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无分别的爱
无分别的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371
  • 关注人气:1,5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紧张茧缚的人生,源于小事的“我不行”

(2015-11-15 07:30:00)
标签:

紧张

信念

理解自己

生命本能

分类: 爱孩子(A课程)心得

紧张茧缚的人生,源于小事的“我不行”

作者:未小草

 

    “我是做不到的,我是不行的”这个信念在前面的心得里,深深的看见,体会到带给我强烈的痛苦,看见了内心的冲撞,也找到了她的一些好处。

后来我在给孩子寻找一件上课需要的物品进行的反思时,我发现我的紧张和焦虑,为什么我对每一件小事如此的在意?为什么我会在疲惫不堪的时候,身体极度不适的情况下去花几十分钟找一件小小的学具,找不到我会如此的紧张?为什么我从来就没有坦然接受过一件小事做不好?为什么我的心眼如此的小?为什么我总把目光聚焦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小事上?为什么一件小事,足以引起我心中的轩然大波?终于在这周五,我找到了答案。

周一看到家长QQ群里的通知,《英语天天见》轮到我孩子了,可头一天我看见微信群里并没有她的名字,她就以为记错了,我也就没有做准备,可和她同一天的孩子就做足了准备,相比之下,我真的觉得很惭愧,因为我当时的确没有想到,去确认下名单。后面的信息,老师通知周五再给一次机会。

当我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告诉自己一定要准备好,周二那天我把手上特别忙的事情做完后,我才猛然想起这个英语单词的事情来,找同学的妈妈要了她准备的PPT,我心中清楚我孩子的英语情况,由于平时语文数学的作业都完成得极为勉强,而读英语几乎没有时间,所以我心底里觉得压力山大啊。看到同学妈妈的内容,好难,我自己都有难度,为了降低孩子的难度,只是结合本次的主题,我选择的句型特别的简单,内容从最初的典型事物的考虑,从最初的几种,落到了一种上,越简单,对孩子来说越轻松。可是我自己的英语也不好,都还给老师了,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记忆是否准确,所以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我都找了软件翻译,确认后才使用。而我自己做PPT的功底也非常有限,我曾经自己做过一个新员工培训的PPT,完全是凭借自己摸索得来的,对于图片的加工处理,完全不熟悉,曾经因加工不好,都放弃了,可这次必须要加入图片,图片上要加汉语和英语进去才行,我尝试了在图片外加,也不行,我只有百度搜索出来按解析一步步的来做。那天下午我高度紧张,除了必须要完成的工作以外,我都把重心放在这件事情上。我完全都没有想,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因为我已经放不下来,必须要先弄出来,我才能安心,要不,我心里根本就放不下啊。我是何等的紧张啊。

后来我算了时间,四张PPT我几乎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从每一个单词到每一个句子,我一一检验过,我连输入不都不敢,全部用粘贴的方式,害怕出错了。而最花时间的却是图片的文字的加入,从文字大小颜色,到指示线的大小粗细,甚至方向,我都不停的尝试,直到自己满意。我在那样的状态里,而我不停的去尝试和修改,也引出了我的情绪,为自己没有功底而懊恼,并且发现自己太紧张,在学图片处理的过程中,完全无法静心,只是不断的尝试,而不是放松下来,去检验,然后去仔细的学习,以备后用,我完全就是为了应付这次而作,其余全部不予以考虑,就像那天我看见我执著的寻找停不下来一样,我这次也同样看见了自己的高度紧张而不予理会,没想到陪伴自己的紧张,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怎么去完成,完全不处理情绪,一急就像无头苍蝇。后来我在想,如果我的心静下来,我可以仔细的花同样的时候来把百度出来的内容仔细的看完弄清楚,真正的弄明白,可我没有,完全没有一点儿耐心,因为有些实操的问题,搜索上也没有。为了标数字序号,我起码进行了二十次的修改。期间有同事在找我,我完全无心去理会她,当我初步弄好后,才去回应她,处理那件事情。六点二十分,我终于完成了PPT的全部制作,而这个只是我的意向,还得与孩子商量。

