同學把問題拉回四十年前,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他說,不少台灣人表示,不理解美國曾提出「兩個中國」構想,為何蔣介石仍堅持「漢賊不兩立」?我一聽,瞬間熱血洶湧,感慨萬千。

  退出聯合國,乃至後來的中美斷交,正說明了國際政治靠不得誰,只有靠己。當時的處境,聯合國已非特定強權能掌控,美國光說「兩個中國」,面對中共「一個中國」的堅持,非但沒轍,還急著要與北京結盟。蔣介石洞悉時局,與其被趕走,不如自己離去,保住尊嚴。如此,既爭取海外華人的同情,也為中華民國保住氣節。

  今天,批馬傾「中」者有之,批美無道義者有之,卻都深陷在「聯美制中〈共〉」的思維中,無可自拔。新一代的年輕人,必須要跳脫,從大格局看美中〈共〉台問題。這個問題,不只是六十年兩岸分治的結果,而是自鴉片戰爭以來一百七十年的遺緒。只有站上置高點,經歷日本殖民及兩岸敵對的台灣,才能破除認同的心障。

    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從中國人觀點看美國「棄台論」,便能另闢蹊徑,豁然開朗。韓戰爆發後,美國介入台海,既穩住了台灣局勢,卻也從此加深了台灣與大陸的異己關係,注定了中華民國的偏安性,這對於中華民國長久的傷害,實不亞於大陸淪陷。我們必須認清,乙未割台、國共內戰,這些都是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陣痛。中華民國的立國目標,就是為了建立一個民主、自由、均富的新中國,有遠見的台灣青年,實應敞開心胸,面對統一,開創未來。

    美國同學有句話說得對:台灣人,一旦談到兩岸未來,十之八九支支吾吾,沒有方向。放眼台灣朝野,民進黨仍在台獨死胡同打轉,至於泛藍陣營,就屬新黨目標明確。但是,新黨力量薄弱,在國會裡沒有席次,聲音難被聽見。台灣人,難道就這樣沒志氣,只能繼續消極的活在對美國可能「棄台」的恐懼之中嗎?

  民國六十九年,正值中美斷交,在國父紀念館一場愛國義演會上,鄧麗君唱著「梅花」,禁不住流下一顆顆滾燙的淚珠;然後,大力一揮,抹去了淚水,又驕傲的挺起了胸膛。辛亥百年後的我們,不須再流淚,要有足夠的信心,撥除雲翳,在下一個世紀裡,走出這歷史的長江三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