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逐喜悦感

(2016-04-08 07:30:00)
标签:

成长

行字诀

分别

紧张

觉察

分类: 爱他人(C课程)心得

追逐喜悦感

作者:若水

 

自从上完中级课程已经一个多月了,一天收到一位伙伴的电话,说林老师让我写一篇行字诀的文章,我顿时感到有些压力,因为感觉自从上完中级课程后自己进步不大,不像刚上完初级课程那样立刻感觉思路开阔了许多,内心强大了很多。现在每天反而越来越看到了自己的各种情绪,感叹差距还很大,路途还很遥远。

记得当时上行字诀的课时,林老师让每个人写下真实的人生记录,感觉真是不知如何下笔,因为突然觉得自己从来没有真正思考过那些问题,就这样一路糊里糊涂的走来。当写下自己能写的一点点时,才猛然醒悟自己一直纠结的工作上没有成就感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在潜意识里一直没有把工作放在第一目标,当家里有事,自己总是放心不下,如果太忙老是加班,不能陪孩子的时候,就会有情绪,心里很不舒服。原来第一目标是如此重要,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

回想从小到大,一路走过来,好像上学的时候就想学习好就可以了,追求的是学习成绩,成绩好了就高兴,成绩不好就不开心,想法很简单。工作后,有了家庭,后来又有了孩子,好像逐渐没有了明确的目标,每天就那样忙忙碌碌的工作着,生活着,慢慢快乐越来越少,不知道是为什么?其实不管自己是否意识到,虽然不同人生阶段的目标不一样但都在追求一种喜悦感,一种精神上的满足。由于从小到大一路追求的都是外在的东西,缺乏深层次的思考,不知道自己内心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可是又太在意外界的评价,从而总是被外界所牵引,当达不到时就否定自己,在否定自己的同时会产生好多负面的情绪,这些负面的情绪会不自觉的带回家,影响与家人和孩子的相处,并传递给下一代。

自从生完小孩之后,在月子里胳膊肘上就莫名的就长了神经性皮炎,有时奇痒无比,经常被自己挠得惨不忍睹,这些年看了多次医生也没起作用,后来干脆放弃了治疗。上次听完初级课程后,慢慢发现胳膊肘上的皮炎越来越轻了,后来在网上查了一下情绪与疾病方面的资料,在中医里,用五行描述人体五脏系统(肝心脾肺肾)的功能和关系,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很好的阐明了情绪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我想我一定是放下了某些紧张和恐惧,虽然自己没有明确地意识到是哪方面的,但是我的身体感觉到了,情绪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竟然如此神奇。所以意识到那些潜在的情绪,真的不是那么容易,慢慢来吧。

电影《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讲述了一个叫木村秋则的日本人用了11年的时间实践出不施肥、不打农药的苹果的故事,这个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要对某一事物努力执着,总会有一天找到答案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用心去做,坚持不懈,总有实现目标的那一天。

自己的第一目标是什么呢?不知道,就想这样随遇而安的往前走,不想给自己太多的压力,因为感觉自己的内心还有那么多意识到的和未意识到的紧张和恐惧,好些事情还想不太明白,还是慢慢来吧。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每一件事都用心去做,多一分思考,也许慢慢的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吧,接纳自己的状态,放下那外在的执着,只留下那份淡淡的来自内心的喜悦。

看了《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的访谈之后,心底又升起一些感触,了解人生,发现人性是多么重要。当我们对人生的普遍规律,对人性有更多的了解,我们会更加脚踏实地的,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抛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执着,少一份紧张少一分恐惧,多一份宁静,多一份淡定。

来花径的原因,就是希望自己内心强大起来,做一个自己拯救自己的人。这条成长的路并不好走,自己的内心还有太多的紧张和恐惧,一遇到事情,各种情绪都会纷纷升起,慢慢来,不想再走得那么快,不想再总是追求完美,不想再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不想给自己的身体传递那么多的紧张,只想让自己放松下来,慢慢的跟随着自己的内心,不断的调整自己,发现那份来自内心的淡淡的喜悦。

 

 

整理者感言:

当许多人被问到为什么活着、为什么努力的时候,通常答案都是:为了我自己最爱的父母/孩子/爱人……而这句话后半句的潜在意思是:(为了我自己最爱的父母/孩子/爱人)我不得不在这个世上受苦。

当我们步入成长,当我们学习着把自己的眼光从别人身上收回到自己身上时,再问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的时候,我们的答案又是什么?很多人答不上来——不是因为没有答案,而是:不敢想,不敢有所期待,不敢相信自己……这许多的“不敢”之中,又掩藏着对自己的多少紧张/分别?

成长的路很长,就让我们带着觉察,带着这许多的分别,结伴前行……

 

 

如果这篇文章感动了你,增益了你,请略微犒劳(打赏)我们,算是对我们努力的认同。你的认同,会让我们在此时此刻,深深感受到自己的重要。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