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突然就能动了
(2015-10-14 07:30:00)
标签:
行动力完美多竞争焦虑杂谈 |
分类: 爱他人(C课程)心得 |
我的行动力突然有了
作者:水水
我以前的白日梦模式,我以前要实际行动之前感觉到像山那么大的压力的状态,始终伸不出手,迈不开腿的状态,突然就没有了。这个改变不知道怎么来的。
也许是我7号那天经历了自己想干事情但什么也干不了之后的崩溃,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不如死掉,触底反弹?
也许是老公的反馈,他说他就躺在床上,就什么都是错的。我猛然觉察到我经常被我妈指正的感觉:我什么都是错的,每一个想法都是有问题的,就连呼吸都是错的,就更加不敢动手了?
也许是我觉察到了我的最大化模式?最大化模式的背后其实藏着一个感受性的信念:我只有做到最好,我只有做到可能的最好,我才有资格活下来。我必须要拼尽全力,我才能活下来。不完美是不可以的,不拼尽全力是不可以的,似乎这是一个婴儿对完美世界的执着。我看不到整个世界,但是在我看到的接触到的部分都要是完美的。而这个完美,也许就是妈妈和我的心意相通。我只有拼尽全力,才有可能。反正不确知是为什么,追求细节的完美,追求最大化一直以来是我很大的一个驱力。我经常掉进去,为任何一件事情拼尽全力,所以我经常觉得生活好累好累。可是我无法摆脱。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生活中再多一丢丢的小事我都承受不了。因为现有的所有事情已经是我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可能,是7号那天我把自己逼到绝境了,我看到我自己不仅没有做到最好,反而是什么都做不了。我看到那样一个累赘的包袱的我自己,也活着。我的“必须要完美,必须要拼尽全力做到最好,才能活着,才有资格活着”的感受似乎一下子松绑了。我不去执着最好了。我也不去求全求极致了,我的行动力一下子出来了。当我想收拾家的时候我能动了,而且立刻可以见到效果。我可以分批次地干事情了,也不再追求要干就干个彻底了。我开始照顾我自己了,有这个心力了。也能静下心探索一些新东西了。想要跑步立刻就行动了。这个改变不知道怎么就到了。家里的事情对于我来说不再给我山一样的压力了。而是让我感觉可以干了,生活可以过起来了,新生活开始了。
真的好神奇!感恩感恩!并祈求这个想干立刻可以开干的状态能持续下去。
是的,不需要拼尽全力,不需要做到最好,我也可以活着,而且也许活得更好。
我可以安心的呼吸,什么都不用做,仍然安心的呼吸。
多就是好
作者:水水
这篇心得发给林老师。林老师说我的改变也是因为8号的小组,认识到太满,以及无虚空的力量。
也许是吧,心里也有点感觉。那天我先分享了通过观呼吸体会到的遍布整个细胞的焦虑感,那是一种很焦躁的感觉,驱使我要找事情去做,才不会感受到它。和林老师上一次小组说我太满,一下子连接了起来。我必须要把自己填满,被外在的事情填满,我才感受不到那种令人难受的存在焦虑,我才安心。我的确是追求满的,林老师说慢~无~虚~空中,其实是更有力量的。当时不甚理解,但是现在感觉是慢无虚空中,实际上是在无比的静心之中,不为杂念所扰,就更能洞察真相,也就不必浪费体力在旁枝末节甚至是恐惧和情绪的消耗中,当然会更有力量。这个慢慢体会吧。
我记得林老师说,你每次发言都说很长时间,满满当当,可以去体会一下为什么。是啊,为什么每次发言我都想说很长时间呢?为什么我就是个话痨呢?因为我想把我的成果尽情地展示出来,我想显示我的收获那么多,那么深刻。就像献宝一样,背后有个声音是在说:我还有这个,我还有这个,我还有这个!多就是好!多就是好!满满当当,让人来不及思考和感受,只剩下频频点头说好的份。我把足够多的好东西一下子堆到你面前,你没法不认为好。或者说我其实对自己的任何一个单独的东西都没有足够的信心,都觉得不足够,但是这么多在一起,你不可能不说好,你不可能看不到我的巨大进步。
我对于少、没有都有一种恐惧,什么东西都要多,多多益善,最好多得满溢出去。少了,不够!不够!不够!我要占满!我要多吃多占!数量多就是好,时间长就是好,为什么?这个东西从何而来?这个感受从何而来?不知道,只是当我得到多的时候,远超于我所必须的时候,我才有安全感,我才有确定足够好的感觉。当然这也可能是我没有感受。我对于物品对于情感的感受力不够,所以要靠量来刺激。
如果少会怎样呢?如果我讲得少,我会觉得我没用功,我会觉得我亏了,失去了林老师点评我的机会。潜意识里是不是也是对自己不自信,觉得要靠老师我才能更快成长,所以我把很多东西越多越好的东西展示出来,想让老师点评。对,这个部分也有。啊!对了,多表现的是我在拼劲全力!!我要让自己也要让林老师感受到我是在全力以赴拼尽全力的成长的!!啊!!原来是这个,又到这儿来了。为什么?
