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害怕一个人去停车
(2015-09-26 07:30:00)
标签:
害怕停车自己孩子疗愈 |
分类: 爱他人(C课程)心得 |
总是害怕一个人去停车
作者:绿萝
今天,要去花卉市场一趟。这段时间在收拾家务,昨天把书房收拾了一下,需要添置一些绿色植物。上周已经和老公一起去了两次,这次,理所当然的还想让老公陪着,可老公说他不想去,他想在家里看书。我想,如果闺女愿意去的话,估计老公也得去,谁知道闺女也不想去,要在家和爸爸玩。
我心里一直挣扎,到底自己要不要一个人去,还是等到下周老公有空的时候再去?如果今天不去,书柜收拾了一半,自己很没有成就感,如果我去了,自己会继续保持一个兴奋的有成就感的劲头继续收拾别的地方。可要让我一个人去的话,想想自己要在花卉市场停车场停车,想到那个画面,心里不禁一阵紧张。
正好,这周还有成长小组作业,就让我看看自己到底紧张什么吧。
一个人开车出去,一想到要找停车位停车,心里就莫名的紧张,这种情况经常出现。以至于有的时候不得不去,而心里又克服不了自己的紧张和莫名的害怕时候,我宁愿打车去,可现在想想,这样毕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我的紧张和害怕仍旧存在。
我紧张什么呢?害怕什么呢?
是害怕自己开车不熟悉吗?
好像不是,虽然我开车少,但也有了一年多时间了,甚至高速还跑了两次,再说这次是去一个比较近的地方,路线都很熟悉。
是害怕找不到车位吗?
好像也不是,虽然花卉市场那里车比较多,找停车位有点难,但等上一两分钟还是马上就能找到停车位的。
是害怕开车不安全吗?
也不是,自己开车一直还是比较小心的。
那是什么呢?
害怕自己停车时候所费时间太长,影响别人通行。
是的,怕耽误别人通行,怕影响别人。
怕影响别人,这个概念已经根深蒂固的停留在了我的思维模式里。以至于,在谈到对孩子的教育的时候,不影响别人也成了一条行为准则。
还记得有一次在马路上开车掉头,但是开车还不熟悉,为了能快点拐过去,不影响后面的车通行,我本来应该再往后倒一把,可因为担心影响别人通行,自己就是傻乎乎的直接就拐过去,结果噌到了一点路边的车。
只因为,我认为影响别人,是不好的行为,影响别人,怕别人对我心里不满意,怕别人说我不好,怕别人说我自私,只顾自己不管别人。为了不让别人说我,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总是别人优先,先考虑别人的想法需求,其次才敢考虑自己的真实需要。
从小到大,我一直就活在这样的生活里。
还记得小时候,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爸爸类似玩笑的一句“爱吃独食”的评语,却一直记在了心里,以至于现在,每次在外面和大家一起吃饭,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同事,最后一口菜,我永远也不敢吃,只怕别人说我,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
工作上,无论工作多么出色,在评优评先时候,总是不敢毛遂自荐,只担心别人会以异样的眼光看我,不发扬风格,就算鼓起勇气去申请了,也会觉得满脸无光,好像犯了一个多大的错误一样。
大学时候,有一次寝室长新的一届重选,寝室一共六个人,大家都写纸条,我之前一直在干寝室长,因为寝室长对评奖学金有加分,而我自认干的还不错,所以自己仍旧写了自己。可就这样一件事,好像做贼了一样,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因为担心他们会说我自私,只考虑自己。
于是,自己就这样一直战战兢兢的这样生活,遇到任何问题,总是想着别人,不敢考虑自己,即使有时候鼓起勇气去争取了,也觉得像做了一件亏心事一样。
想到这里,觉得自己好可怜,长这么大,总是看着别人的脸色,别人不高兴了,自己就觉得像做错事一样。别人在任何圈子里说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是不好的事情,总想着是不是说自己呢,然后会一直去想自己哪做的不好了等等。在家里,看见老公情绪不高的时候,就会想,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了,看到老公生气,自己也立马会生气,原来还以为是生老公的气,后来才发现是对自己不满意,生气自己做的不够好,让老公生气了。
LY,你太可怜了,你总害怕自己做的不够,让别人不高兴。小的时候,怕父母不高兴,结了婚怕老公不高兴,即使一件和别人毫不相干的事情,你也怕会影响别人,让别人不高兴,你希望任何一个人都对你满意,你怕别人不喜欢你,怕别人不接纳你的坏思想、坏行为。
LY,让我抱抱你吧,这么多年,你一直为了别人而活着,吃、穿、用等各方面,你都不敢只满足自己,怕让别人不高兴。LY,你说你一直不知道什么是爱,可你知道吗,你连自己都没有疼惜过、怜爱过,你处处表现,争强好胜,只为获得别人的认可,你从不接纳自己的碌碌无为。
LY,你好累啊,今天,就让我来抱抱你吧,来我的怀抱,尽情的释放你真实的自己,无论你怎么样,能干也好,无所作为也好,爱发脾气也好,自私也好,没有爱心也好,我都愿意做你的好朋友,永远的爱你,支持你。从此以后,就让我好好的去爱你,时刻去了解你的内心需要,去满足你,去呵护你,给你你想要的一切支持,如果有人来说你,就让我去和他理论,你只需要放心的做你真实的自己就好,我爱你,LY,永远爱你,就像爱我的孩子一样爱你。
整理者感言:
我们对外的所有对抗和情绪,真正指向的只有——自己!
我们躲避自己,恐惧自己:愚笨的自己、软弱的自己、自私的自己……
只因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在我们的原生家庭里,在我们的父母面前,我们感受到的就是这样如影随行的“抗拒”:你不能不好,不能有瑕疵,你所有不符合父母心中标准的地方都被视为缺陷,被视为父母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恨不得为你全部纠正全部拔除。
可惜,没有一个“完美”的孩子,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点,每一个孩子身上的大部分特性总是与父母的期望相去甚远;于是,原本应该得到无尽接纳和包容来建立自身人格力量的幼小的孩子,却在跟父母日日夜夜无尽的拉锯战中变成一个充满恐惧“巨婴”,孩子内在的生命停滞在每一个没有得到爱的地方,并在长期不被满足的状态下变相出无数种复杂、伤人伤己的索爱方式。
今生有缘,能撞进生命疗愈的领域,是我们难得的福缘:好好去看到自己内在那个至今无法长大的孩子,倾听他、理解他、接纳他……带他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