终于停下来,出去吃饭,回来上小组都已经过点了,为上课我要接笔记本电脑,我自己电脑的音效太差了,根本没有办法听,由于输入法的切换出了问题,花十多分钟才登录进去,在我登录的过程当中,真的是高度紧张,跟我下午的状态,完全是一样的,这也是我一个紧张下的很常见的一个状态。而在别的伙伴分享的时候,我才草拟出要讲什么,小组结束后的路上才发现我把想问的问题给忘记了。

这就是我忙碌的状态,每件事情都要全力以赴的状态。可就算做完的PPT,那天晚上回去已经没有时间给孩子看了,她已上床了,周三晚上她做作业也很晚了,连看一眼儿的时间都没有,周四下午放假半天,我算了她的作业和要熟记英语PPT需要的时间,我觉得至少需要四个小时,决定下午三点回家敦促她早点做作业,要不,那天也同样没时间来练习,没练习周五怎么上啊。那孩子啊,真的是,我不能埋怨什么,她现在这个样子,我也“功不可没”。我问自己,这是我的需要,还是孩子的需要,这是不是我对孩子的不信任。是的,我的确不信任,可这是一个长久的问题,而眼下我要解决的是,她今天的作业问题和她还没有见面的英语的问题,她要当小老师的内容。是的,一方面,我也想好好的休息下,真的太累了。四点到家,她一点儿作业都没做,还要求我陪着她去找小伙伴玩半个小时后做,虽然不太情愿,我知道不满足的后果,因为上周日没能和小朋友玩,周三那天一回家就去了,当然那天晚上作业又是很晚才做完。可那小伙伴还没有回来,她只好不高兴的回来了,我累得不行,连日来的睡眠不好,我告诉她,我要休息一会儿,她自己开始做作业,她却要看英语,我累得一步都不想动了,陪她出去都很勉强,我很生气,真的感觉都自己无法给予的力不从心,她就生气大叫,我想也行啊,让她先见下面,心里有个谱吧,我还是强打精神给她看了,她一看很满意,觉得不是太难。于是我终于允许自己去好好的补上一觉。等我醒来,她做作业的状态真的是让人恼火,为此我大为光火,而她也和我对抗,由于爷爷奶奶没在家,我们都放开的发火。

吃完晚饭,数学作业还一个字没动,至少得两个小时,因为她前几天有拖欠的,而周五必须要交。不能管了,我们决定先读英语,读完英语就是八点半了,还有几个单词都不太熟悉,只有两三个生词,其他的学过,可她忘记了。可没有办法了,先做数学,不到九点,她都已经睡眼惺松了,没办法,我得帮助她做完后面的。十点睡下,她知道英语还不熟悉,明天一早要练习。

第二天一早按她要求的时间叫醒,从醒来的第一时刻就主动的在想单词,告诉我记得什么了,穿衣服都在练习,后来做了一遍全面的练习,才出发去上课。是的,孩子不是不努力,看着这样的状态,我真的很心疼啊,如果能合理安排时间,她不至于这样赶,而什么都是最后一刻。前面我才想清楚了,孩子为什么一回家不能立即做作业,虽然家人会不断的叫她做作业,从心理上应该是很反感的,一个总被催促的人该有怎么样的内心,我们应该知道的吧。而她们只是叫,没有给她提供一个这样的环境,她们会开着电视,也会在一边高声大气的说话,我深知这一点儿,孩子的奶奶嗓门大,并且从来不管你在做什么,随意的打断别人,是她常干的事,并且得要求你一定要执行。而她们的话真的是特别的多,不说话似乎很难受,在那样的环境里,孩子怎么能静下心来。而孩子喜欢等我回家,我回家之后,她就要狂躁一会儿,要想和我说一会儿,玩一会儿,她才开始做,而如果我看着她没有做,我就生气,那又得影响她了,也就是前两天,我才真正发现,我被情绪牵着走,而事实上我没有真正去看见过孩子。

