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学海十一年
(2015-10-29 11:23:05)
标签:
心性教育静诚正醇行花径林巨生命教育 |
分类: 林巨老师张杨老师文章 |
茫茫学海十一年
作者:林巨
最近很辛苦,连续几晚都是凌晨1点左右才收工,攻关字诀。截止昨晚今晨,在几次连续的小顿悟之后,我忽然发现,小我的“静诚正醇行”,大我的“静诚正醇行”,核心的灵魂,主要的骨架,以及大致之脉络,已经清晰圆满了,剩下的,就是血肉的丰满了。血肉的丰满,是每个人行动层面的事情,也就是说,就法则的理论层面而言,字诀已经成就了。
我忽然发现,我可以长舒一口气了。现在,静下心来回想,每次一个疑问解决,新的疑问又升起,有的时候,心是欢愉的,但很多时候,心确实也是很压抑和憋闷的……答案在哪里啊?何时是尽头啊……只是每个当下,也没有太去回应内心的苦闷,只是坚持着向前、向前、向前。忽然,彼岸世界,就到达了,还真有点反应不过来。
回想我自己的成长路,一开始是走放下(现在称为“唤醒”),钻研放下的“静诚正醇行”,我独自一人走了7年,然后试着为大家带小组,大家回应我:林老师,你的课很好,但是我们做不到(放下)。做不到,怎么办?放不下,那就提起呗。那应该是11年底左右吧,我放下之前所有的关于放下的七年的研究成果,毅然决然,一张白纸的从零开始研究怎样提起。天晓得,这根本就是世上无人的道路。不过,我这人最大的好处就是无畏,他妈的,凭什么我不可以。世上一定有这样的路,那么,把她找出来,就好了,总有办法的。就这样,先从家庭教育的无分别的爱转换起,研究小我之路,慢慢竟然也整出了小我的“静诚正醇行”五个字,再慢慢完善这五个字……讲课至今,也不知多少个版本了,顿悟的愉悦,和吃瘪的苦闷,那是实在记不住有多少了。并且,在研究小我的“静诚正醇行”的过程中,慢慢也发现,大我的“静诚正醇行”,也有许多要调整的地方,大我也得重来!嗨……这十一年(从04年底起算,七年加四年)探索之苦,不说也罢,实一言难尽。现在回过头总结,完善课程的基本逻辑和动力是:1、虽然这个方法对我有效了,对大多数伙伴也有效,但是个别伙伴好像还是走出不来,那就继续刨根问底,穷追不舍,看看有没有更加根本,更加有效的。2、方法本身的彻底和严谨,要直入人性第一原点,极致的简单,极致的直观,极致的严谨。第一个动力,是经验层面的,第二个动力,是学术层面的。其实,这也是我现在的总结,在每个当下,也只是比较懵懵懂懂的走着,走着,走着,如此而已。好像就是一口气,就这么走着,也不问为什么,啥都不问,就这么一直走着走着走着。走到现在,猛然一回头,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
今年我经常感叹一句话:我怎么遇到了这个因缘,看到了这个!我真是太幸运了!要研究出一套前所未有的学问,期间有太多未知的关键点,无人可供借鉴,而要感悟这些关键点,是必须要有时节因缘的。有些因缘不到,你可能在十年内二十年内甚至终生,都悟不到某个关键点,而某个关键点悟不到,意味着:你日后将寸步难进。但是非常奇怪的是,这些时节因缘,这四年内,都被我遇到了,尤其是近一年,往最深处突破的这一年。现在想来,全是不可思议,鬼使神差一般。我想,天助自助者,或许就是这个道理吧。感谢上苍!感谢我自己!感谢我的伙伴们!感谢我的家人!这四年,于今天,蓦然回首,“静诚正醇行”之小我大我的心性法则,已悄然成就。
说实在话,我并没有太多喜悦,这喜悦,甚至还不如明悟一个小问题的喜悦多,我也不知是为何。也许,只是因为,我研究的学术,是心性教育之学,南老师说:此心归到真如海,不向江河作细流。心性教育之海,期间有三我,所谓心性三我,小我、大我和真我,这十一年,主要泛舟的,是小我和大我之海,还有更加浩瀚的真我之海,待我遨游。
学海泛舟十一年,此心已时时如湛蓝之长空,清澈寂静,虽然也不时有乌云飘过,却每每在乌云之中,更为深刻地体会到:有个永远晴朗的寂静的真我之海,从未离去,清澈圆满,永恒相伴。真我之海如此,小我之海,大我之海,同样如此啊,此生能在心性的三海中自由翱翔,我想,这就是上苍对我最大的褒奖了。
写下此文,算是一个纪念吧。纪念自己,在小我和大我之海中,航行到了一个值得纪念的美景,其实,这样的值得纪念的美景,实在是数不胜数,可能,这也是我的喜悦不多的原因吧。或许,这个美景还是比较大一点,那就让自己停下来,休息一会,愉悦一会吧。
未来,还有无边无际辽阔浩瀚的心性真如之海,以及日益丰满的小我大我之海,等着我去发掘,等着我去发现,等着我去拥有。
等着我去翱翔。
此心归到真如海,不向江河作细流。
我相信,我会到达的。
行此文,又想起我的南老师,我想,对他老人家最好的纪念,就是做这样的,我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