以前上班的时候也是,我要让自己和老板还有周围的同事都感觉到我是拼尽全力地在工作的。我心无杂念,我无比地热爱工作。似乎只有那样,我才有资格做在那个位置上,我才有资格得到我所得到的一切并争取更多。
我好像在每一个领域里,都无意识地要拼尽全力。我要让我自己,让大家知道我付出那么多,收获那么多,我用心那么多,我努力那么多。似乎只有我付出全身的力气,才是应该的,一点水分都不能有。否则,就是不认真,就是不负责。要么不做,要做就要百分百投入,全情付出。这是我的信条。只有拼尽全力,全情投入,才是一种合格状态。我才有可能被接受,被我自己和被他人。只有拼尽全力,全情投入,我才是值得的,我才是配得的,我才是有价值的。就这样,拼尽全力变成了一种常态。难怪我觉得累。而实际上,我有很多做不到的地方,我不可能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完全投入在一件事情,所以,我心里,实际上同时也觉得自己是个骗子,自己不值得,自己没有足够的资格和足够的价值,所以表面上反而是愈发要表现。
在我的字典里充斥着几个词:彻底!充分!尽情!全力以赴!要做就做最好!在以前的职场上,在现在的心灵成长中,在家务成长中,在每一件具体的小事中,都有这个痕迹。
是的,我的潜意识的欲望是:要做就做最好。而驱动这个欲望的信念是,只有拼尽全力做到最好,才是合格的。而底层的驱力却是犹如死亡恐惧一般的,我如果不这样,我就不值得活。这个东西从哪里而来我已经搞不清楚了。只是看到侵占了我潜意识的每一处,让我在每一个细节中我要去认真对待,拼尽全力,毫不妥协!
准备东西,我要准备得多。多才是好,多意味着安全,能应对更多情况。
吃东西,我要吃得多,一是多多地充分地满足口腹之欲,二是吃饱了不容易被饿着。
要东西,尽可能地多。要的多了,才有更多的资料才更确保地去做到最好。同时另一方面,我能要到多,也是我价值的证明。
朋友,尽可能的多。这个不成了还有另外一个。在我有需要的时候才不会落空。
。。。。。。
多就是好啊!不管是什么,多都是好!伴随着另外一个信念:要做就做最好,所以,我无意识地一直在展示多、多、多!也无意识地在要多、多、多!无意识地在做多、多、多!
再回到为什么我话痨的原因,当然,我也是在满足我想说的愿望,我想有人听我说的愿望,我想大家肯定我夸奖我的愿望。对,在这里面我很大的满足了我自己希望有人听我说的愿望,同时在说的过程中,也是我自己听到自己理解自己的过程。我要多多地满足我的欲望。为什么呢?又回到这里来了,我的潜意识里一直是要多多地多多地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许因为太缺?或者我太贪?或者我就本能地认为多就是好,所以满足自己也是尽情尽可能多地满足?慢慢去体会吧。
整理者感言:
我们想展现出最完美的状态、最好的自己,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这样想。
笔者有感,它源自背后对自己的焦虑信念:“我不够好,我甚至离别人的平均线还差得很远,我只有做到最好我才有可能有竞争力!”
是的,追求完美、追求好的背后,是内心关于“竞争”的焦虑信念,而这竞争焦虑又是从哪来的呢?来自于我们生命中无数次经历过的挫败。
很奇怪,拥有严重挫败焦虑的人,并非一定是经常失败的人,它也有可能存在于实际上时常赢得好结果的人:挫败焦虑,不仅在于结果的成败,还在于这个人本身开始参与竞争的年龄、强度、频次…….越小开始参与竞争的人,参与竞争越多,竞争难度越大,无论输赢比例是多少,他的挫败焦虑都会越深。
那么,我们只能回到我们最初参与竞争的时候,去疗愈自己,或许,它源于我们尚无清晰意识的幼年时期。不适当的竞争和比较,无论输赢,我们最终都是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