她总要是等我回去,兴奋一会儿,吃一点儿东西之后,才开始做作业,她最专注的时候,通常要等我回家后半个小时,我回家了她就有了做作业的环境,我会很安静。而本来这孩子就不容易安静,安静的环境才是最重要的啊。可等她专注的时候就已经很晚了。

这是有一天晚上回来,我问她为什么不能回家就做,她说我无法控制自己,奶奶开着电视,我就跟着看了。这一说就提醒了我,我才真正去审视这件事情,才去真正的看见孩子为什么不能回家就做。就像孩子穿衣服,孩子小的时候,因为我发现爷爷奶奶的习惯就是这样,不停的给孩子说,你把衣服穿起哦,等下感冒了,然后会说很多次,她们不会去帮助孩子的,现在倒是孩子大了,小的时候,孩子还是需要大人的帮助的。我通常就是一进门,就是她们的唠叨,这孩子怎么说都不听,而我则会什么都不说,去拿上衣服,结果孩子自然会伸过手来配合的。就像现在也是,她们每天对我说:我们给她说了,她就是不听啊,没办法啊。结果这也是强化孩子,一天孩子被催促多少遍?而我回来后看到的现状,也是一番怒火。孩子怎么能快?她怎么能听到她自己的声音?如果是周末孩子做作业,她们在家,我一定要叫她去别人的房间,因为真的太吵了,根本就无法静心,我听着都实在难受。可是正如林老师所言,孩子没有一刻不是在努力,就算她睡眠不足的时候,她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努力啊。只是太多的时候我看不见啊,我已经被我的情绪蒙蔽了双眼,我都看不见,其他的人又怎么看见?

后来去校门的时候,我给孩子说,祝你幸运,祝你今天顺利通过!我说我会为你祈祷的,孩子还向我笑了笑。可是她一走,我问自己,为什么我一定要她通过?我一定要她不出错?我听到了心里的声音,不可以,不可以出错!因为那样,爸爸就不会爱我了!亲爱的孩子啊,原来你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得到爸爸的爱,我终于弄明白了,你一直向外界要的认同,向公公婆婆,向老公,向大家长,向老师等等要的认同,都是要的爸爸的认同。为什么她们的否定让你如此的痛苦,为什么公公婆婆,大家长对你的否定,你如此痛苦而心有不甘,为什么老公一否定你,就跳起来!因为一直以来,我都有那一个信念“小事都做不好的,怎么能够得到爸爸的爱?”“小事都做不到,怎么做大事?”

 

当我交了《心安了,安全感就有了》这篇心得的时候,林老师说,你要去看信念啊,一切都只不过是和妈妈的游戏,我说是的,我才发现,我是和爸爸的,我一直在不要那个不好的我,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我那么对每一件小事情都焦虑紧张,我找到原因了。林老师说,这个信念也很好啊,我楞了,这个后面的信念,我没想过,我仔细看了我说的那段话,我还是没有看出我的信念是什么。我又给林老师说,太难了,我昨天的状态又觉得自己的黑暗走不到尽头了,边说我就边开始流泪,去旁边静静的哭了一会儿,哭完开始静下来的时候,我才看到了那个信念:“小事都做不好,怎么能够得到爸爸的爱”,就是因为有这个信念,我就着眼于小事,我对每一个小事紧张,因为害怕做不好,所以我的想法总是很多,多到有时间无法下手,比如小时候淘菜,我要一张张的淘,可那半天都弄不好,如果动作太大,又会把叶子弄坏;比如妈妈让我去收割某一样东西,我就要想,留不留一点儿,也许做种子要用,我要去问妈妈,妈妈总是说,这么一点儿小事都要来问我。我其实因为想做好,顾虑太多,而无法下手。为什么我动作那么慢,为什么我头脑里总是要想那么多的细节,都是缘于我怕做不好。这几乎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我考虑得多,又要想做好,动作又慢,当然效率可想而知,而自己也不接受自己,总觉得怎么这样呢?妈妈当然会说,这孩子做事,怎么这样,真的是太慢了。 原来我一直是在那样的恐惧里,亲爱的小孩子,我看见你无法下手的一筹莫展了,我看见你顾虑太多了,你又无处寻找支撑的你,因为妈妈顾不上你,再说,妈妈也觉得这孩子做点事情怎么就这么难?不像别家的孩子?也是妈妈焦虑我生活都要成问题的原因啊。你真的是从小就这样背负着,我要把一件事情做到完美,做到不留遗憾,可是那又是你无法做到的啊。还不说你本身的感统失调,就光是这些顾虑和焦虑都是阻挡你做事情的巨石啊。所以从小到大,你真的就是被事情拖着走的,被小事拖着走的,你太想做好了,因为觉得那个信念的影响,你就拼命的想做好,如果一旦做不好,你就会特别的难过,不原谅自己,通过强烈的自责来让自己好受一点儿。为什么孩子一个晚睡,一个迟到的事情,你上小学两年多来无法解决(实际上是从大班就开始了),因为你每天没有达到心里的预期,你就会特别的痛苦,那痛苦就是因为:“我这点儿小事都做不好,爸爸肯定不会爱我”。是的,我不允许我做不好,我不允许我的孩子做不好,我的孩子做不好就是我没有做好,这么多年来,我拼命的打压那个做不好事情的我,我是那么努力的想把她藏起来,每天她来的时候,我都撕心裂肺的痛苦,我甚至觉得我是陷入了命运的怪圈而解脱不得。

