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惹的祸
(2015-02-04 07:30:23)
标签:
儿子孩子妈妈滑梯哥哥 |
分类: 爱他人(C课程)心得 |
恐惧惹的祸
作者:婷婷
前段时间家的附近开了一个五层的大型连锁超市,超市设了一个儿童活动区,里面有一个大型的滑滑梯。因为新开业,去哪里玩的小朋友特别的多。正好周末休息,晚上就带着儿子去玩。逛完超市后已经很晚了,玩滑滑梯区域已经很少小朋友玩。于是儿子就开始在上面爬来爬去,我坐在边上的休息凳上等他。也没有太多的关注他,突然听到一小孩子一声大哭。我猛的站出来,走过去看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一个男孩从滑滑梯上掉了下来,我马上找寻儿子的踪影,发现他正好停留在滑滑梯的半中央,是从下往上走的样子。而他停留的那个位置跟小孩子落下的位置正好离的不远。儿子的位置是在里侧,同样的位置还有一个男孩子是在外侧。然后上面站着一两个小朋友,下面也有一两个小朋友。我当时马上就想是不是儿子跟挤下来的?看到躺在地上的孩子,那么大的个子,又特别的胖,哭着挣扎着起来,连爬了两下才哭着站起来。我的脑袋里“嗡嗡”响,我心里在想肯定摔的很严重,他那么胖,还爬都爬不起来。如果是儿子推的,摔坏了怎么办?想到这里,我连上去扶那孩子起来的勇气都没有,害怕跟自己搭上关系。(恐惧是如此真切,觉察越来越敏锐)身边有两个大人还笑着说是被那个小孩子推下来的。我不知道她们讲的小孩子是不是我儿子,我也不敢去问,我站在哪里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心里充满了害怕和担心。我想起儿子平时喜欢推来推去的玩,我甚至那一刻认定就是儿子推的人。我没有勇气去问那个摔下来的孩子,我没有勇气去问身边这两个议论的人,我没有勇气去跟儿子求证,更加没有勇气去安慰那个哭的孩子。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办?随后看着那个哭的孩子朝一方跑去,我想应该是去找爸爸妈妈了吧,接着儿子也从滑滑梯上滑了下来,朝着那个方向跑去。我都没有开口叫儿子,我不知道他朝那个方向跑去是干什么?是他去安慰在哭的哥哥?还是因为他推的人而跑去看看摔的怎么样?脑袋里一直噪音不断,心神不宁。如果是儿子推的人怎么办?如果对方的家长很不讲理怎么办?这里这么多的围观者怎么办?要不要打电话叫老公过来?到底是不是儿子我要不要去跟他求证一下?我只是糊乱想着,却没有一件想法赋予行动我朝儿子跑去的方向恍恍惚惚走去,正好碰到迎面跑来那个摔跤的孩子和他的爸爸妈妈,看到孩子已经停止哭泣,看到孩子的爸爸长的好高好大,看到孩子的妈妈一副要找人算帐的表情,我心里揪的更紧。倒底是不是儿子推的?倒底要不要去问一下儿子?倒底要不要走过去问一下摔的严重不严重?倒底要不要把儿子带到对方身边让人家看一下是不是他?但是我害怕带过去,我害怕对方的家长不讲理,伤害到孩子,所以万万不能把孩子推出去以求自己的心安理得。唉!心里被搅成一团麻。我没有勇气去求证去解决,但是我也知道不能就这样走掉。(就是这样看着念头翻涌,就这样时刻紧紧守护自己恐惧的心)。看着滑滑梯那边因为孩子的爸爸妈妈过去,围成了一团。我不知道是不是找到了推他孩子的人。那边一直乱哄哄的,虽然离的很近,我也听不清他们在讲什么?儿子只是朝那个哥哥的方向追了不远,就被别的东西吸引了,在滑滑梯对面的一个临时搭的台上玩。如果真的是儿子推的,他们肯定会找,如果找的话转身一看对面就能看到我们,如果确定是我儿子的话,我再站出来承担,我愿意承担!可是我没有勇气站出来承认,哪怕只是求证,我都不敢!
