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无价值感

(2015-11-03 07:30:00)
标签:

价值感

自我认同

内心位置

爱自己

分类: 爱孩子(A课程)心得

我的无价值感

作者:水滴

 

昨天顺便去了那个有网络的房子,下载了Hive.app。下载这个源于微信一篇关于汪涵的文章,说他辛苦卖面赚的钱都投了这家公司。HIVE是英语HobbyImprovementVolunteerExperience的首字母,是一个发现全球实习、义工和兴趣实践机会的平台。

下载安装之后,边陪儿子在这里一个很大的户外playground玩,边抽空在搜索,居然真的有这个南德小城Passau的互惠生招募的信息,虽然有年龄限制,但另一个就在这附近的似乎没有志愿者年龄的要求。晚上回家做好饭吃完,儿子看动画片、各种玩,我继续各种搜索、浏览、了解,而且有点陷在其中的感觉,儿子粗鲁的砰的关冰箱门的时候,我还很粗鲁的拽了他一下,让他体会了一下被粗鲁对待的感受。

后来儿子要跟我玩我也意兴阑珊、懒得搭理,一直到将近10点半才张罗洗漱睡觉。

其实我很清楚这些项目都与我无关,即使有些我符合条件,也没办法离开孩子,即使距离很近我只是白天去做,我也不会去,因为不想那么累,我是想来休息的。但为什么花了整个晚上去浏览这些信息、查找相关资料呢?这背后的情绪是什么?

想想,一个似乎是我一直对这类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生活很向往,一直觉得自己一路走来太平淡了,上次熬夜看《北京青年》也有这个情绪在。但我的人生真的很平淡吗?我的学生时代或许循规蹈矩、一直乖乖女、好学生走来,工作也算波澜不惊,但生活却绝对不能说平淡吧?其他暂且不说,为了老公的各种想法,你这已经是第二次陪他出来了吧?之前一年多的英伦之行期间,你们还去埃及玩了半个月,在欧洲大陆玩了一个多月,即使在国内的时间里之前坚持近十年的羽毛球、几年的户外驴友的生活也不算平淡吧?但是为什么?为什么就是羡慕别人呢?

另一个,大概是因为我的孤独吧。来这里快四周了,认识了些中国朋友,但博士夫妇一家与一家德国邻居关系甚好(那德国老头老太太喜欢孩子,他家娃经常在邻居家玩,老头老太开车出行方便),周末常一起出行玩耍,不带我们玩,博士一家是有打算留在这边的,所以对我们的态度有点冷。另外幼儿园认识的中德合璧的一家,中国妈妈怀老二了,大着肚子,关系虽更近一些,两个孩幼儿园也常是一起玩耍,但实在不方便打扰。老公最近又生病,周末常是我一个人陪着儿子玩。那种孤独便开始袭上心头。我甚至开始回忆,我当时在英国是怎么认识那些英国老头老太太的,当时在英国认识了很多当地人、经常参加他们的各种活动、加上各种课程和打工、生活丰富多彩,口语也练得很好。

而在这里,我并没有很大的欲望要去学习德语,毕竟再有不到四个月就回去了,不过就是出来团聚一下罢了,没必要搞得自己那么累。如此便不太可能与当地人有深入的交流,不可能深入的去了解她们。为什么要去了解他们?你真的了解自己吗?连自己都没时间了解,干嘛要花时间去了解不相干的别人?

是啊,为什么我每次出来都要让自己一定要有所收获回去才满足呢?记得很清楚的,上次刚开始出来的时候,你的英语根本张不开嘴,闷在家里好多天,后来想到“要这样待在家里,还不如北京的家舒服呢”,然后请家教、走出去跟人聊天、去教堂参加活动……终于最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收获满满,只是那种满足感与自信似乎也不过维持了一段时间而已,过后你就又回到看见自己不足、羡慕别人的情绪中。