 

如果从前一篇心得里我看到了我一生被大大小小的事情牵着鼻子走的人生模式,这次经过林老师的提醒,我明白了,为什么如此的在意每一件小事,如此紧密的焦虑和紧张背后的原因,就是害怕做不好,得不到爸爸的爱,我不行,得不到爸爸的爱。我终于把两者串连起来了。

而“我是做不到的,我是不行的”(简称“我不行”)这个信念却是根本,因为在我的很多篇心得里都看到了那个信念:“无能的我,不配得到爸爸的爱”,而此衍生出的信念体系:无能的我,小事都做不好的我,动作慢的我……等等诸如此类,而汇总就是:不好的我,不配得到爸爸的爱。这就造成了我人生的极度的分裂,每一次那个无能的,不行的事件出现的时候我都异常痛苦,因为真的不想要那个我啊。

我目前只是想从这个“我不行”的基础信念做起,我想到我要攻克她,要拿下她,我又把她当做了一件任务,也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又把当她当做了敌人,我还是在抗拒啊。我其实要做的是,真实的去看见她,理解她就足够了。

 

我要来看看,什么情况下会用这个“我不行”的信念?

 第一,沮丧的时候,没有达到预期的时候。

这个时候特别痛苦,痛恨这个信念,看吧,就是不行,她们都说了我不行,我真的是不行的,可一方面却又不甘心,内心又是一场战争。如此循环,我会暗示自己,看嘛,她们都说了我不行,我努力也没有用的,真的没有用。可另一个声音,不,不,我不想听她们的,她们没有资格说我,没有资格!这才是我真实的声音!这是我要做自己的声音,这是我和这些说我不行的人抵抗的声音!可这个声音这么多年,已经被外界的声音淹没了,这个不甘心的我,才是我自己。原来她一直想发出自己的声音,只是外界的声音太强大了。这个时候的痛苦,原来就是被“我不行”所茧缚的那个我发出的声音!原来她是在呼喊,不行,我行不行应该我自己说了算。我终于听见了你!你从未泯灭的呼唤!怪不得,我的心会痛!那是你的痛啊!

这个时候说“我不行”,就是真的在相信别人说的话的那个我,那个已经丧失了主动权利的我,那个被事情拖着走的我,被生活已经奴化的我,这样就让我自己好受一点儿,她们都说了我不行了,她们的是对的,我也许真的只有这个命。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她们说的我不行,我就不行了,也不是我自己说的,我可以逃避我可以推卸,让自己好受儿点,有时也自我谴责,也认为自己的罪责可以减轻一点儿,让自己的内心好过一点儿。