我鼓足了很大的勇气才转身快速的瞟了一眼,只见他们围成一团,一直哪里激烈的说着什么,我也不敢带孩子走,怕万一是儿子的话,走了不就等于逃跑了。于是我就这样忐忐忑忑的背对着他们站在哪里,看着儿子还没心没肺的在哪里玩耍,心里一顿火气。真想把他拉下来一顿教训。一直站了近五,六分钟,又转身去看了他们一眼,他们还是围在一团,一直没有到处找人的迹象。我心里在想应该是找到推的人了,要么不会围这么久,也不会不到处找。而我们站的这个位置,他们一转身就可以看到的。我准备带儿子回去,叫了他两次,他都还在玩,索性我说:“过来吧,妈妈抱,我们回家吧,太晚了。”儿子爬到我身上来,儿子又看到对面滑滑梯边上有上下起伏的椅子,他又提出要去过桥。此时的我巴不得马上从这个地方消失,所以拒绝他再去玩,特意转移了他的注意力。我还是不敢从滑滑梯正面走过,虽然我在哪里等了这么久,我仍然不敢确定是不是找到推的人,我仍然不确定是不是儿子推的。但是我也不想在这个时候用怀疑和审问的口气去责问儿子。(有了“知”,就渐有了拦截伤害的“止”)抱着儿子从左边绕了一下,从滑滑梯的背面往家走。即使走在滑滑的背面,我也没太敢往上看,只是偷偷的看了一眼人群,还围在哪里没动。此时的我感觉自己在溜走,感觉自己像放了错的孩子,躲躲藏藏的身影。我真的好难过,我好想哭,我发现我此刻不是一个孩子的妈妈,我更不是一个成人,瞬间我就是一个因做错事,害怕被别人发现后受责骂的孩子,我难过不已。(对恐惧的“知”,带着我们重新去认识自己)心里的道德感又在心中明显升起,如果真是儿子的话就这样走了怎么办?如果别的孩子真的出了什么问题怎么办?我还是需要求证一下,(这是真实的需要,恐惧中的我们也需要给自己满足,但怎样满足?)如果确实是他,以他现在的年纪和平时的性格他都是会承认的,因为在这方面从来没有给过他压力,比如在墙上用小凳子划了一长串的痕,一问他,他立马就承认是他干的。于是我尽量以轻松的语气开始探试儿子 ,“宝宝,刚才妈妈看到有一个哥哥从上面摔了下来,你有没有看到他是怎么摔下来的?”儿子的脸上没有露出一丝我认为可能出现的躲闪:“被别人踹下来的!”我说:“唉呀,那哥哥肯定痛死了,从上面摔下来。宝宝有没有看到是谁踹的哥哥?”儿子很肯定的说:“不知道呢,我都没有看到是谁踹的。”于是我又说了一句:“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一定很痛呀。” (如果没有前面的“知”,对话将会怎样?孩子面临的可能是什么?爱或伤,只在一念间。我们也可以去“要”,但看见了心,处理事的方法已悄然变化。)
儿子没有再理我,而是开始转移到别的事物上。而可怜的我呀,又升起一阵阵的内疚。我一直在怀疑着他,在没有看到,没有证明的情况下,我如此的不信任他。而又想起当时的那个自己的状态,越发的无法平静。(满足了,放下些了,又有新的情绪升起,就这样继续的守着跌宕起伏的心)
走到半路碰到老公过来接我们,我没有对老公说起我自己内心的变化,因为儿子在身边。但是我跟老公说起有一个孩子从上面摔下来的事情,我老公问是怎么摔下来的,我说好像是被推下来的。然后又回问了儿子一句:“宝宝,你没看到谁推的哥哥吗?”儿子摇头说:“没有!”我心里才更加确定,不是儿子所为。
然后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无法忘却我对孩子的怀疑,升起诸多的内疚。 然后我更不能释怀的是那时的我,那个身为成人而无力为人事的我。好在所有一切的情绪和想法,我都能一一捕捉,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批判自己,遣责自己,否定自己。只是想着当时的自己,升起无限可怜和同情。(恐惧中的我们,就是无助的孩子啊!)当天晚上儿子睡下了,老公在冲凉,我一个人坐在地上哭,我一下子被带回到了小时候的场景,有两个场景特别清晰,一件是我上小学时,偷拿了妈妈的钱去买钢笔,然后找的零钱又还回去了,被妈妈知道了。妈妈恶恶的问我,我说没拿。然后妈妈转向了弟弟,弟弟也说没拿,但是妈妈不相信,接着妈妈的巴掌就跟雨点般落到了弟弟身上。弟弟顽力的解释和反抗,也没能躲过。我不敢站出来承认,只能陪着弟弟一起哭。另一件是我偷拿了邻居家的漂亮铅笔放在衣柜里,被妈妈看到了,然后对我一阵责骂。事后很好一段时间,妈妈都以这个为威胁我,我不听话就告诉爸爸打我。我天天担惊受怕,我还刻意躲着爸爸,总觉得爸爸随时都会知道这件事情,可是某日一家人坐在床上看电视,妈妈还是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爸爸,爸爸二话没说,反过来就给了我两个耳光。我还不敢哭出声,只能低着头大颗大颗的眼泪往下流。我无地自容极了。想到这里,我更哭的像个泪人。我不停的对自己说:“亲爱的,这里没有爸爸,没有妈妈,只有我的陪伴,不要害怕,不要担心,这一切都很安全,没人会责骂你,你做错了事,也没关系。我会原谅你,我会理解你。”
隔天心情一直很低落,一直还是在想昨晚上那个自己,当时那个遇事变成小孩的人。第二天晚上,儿子睡下了,跟老公谈起昨晚的事情,说自己当时那个的状态和感受,我说起儿时的事情,给我带来这样的伤害。老公一直静静的听着,一直用手轻轻的拍着我,等我平静一些,老公说:“看来我们以后对儿子要更加的注意,有些东西无意之举带给孩子的却是如此没法换回的伤害。”(有这样的爸爸妈妈 ,孩子好幸福!)