既然这种融入带给你的满足与自信所能给你的快乐也是短暂的,为什么还是想去追逐呢?我知道你一直无比羡慕那种有发小、闺蜜、有一群朋友的人,特别是那种经常一起玩耍的朋友,看到小区妈妈群那帮人动不动七八家的聚会,你好生羡慕,她们是孩子小的时候就认识一起玩大的,相互很熟悉,你进不到那个圈子。看到伙伴在微信圈晒廿年的朋友一起游玩,你知道她们和一群老乡有个圈子,经常一起活动,那也是你进不去的圈子。没有一个圈子是属于你的。你上小学前在农村老家长大,儿时的玩伴已经全然没有记忆,偶尔回去也不认识了,小学中学的朋友、大学时因为你去的城市只有一个不甚熟悉的内向男生和你一起,其他朋友只能书信联络;大学毕业同学各奔东西,帝都的大学同学大多在运营商工作、家里比较有背景或者比较能钻营,你又看不上,慢慢远了那个圈子;偶尔联络的中学同学分布京城各个方位,聚一次实在不容易,虽然偶尔聚的时候大家感觉还是很亲近的;工作中的同事朋友偶尔联络也不多;原来小区一起带娃长大的妈妈又因为搬家多半变成了网上联络。

原来在北京时每到周末要约小朋友一起玩都是要东找西找的;去参加别人组织的活动,又发现人家那里有些小朋友或者一个幼儿园的、或者以前认识玩的很熟,看着儿子一个人努力想融进去跟人家一起玩,心里多少有些难受;想约花径的伙伴一起玩,又因为各种原因后来没再继续了。

这些是上周日早晨睡不着起来写的,后来儿子醒了,做饭、陪他出去玩就没有自己时间了(老公还在养病),本来想周一接着写,但孩因为周日玩的时候磕了一下找茬死活不肯去幼儿园,只好又陪了一天。但昨天我的情绪不好,晚上还爆发了,我知道我今天需要好好的想想、梳理一下我的情绪。

但早晨醒来,虽然没有在去卫生间的时候就浏览完微信和QQ的信息,但送完孩子还是先把这些都做完了,才打开没写完的文章从头读一遍、准备继续写。

那些微信群、QQ群的内容有你有关吗?说起来其实关系不大,不过是学习罢了,早看晚看又有什么呢?说狠点,不看又有什么呢?看不看与你的生活有多大关系?花了太多时间看外面,不看自己,有用吗?最后外面没看明白、自己也没活明白,看了不也是白看?!但为什么忍不住就是要看呢?!还有那个微信的朋友圈,在国内都已经可以偶尔不看了,现在怎么反倒每天都要过一下才安心似得?周末晚上没事还居然搜了些passau中国人的QQ群想加,还玩了会微信摇一摇的功能,你真的那么想认识陌生人聊天吗?其实你知道就是那会无聊玩一下,虽然后来有的QQ群被拒有点失落(留学生群,我申请只写了“现在passau”),但若真的加了又如何呢?你依然是那个群体之外的。

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属于某一个群体?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的生活忙忙碌碌、有所收获?为什么就不能一个人无所事事的陪陪自己、给自己放个假、好好休息休息?为什么心里还是不安、不快乐、不心安理得?!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看到可能好吃的东西,第一先去看价格,可以接受的才可能去尝一尝,而更多的时候却会想算了,这么馋,家里还有什么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我从来都不敢放纵自己去挥霍去浪费?印象中为自己最奢侈的一次消费应该是大学毕业刚工作不久的时候,看中了一套羊毛西装(上衣、裤子、裙子)很喜欢,就买了,花了900多块钱,而那时九几年上个世纪了,我当时一月工资700,实习期没有奖金,但因为喜欢,也工作几个月有些积蓄就买了。后来是工资越来越高,却越来越不舍得花钱,三位数的东西都得好好想想,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课讲的不多,每个课每拨学员基本三五天,有几套换的衣服过得去就行了。我不喜欢穿新的、漂亮合身的衣服吗?不是,但逛商场看到的贵的觉得不值、便宜的又觉得不好,网上买的便宜又合身好看的不多,谁让自己不是标准身材,好在不贵方便,所以也就买件羽绒服啥的。

是啊,不值,衣服太贵了不值那个价钱,我不值得穿那么贵的衣服,衣服干净整洁就够了,花那么多钱在穿衣打扮上是没出息的、是臭美!你没有权利臭美!供你吃、供你穿、供你上学就不错了,你还臭美?!突然好不想去回忆那两个似乎刻在我记忆深处的场景,想逃避,但它刻在那里,我能逃到哪里去呢?