为什么每天看到孩子晚睡,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我那么大的情绪:(1.对于“我不行”的冲突,就是“我不行”,别人(外界的声音)和我自己的声音冲突,这可是今天我才发现的。(2.对于“我不行得不到爸爸爱”的痛苦,对“我不行”的仇视和敌对。我终于知道了这几年,为什么一到那个点儿上,孩子没有睡觉,我的情绪就要出来,现在虽然平静了很多,但内心还是纠结得厉害。这几年我从各个方面来找我的情绪问题,没想到却是这个原因,曾经还看到一篇文章,说女性特别是妈妈在晚上10-10点半有一个情绪点,很容易被激发,还为自己找到了这个原因,可我的内心并不认同,直到今天我才看清楚,是有两层激烈的冲突,才导致了那么大的情绪。(3)我本身对负面情绪的不接纳,到现在为止,我还是没有全然的接受我对孩子的那些情绪。

第二.退缩的时候。

我要做一个重大决定,会犹豫不决,思前想后,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会去实施,比如我想独立,想了几年的,无数次的退缩,就是因为“我不行”这个根本的信念,迈不出去。而这也是对我极大的保护,避免了家庭的冲突,也同时为了给自己积蓄力量,留一条后路。同时也看到了这个信念带来的对未来的极大的恐慌,我看到了那个喃喃自语的说着“我不行”的我自己,是的,我不能再否定她的感觉了,我只有完全的拥抱她及她的感觉和恐惧。

第三.消极悲观的时候,和沮丧的时候差不多。

不同在于,消极悲观就是认命了,放弃了,而沮丧是有很强的情绪冲突。消极悲观就是投降了,不抗争了,为自己的逃避和退缩找借口。

第四.  得到别人的否定指责批评的时候。

那个深信“我不行”的小孩就会出现,很悲观很难过很绝望,验证了我就是不行的。

第五.  焦虑恐慌的时候。

总是“不行的”,看来今天又要“ 不行了”。对于曾经的经验深信不疑,看不到新的可能。

总结:负面情绪的时候,情绪低落的时候,就会运用这个信念,运用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自己,一方面是为了看见自己,因为这时候都带着强烈的情绪,而情绪真的是为了指引我们来看见这些。

 

什么时候会运用“我可以”这个信念。

1.       达成或超过预期的时候。

2.       有突破的时候。

3.       有信心的时候。

4.       得到肯定,认同,赞扬等等的时候。(写完后,过了一段时间才体会到,我不认同这一点儿,别人的肯定,对于我来说,我还是无法相信,就像上次林老师说我“行得很”的时候,我却觉得是嘲讽。那就是因为我已经完全深信自己是不行的了,已经把这三个字刻进生命里了。)

总结:正面情绪的时候,阳光积极的时候,就会觉得我还是可以的。

 

    两个方面总结下来,真的是看到了我们的分别心,负面的东西,我们就是不想要的,有着巨大的情绪,正面的东西,我们就自然而然的喜爱了。负面的时候,会发现更多的是自我的保护,也是当时的生存策略,终于明白了,林老师说的,哪里有什么负面信念,一切都是为了当时的那个自己更好的保护,让自己更好的活下来。

 

    今天晚上孩子终于在六点半完成了作业,出去玩了回来,她漫不经心的收拾书包,又没有达成我们的预期,在九点半那一刻,孩子还要讲两本故事的时候,我的情绪来临,不过经过这些看见之后,没有原来那么激烈的情绪,只是我又看见了那个喃喃说着“我不行”的小孩子,心阵阵发痛,我拥抱着她,感受着我的心痛,给孩子讲故事,她在心满意足中睡去。

到现在我的心仍然痛得不行,来吧,我不再躲避,只要你愿意,我将全然的陪伴,不管你什么时候离开,离不离开。

 

 

 

 

整理者感言:

每一个信念、每一个生命反应,都是当下对自己最好的反应,

无论是本能需求还是后天信念,都是现在的“我”的一部分,

觉察自己的生命,搜检每一个表面反应之下的信念,并看到它们在不同情境下对于我们的正向/反正作用,更深入地理解无论“积极/消极”信念,都是生命本能的自保选择,即理解自己,看见自己对自己的爱,相信自己对自己的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解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