这个事情至今已经过去两周了,这两日我才有时间静下来写出来。(内心的功课就是需要这样耐心细致反复的投入)来理一理为什么自己碰到类似的事情,而如此的害怕站出来处理?我害怕承担责任,更加害怕被围观,更加害怕被指责,更加害怕被刁难,更加害怕碰到不讲理的人。而我为什么这么害怕这些?我不喜欢被责骂,被嘲笑,被侮辱,被当成笑柄,所以我要保护我自己,我要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因为当我做错事的时候,势必受到责罚!(有多少的强势与退缩都是我们童年受伤后自保反应的延续。)
我多么希望当天晚上的场景会这样上演,当我听到孩子的哭声,我马上站起来,跑过去扶起孩子。然后问孩子有没有伤到地方?有没有很痛的位置?孩子可能站起来哭着指定儿子说,是他推我的。我会说:“唉呀,真是对不起,阿姨跟你道歉。看到你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阿姨也好担心你摔伤,阿姨也吓死了。需不需要带你去医院检查一下?”孩子边哭边说:“我要找我爸爸和妈妈。”我说:“好的,我陪你一起去。”然后再对儿子说:“宝宝,走,我们一起陪哥哥找爸爸妈妈,看需不需要带哥哥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着满脸担心的儿子,我安慰说:“宝宝是不是也担心哥哥有没有摔伤?宝宝是不是担心妈妈会骂你?宝宝是不是此时特别的内疚?”抱过儿子说:“妈妈现在跟你的心情是一样的。让我一起陪哥哥先去找爸爸妈妈吧。”于是我一手牵着儿子,一手牵着还在哭的小朋友,找到他的爸爸妈妈,跟他们解释了一下情况,并说:“真是让你们担心了,如果是我的孩子摔下来,我也会心疼的。我看孩子走也能走,但是我还是很担心有没有其他不明显的伤,麻烦你们陪我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 (理解了自己,就有了真正的共情,此时事情如何处理,还会难吗?力量就是这样生长出来,教育就这样精致起来。)
孩子的爸爸和妈妈拍拍儿子的背,东摸一下西摸一下,又询问孩子有没有特别痛的地方?确定没事后说:“没大碍,但是我们也不放心,还是去医院看看好一些。”于是我们一起去医院做了检查,很高兴没有任何问题,连外伤也没有,大家都放心了。一切就这么圆满结束!
突然想过有一次在4S店保养车子,儿子跟一大哥哥玩,然后起了冲突,儿子打不过,朝哥哥的手臂上咬了一口。当时就青了一大块。当时那个孩子的妈妈心疼死了,但是一直只是帮自己的孩子揉着,并没有指责我的孩子一句。孩子的妈妈虽然满脸的不高兴,但是并没有当面有言语上面的指责。我带着孩子带他们去医院打完疫苗针,整个过程下来,两孩子成了朋友。而那孩子的妈妈也跟我一路谈起家事。还互留了电话。分开的时候儿子还哭了,哥哥下车时他没有说再见,后面还追过去特意跟哥哥说了再见才走。多么圆满的一次!
天下所有的父母,碰到类似的事情,都是因为太担心孩子,才会激起层层的担忧和愤怒情绪,而他们大多数都无法察觉自己的情绪,更不能接纳自己的情绪。所以一切都源于他们内心被唤起的恐惧。这样所带给对方一些指责和不原谅的行为,甚至想要对方受到比自己更深,更重的伤害,只是他们对在外释放自己的情绪。当所有情绪来时,他们都是情绪的奴隶。与其是说不讲理,不如说他们都是在耗力费神的保护着自己。(理解了自己的恐惧,就理解了他人的恐惧)如果我不是强势的那一方,我肯定就是弱小被欺负的那一方。为了自己不让被欺负,我一定要先发制人。而如此细想,当自己所处这样的场景,当面对他人如此对自己的时候,他们并非在真正的指责我,他们并非是在无理取闹,他们并非在刻意为难。而是他们内心升起了太多太多他们无法想像的恐惧,是恐惧在操控着这些可怜的人。当我再次面临如此处境时,我只需要做好我自己,我只需要尽我所能接纳他们因恐惧所带来的一切情绪。我也不会因他们的情绪而起波澜。那我也不会再被他们带走。
心语:感谢这位妈妈细腻清晰地呈献了什么是事,什么是心,怎样紧紧地守住自己的心,如何从情绪入手直至深入地修复伤痕。
我们都是有伤痕的人,一路成长着,也仍有恐惧,仍有无措,但看见了就会不一样,恐惧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恐惧给我们疗伤的机会,我们因而可以不再把恐惧一代代地传递下去。我们的命运、孩子的命运,从我们对恐惧的认知里,开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