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睡
(2015-08-03 07:30:00)
标签:
自我成长亲子关系夫妻修复管好自己杂谈 |
分类: 爱自己(B课程)心得 |
晚睡
作者:襄
老公长期以来,习惯晚睡。
在他与我结婚之前,他一直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他每次想“熬夜”,都是关起门悄悄活动,生怕惊动了他们,否则公公婆婆就会态度生硬地不断催促他睡觉。
婆婆自称“家规严明”,她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了老公很多限制/要求,这些限制/要求就成了埋藏在老公身上的“雷”,在与我结婚之后一一爆发,我明白这是他的自我修复,所以我一般不去干涉他,尤其成长之后,我渐渐地由起先的隐忍变成了越来越发自内心的接纳。
当然,这些修复要经历长期的过程。
譬如“晚睡”这件事,就长期影响着我和女儿的作息。
女儿没学会走路之前,我一般十点多就把她抱进卧室,熄灯,哼歌哄她睡觉;学会走路之后,女儿不再老老实实呆在卧室里由我抱着,自己跑去拍门示意我给她开门;等她再大点,自己踮着脚就能够着门把手了,溜出去找爸爸玩——老公在客厅看电视或玩游戏。
以前,老公不喜欢跟女儿玩,女儿跑出去找他,他就喊我:“快来哄孩子睡觉”,我一开始会出去抱女儿回来,安抚女儿因不被满足而产生的愤怒情绪,总是在她的哭闹中哄她入睡。
后来,我不再强迫女儿跟我进屋睡觉,我会跟女儿一起留在客厅玩,到女儿显现出睡意了才抱进卧室哄她。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试着跟老公沟通过:孩子其实早就困了,但因为我们俩不在一起睡,一个在卧室,一个在客厅,孩子既想要妈妈又想要爸爸,她看到你在客厅没睡,她就想来找你,那些电视/电脑声画刺激得她不想睡觉;可是你又不跟她玩,那我只好陪着她,这样我和孩子的睡眠都会受到影响。
当然,这样的“沟通”无效,因为在这样的沟通里,我把我和孩子晚睡的“责任”都归咎于他,却忘了:他有决定自己晚睡的权利,我和女儿之所以会“受影响”,是因为我们自己的需求造成的。
是的,与其说“被影响”,不如说,这是我们自己的需要:
女儿喜欢电视/电脑里的声画刺激,想跟妈妈呆着也想跟爸爸呆着,这是孩子自己的需要;
我希望孩子早睡,希望她的身体状态更好些,女儿出去找爸爸而爸爸不理她时我又担心女儿感到不被爱,我希望给予女儿时时“被爱”的感受,所以我总是追出去陪着孩子——孩子自己确实需要时时得到“被爱”的感受,但我想不想给她这种感受,是我自己的需要。
我需要以“时时给予女儿被爱的感受”
我阻止,孩子和老公的晚睡状况非但不能改善反而可能会更糟,这对我期望孩子“身体好”的需求毫无帮助。
我希望时时给女儿被爱的感受,怕她一个人在客厅,爸爸不理她,她会感到受冷落和孤单,如果女儿表现出一丝难过的情绪,我都会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我的信念是:当我在孩子身边的时候,孩子仍然出现“受冷落/孤单”的感受,我就不是个好母亲。我接纳我不了这样的自己,所以我接纳不了孩子出去找老公但老公不陪伴孩子的状况,进而,我接纳不了老公的晚睡。
不接纳,只会造成我自己的焦躁情绪,我的焦躁又会造成女儿的焦躁和抗拒、老公的焦躁和抗拒,对我自己、对孩子、对老公都于事无补,我要是累了想休息,就睡觉好了,否则,我满心焦躁地陪着女儿,既陪不好孩子,自己也休息不好。
想清楚这些后,我的做法改变了。
女儿再出去找爸爸的时候,我会告诉女儿:“妈妈累了,你要是想跟爸爸玩,你就去吧,要是想睡觉了,就回来找妈妈。”女儿一开始,一会跑过去找找爸爸,一会又跑回来黏黏我,看到我真的自顾自睡了,她就留在客厅玩。
如果孩子真的在爸爸面前受到冷落,有严重的受挫感了,她自然会回来寻求我的安慰:她跟她爸爸之间的互动,无论是满足了还是受挫了,都是他们之间的事,我无需干涉,我只需等待在这里,等女儿需要我的安慰时我再给予她即可;如果她一直留在客厅玩,那么说明在客厅让她更愉悦,我又何必担心她、阻止她?
而老公看到我真的“不管”孩子了,他自己受不了了,他也是爱孩子的,以前就是因为我对孩子的呵护太过“周全”了,他不觉得孩子会受到冷落,所以只顾着自己的事;现在看到我真的踏踏实实睡了,就唠叨我不管孩子,我没理他,继续睡,于是他只好开始尝试着陪孩子玩,玩着玩着,他俩感情越来越好了。
孩子对老公的依赖,满足了老公“我被需要,我有能力满足另外一个人,我很强大,我很有力量”的良好心理感受,老公渐渐地越来越离不开女儿。
随着我自己的成长和老公的修复,老公的状况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他不再玩球彩了,也不再熬夜看球,现在一般十点多他就会熄灯,然后留个小夜灯,我们仨在一起瞎聊、嘻嘻哈哈地相互逗逗或拌拌嘴,然后等闺女差不多困了,我俩就轮流抱抱哄哄,之后就一起睡觉了。
我和老公之间,曾经特别疏离,成长之后,我并没有特意修复夫妻关系,我只是在接纳自己的同时,进而给了老公和孩子许多“允许”;我只是好好接纳自己的情绪、满足自己的需求,对老公,则秉持着“不批判、不否定、不干涉”的原则,我没有特意努力地做什么,去拉近我和老公的距离,去营造什么氛围或约老公一起做什么事——而正是这些有意无意留出来的距离感和空间感,反而让老公得以以他自己的节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修复。
我想,这些距离感和空间感,对于老公而言,意味着尊重,意味着信任,我无意中给了他被尊重被信任的感受,所以,他也不自觉地得到了满足、发生着改变。
在不知不觉间,我发现,我们之间的关系,正微妙地发生着变化:记不清是从哪一天开始,我们又在一起睡了,孩子在我们中间睡得舒适安稳,不再一会找爸爸一会找妈妈;以前都是我对老公进行电话和短信轰炸,现在一般都是老公给我电话和短信,当然,我看到来电和短信必回;以前老公不爱跟我说自己的事,现在总是絮絮叨叨地跟我说他的工作、朋友和一些其他的感受(我一开始还没耐心听,后来意识到这是我们夫妻关系的修复和老公的靠近,无论感不感兴趣,都以认真的状态好好听他说)……
当然,“晚睡”的状态基本结束了,偶尔晚睡,我们三人的亢奋情绪,也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渐渐平息……
整理者感言:
亲子关系的建设和夫妻关系的修复背后,是“自我成长”在起着关键作用:
在此文中,我们看到,
作者并未在育儿法和夫妻亲密法等等具体方式上打转,
她只是“管好了自己”,
其他的一切,就悄然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