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
(2015-03-03 07:30:58)
标签:
孩子自己妈妈礼物爸爸 |
分类: 爱他人(C课程)心得 |
开学第一天
作者:水水
今天早上,老公快7点的时候叫醒了我,可是我自己,仍然习惯性地赖到7点10分才开始穿衣服,仿佛我的身体里有一个时钟,永远在最后一刻才自动启动,一分也不肯早了。为什么?因为我从小就被催,“被催促”真是让人讨厌啊!既然“要早”是家长的意志,而我以为和他们逆反就能够体现我的意志。所以这么多年来,我每每要到最后一刻,才会如狡兔一般一跃而起,奋起直追!这个踩点,很刺激,很兴奋,也很紧张,很匆忙,时时伴随着懊悔,自责,以及不可避免的失误。可是,我用尽很多方法,这个习惯却是改不过来。学了心理学之后,我才知道,这个当年无意识的习惯背后,是深深的信念:我要自己做主!我不要你来安排我!我不要你来控制我!我能自己做主!久而久之,这个信念和身体融为一体,也形成了强有力的神经回路。
我深受踩点(或曰时间管理)之苦,也就决然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今天静下心来回顾早上的经历,我发现,我用的办法,竟然就是……催促他!!!历史又开始重演,新一代轮回开始!
回到早上,7点10分起床,我发现时间很紧张了:7点36的班车,要求提前两分钟到班车点等待。从家到班车点正常需要8分钟,这样7点25分就需要出门,一共只有15分钟的时间,我需要把自己和孩子都穿戴整齐出门,而孩子,现在还呼呼的睡着!
7点12分,我推醒孩子,跟他说,“快起床了!快来不及了!”根本就没动静!我只能赶快穿我的衣服,然后一边跟他说话,希望能让他慢慢清醒。无果,我只能赶快找到他的衣服裤子,给他穿上!没想到,刚把袜子穿上,裤子套了一条腿,他竟然翻身起来往前爬,原来是去拿他爸爸昨天回家给他带的礼物。(这事放在以前,我肯定砰地一下就爆炸了!这是处在争分夺秒无比紧张的战斗时刻,容许不了一丝延误!现在需要的是万众一心,奋力抢时间!)看着他拖着一条裤腿往前爬,我无奈地看着他,知道必须允许他。因为他昨夜苦等爸爸出差回来,实在撑不住了才睡得觉,睡觉前的一句话就是“爸爸说过给我带礼物的”,这一清醒最强大的愿望就是要看爸爸带的礼物。
我瞥了一眼时间,7点21。还行,拿着礼物就回来了,让我继续给他穿。轮到穿衣服的时候,我还奢望他能自己穿,我自己开始梳头,没想到他懒懒的说:妈妈,我没有力气。我翻了一个白眼,唉,好吧!忍了吧,谁被强行叫醒都会没那么有劲儿。人家没发脾气还挺配合就不错了!快速扎好头发,我又回去给他穿衣服,妈呀!小手都不伸!我有一丝丝不耐烦了:“你是想自己穿,还是妈妈给穿啊。”“妈妈给穿。”“那你伸手啊!”写到这里,我体会到,我平时总觉得孩子对人说话有很多不耐烦的口气,从哪儿来的啊,真是一模一样啊!在这个过程中,我共情他了吗?没有!没有时间,没那份心情。而且,最重要的是我怕我一共情他,他就觉得他自己理所应当,速度更慢下来。我这种语气,其实就是一份训斥,还加了一些隐隐的威胁。
穿完一件衣服,我想把他抱起来站着,他一点都没配合用劲,还使劲往下滑,我那火噌的就上来了,我说:“你干嘛啊!”声音也高了,我的焦急让我的耐心快速的用完了,“我没有劲儿!”孩子说。我根本就感觉不到他的感受,只在自己紧张的战斗状态里,“没劲儿也要坐起来啊,妈妈抱!”嗨,说的什么话!没有感受力的妈妈就是这样的,没有共情的妈妈就是这样的,我以前一直认为是我没有感受能力,不是的,其实是因为我太紧张,我所有的感受都被我的紧张所占据,所以完全无暇感受到其余。别说感受到别人,就连自己我也感受不到,只在这种无意识的紧张中,甚至连这种紧张也感受不到。
我亲爱的孩子,很配合我的坐起来,但当时我完全看不到这些,看不到他的任何努力,我对他毫无感激和欣赏,我看到的只是他的“磨蹭”,相比于我的火烧眉毛的着急,他的任何一个动作我看上去都是那么“慢吞吞”。我牵他的手走到客厅,说咱们穿鞋就出门吧!孩子一直没说话,但是他并没有如我所愿的去穿鞋。相反,他又折回到卧室,蹲下来又开始看他爸爸给他的礼物