一个是我5岁时,弟弟出生,一直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回来看望,开始并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姑姑开玩笑跟爸爸说“又是个女孩”,爸爸那一脸的不高兴、厌恶就那样的刻在了当时就在旁边的我的脑海里。记忆中那个画面是定格的,爸爸靠着坐在炕沿,我在炕上他脚边很近的地方站着。

还有一个是大概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吧,我记不清了,没有特别的场景,大概就是我穿了新衣服高兴或者对着镜子观赏自己黑亮柔顺的长短发时,爸爸多半会鄙夷的说一句“臭美”。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自己从小就被爸爸说“开不起玩笑”,他的那句“臭美”或许只是玩笑而已,没事找事说句话呢?跟你有没有价值其实并没有多大关系?!

爸爸不希望第二个孩子还是女孩,也许也并不是讨厌你呀?!当时已经开始计划生育,要求间隔5年才能生第二个孩子,应该没有三胎的可能性。如果换作是你,是否也希望第二胎是个不一样的呢?!如果你知道又是个儿子是否也会有一丝的不愉快呢?如果这丝不愉快恰好被亮看到了,他是否会以为妈妈不喜欢他、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呢?

本来在外面写到“为什么?为什么?”感觉有情绪,想流泪,但下不来,回到家继续写,却没有想到走回来的路上看到吃的放弃的过程引出了买东西的纠结,然后写到那两个影响至深的场景,却没有悲愤,脑子里飘过辩解的话,而且似乎还那么的合理、无从质疑?!遇到问题先找自己原因的惯性思维?!

既然没有人做错什么,为什么我活得这么纠结、这么累?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为什么我总想让自己处在某个团体中,通过外界、别人对自己的认可来认可自己?为什么我总要做点什么才能让自己感觉有价值?为什么?为什么?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

不对,不对,爸爸不是你,他就是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的,两个女儿对他的打击将远远比两个儿子对你的打击要大的多。你会因为他一个厌恶的表情就被钉在原地、认定自己没有价值也是有前面整整5年的生活积累、情绪感受在那里的,他原本就不怎么喜欢你,只是在尽一个父亲的责任养育你罢了,你印象中没有一个来自爸爸的拥抱和温柔的话语,有的只是问询和指教(眼泪终于下来了)。这和你现在对亮亮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虽然你偶尔也会对亮发火,但只是很偶尔情绪控制不住的时候才会那样,更多的时候你给亮亮的是温柔的陪伴、温暖的怀抱、近乎溺爱的宽容。所以即使场景重现、你又生了一个儿子、你的不愉快被亮亮看到,对他的影响也不会象对你的影响这么大。

亲爱的孩子,对面那个人他不知道面前的就是一颗无价的珍珠,不知道珍惜这段父女的缘分,是他傻、是他有眼无珠、是他神经病,现在你已经很明白的让事实告诉他,他全心培养、仰仗的儿子就是不如你、就是比你差,你已经让他看到了你的价值。你本就是一颗珍珠,是他的忽视、鄙夷埋没了你的光彩,让你暗淡无光,总是要从别人的眼中去读到自己的价值,总要做些什么才觉得踏实。现在不用去管别人了,用心对自己,拂去表面的灰尘,让原本闪亮的珍珠露出原有的光彩就可以了!

你自有你的价值,别人的赞扬不能给你加分,别人的贬损也无法给你减分,有没有人关注你都自有你的价值。

伙伴成长的快、看的开自有快的好;你成长的慢、很多问题还是纠缠不清、理不顺,也自有慢的因缘和好处。就这样吧,慢慢来,慢慢发现自己本有的价值、慢慢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属、慢慢给自己解开捆绑了几十年的枷锁、慢慢找到与儿子相处的界限、慢慢做到不委屈自己也不委屈儿子……一切的一切慢慢来吧。

至于不舍得花钱也慢慢来吧,你的生活经历、你节省了半辈子,让你马上做到放松的、心安理得的花钱,即使你转念了、认定自己值得吃好吃的、值得穿漂亮的衣服,你也还是会考虑那个东西值不值的,毕竟是辛苦工作挣的钱。但记住一点,你的快乐、孩子的快乐也很重要,比钱更重要,能满足自己、满足孩子的时候就多满足一下吧。写到这里,眼泪不由自主就又出来了。是啊,我的快乐,谁在乎过我的快乐!被道理和规则包围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一个人在乎过我的快乐!即使是最亲近的妈妈我不说也无法发现我情绪的变化,即使我已经痛苦纠结的要死了她都发现不了,而说的后果也许更可怕,所以一直都是除了基本的吃穿的需求,其他所有的困扰我都只有独自承担、独自面对,撑不住了偶尔向外求助,但各种原因,我没有发小、闺蜜。只有那个大大咧咧、习惯用钱弥补其他不足的老公有时买东西的确是为了让我开心的,只可惜因为他的考虑不周,经常买的东西让我不太满意。

亲爱的孩子,我已经长大了,我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自己照顾自己了,只有我最了解你的心思,你那么美好,让我来宠着你、让我来爱你,让我来买你喜欢的好吃的、让我来买你穿着舒服又合身的衣服给你,你有权利臭美,太贵的你不舍得,我们可以多看看,找相对物美价廉的,我们多花点时间在自己身上就是,我们之前辛苦了那么多年,这会儿休息休息,好好爱爱自己,这是你应得的,我亲爱的孩子!那个笨人他不知道珍惜你,让我来珍惜你,让你做我的掌上明珠,让你在我的怀里撒娇、耍赖,把你做女儿时所有应该得到而没有得到的东西都还给你!亲爱的孩子,到我的怀抱中来吧,让我来温暖你小小的身体,别一个人孤单落寞难堪无地自容的站在他的脚边炕上一动不动了!他有眼无珠,你再多的美好他也看不见,来我这里吧,在我这里,你就是一颗美好的珍珠,即使偶尔被尘土盖住了,你也还是我珍视的宝贝!你不必每一刻都让自己那样美好、那样光彩照人,你可以偷懒、可以馋猫、可以臭美、可以发脾气、可以骂人……一切都是可以的,亲爱的孩子,虽然你的身体已经几十岁了,但你心中的那个小女孩还好小好小,她一直被各种要求、规则、道理束缚着,不能这样、不能那样,亏欠你的太多了,现在我要好好的爱你,一切的一切都是可以的,在我这里你都可以!不论你是什么样的,我都一样的爱你!你是我最最珍爱的孩子!来吧,到我这里来吧,我亲爱的孩子,离开那个5岁时被定格的场景吧!老天爷让你来这世上走一遭,你就天生带着你的价值而来,你的价值不因为他们叫你“来存”而减少,也不因为他不喜欢你而失去,相信我,孩子,你是有价值的,你的价值与生俱来,他们看不到是他们自己眼瞎,让你吃了这么多的苦,让你一直活在别人目光的枷锁中,让你一直追逐那份他给不出、你得不到的爱与赞赏、生活的那么的纠结与痛苦,真的对不起,让我来好好的爱你、好好的补偿你!补偿你应得的一切!让我从现在开始好好的爱你,让所有的规则、道理、教化都见鬼去吧,让别人的评判见鬼去吧!所谓“唾沫星子淹死人”,你永远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所以只活给自己看吧!我就是不想写任何的原则和限制,我知道不论我怎么说,你有你的原则,你根本不可能做啥出格的事情,亲爱的孩子,我说的所有的话,只是希望你能多爱自己一点!从今天开始,好好的爱自己、陪伴自己吧!你不需要属于任何一个团体、你更不需要委屈自己去适应任何团体的需要,不需要借助团体中其他人的认可来认可自己的价值,好好爱自己,看到自己的价值,把自己活明白了就够了!

 

 

 

 

整理者感言:

因为内心需求不被重视不被满足,而被过多忽视和限制的孩子,自身精力绝大部分都耗费在对外界的防御、恐惧和情感求索中,而无法较好地建立自己内在的人格力量和精神世界。

即,无法对自己产生美好的自我认同和珍爱情感。

 

很多人感叹生活虚无,皆因自己意识深处对自己的不满、厌倦甚至憎恨,他们的内心不能容纳那个无法达到某些期望的自己——当一个人在自己内心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那么他在外在生活中又如何能找到容纳自己的位置?

 

要改变,要幸福,要价值……

我们需要做到只有一件事:爱自己,即如本文作者所示,从内心一点点爱惜自己、确认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