已经7点25了,已经到了必须要出门的时间,可是他还没有穿鞋,重要的是也开始穿鞋,还在那里鼓捣那些东西。看着他蹲在卧室里的身影,那几秒钟于我就如同几个小时一般的煎熬。我说我要出门了。他仍然在鼓捣那些东西,完全不为所动。我把被子包钥匙所有出门的东西准备好,他还是同一姿势。我再也忍受不了了,对他说了一句,“××,我要下楼了,你穿上鞋自己下来找我!”我背起被子包,打开门,按下电梯。这下有动静了,他带着哭腔喊我:“妈妈,妈妈!”我冷酷地跟他说,“我要下楼了!”他有一丝怨恨地看着我:“你下楼了我就不去了!”小兔崽子,跟你妈斗狠!我不动声色地说:“那我就直接把你的被子包送到学校去。”他的气焰明显软下来。唉,可怜的孩子,就因为你需要依赖我,所以我就拿此威胁你!我又催促他,“赶快穿鞋!”他带着一丝愤恨地瞪了我一眼,心不甘情不愿地开始穿鞋。我又冲进屋子拿了我和他的薄外套。
真正出门的时候我瞥了一眼墙上的时钟:7点29分!真是步步惊心啊!出得门来,我跟他说,我们尽量赶吧,但是不一定能赶上。一路上紧赶慢赶,到了班车点,看到一个小朋友,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总算放心下来。后来当着别的小朋友和家长,我还说了一句,咱们明天要早一点……他很不耐烦地打断我“够啦!”。我意识到我又想教育他,就住了口。
真正该受教育的人是谁呢???当我用1个半小时的时间,写下这天早上所有的经历,我再没有了教育孩子的愿望。上学本是孩子的事,可是我现在越俎代庖,完全包办成了自己的事!孩子的自主性,责任心从何处生出呢?如果我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我做给他看,我能不能把时间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同时接受他摸索和失败的过程呢?而现在是正好相反,我管理不好自己的时间,我却要求孩子能做好。我在做安排的时候把事情都堆到最后一秒,事到临头就拼命催促他,如果他达不到我全力配合的要求我就责怪他!
我可怜的孩子,久而久之,他必然会形成一个拖延的个性,因为他要做主!他也必然会认为自己管理不好自己的时间,因为我责怪他,他也就会认为他自己真的做不到做不好!
不是我不努力,而是我的努力用错了方向。又一次体会到这句话。孩子,永远不应是我努力的方向;而我自己,才是!我要做的,是接纳我的拖延,体会我的紧张,满足我想要做主的愿望。一次一次地看见,一次一次地体会,一次一次地满足……
再回过来,说说自己的进步吧。
被子包昨天晚上收拾的;
昨天早早陪伴孩子睡觉,是孩子今早能够起床的必要条件;
自己的动作明显比以前利落了许多;
更能理解孩子,更能允许孩子了:包括允许他去看爸爸的礼物,包括理解他早上没有劲,我就没有要求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是我来给他穿衣服;
也用了威胁,但是没有威胁说:“你再不……,我就走了”(对于孩子而言,无异于“我就不要你了”),只说我在下面等你;
愤怒比以前少了很多,更多是紧张,所以也没有大发脾气;
能在当下体会到孩子的一些情绪了,比如他对我的威胁的怨恨。
嗨,我的所作所为也没有坏到天塌下来人神共愤的地步,诶,我为什么之前潜意识里会有这样的感受,觉得自己糟糕无比了?哦,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在我一点点没做好的时候就愤怒无比地说:你怎么还配得上当妈!你怎么当得父母!又叹一声,有这样一个母亲,要接纳自己还需要多做一些功课,不过也正好是我成长的资粮。
我接纳我自己,在很多时候还是个不太好的妈妈,不过就这份觉察力和行动力而言,也不算太差,虽然离足够好还有距离。而这,也正好是我前进的动力吧!
整理者感言:什么叫“念念不忘”?就是这样每时每刻,每一个情绪、每一个起心动念保持觉察。这就是和自己靠近,这就是和自己的心靠近,这就是‘心静’。静的是思绪、静的是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你就会渐渐听到自己心的声音了。恭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