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无分别的爱
无分别的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371
  • 关注人气:1,5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为成长而生

(2014-10-14 07:21:10)
标签:

佛学

生命

成长

孩子

信念

分类: 爱自己(B课程)心得

我为成长而生

作者:十年

放下课程上的练习题,一边看恐怖片,一边观心——我为什么怕鬼?

观看中,我敞开地体验着身心的细微波动,那份对鬼的恐惧已淡了,片子没有敲打出我太多的情绪,我在其中回顾着我和我的鬼的故事,及关于鬼的信念。

曾经我的世界里没有鬼。家庭的唯物信仰让我不相信鬼的存在,少年时想当医生的自己,更是在夜半挑战鬼片,敢在有坟头的山林夜行,爱看木乃伊展览和尸体解剖,然后对这些他人的禁忌嗤之以鼻,以此标榜那不甘平庸的自己。

而生命的伤痕让这初生牛犊的勇气后来丢失了。有一部没有血腥只有悬念的恐怖片,让我吓破胆,从此再也不能看半点鬼片。那是部虐童的片子,它把我的内心深藏的鬼活活地拖出来,再也塞不回去了。我一度怕到要死,甚至产生幻觉,夜半洗手的龙头里会流出鲜血,我怕被我的鬼吞噬。我所有关于鬼的恐惧都来自于那件事,那是难以愈合的身心创痛,埋着我天大的恐惧与负疚。

童年时压抑已久的渴望,在青春期化作叛逆的能量,十八岁时我未婚先孕,因为无知与恐惧,已临近生产了才发现,学业几近断送,我让最爱面子的母亲颜面尽失,这是她心目中最龌龊的事情。她气到颤抖,赏我凌厉的耳光,用她能想出的最凶狠的话语骂我和 孽种,每一句话每个眼神都像刀一样插进我心里,变成了我对自己的深深的嫌恶。我不可能生下孩子,只有引产。巨大的针头从肚子上直插进去,那是让胎儿窒息的药物,一夜时间孩子会死去,然后第二天用催产素分娩死去的小生命。

多年过去,那个夜晚还如同昨日般清晰。我整夜未眠,一个人在黑暗里颤抖流泪,在恐惧中感受着死神的降临,我那么清晰地感觉得到那个小生命在肚子里的每一点挣扎,由挣扎而渐渐死寂,一个生命就这样消失了,因我的无知轻率而死去,我残忍地任他死去。我恨自己恨得要死,面对自己绝望的未来也怕得要死。

第二天的分娩受尽折磨,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已让我几近崩溃,耗尽体力,死去活来的挣扎后产道大撕裂。最疼的不是这些,是那已没有生命的孩子被“咚”地一声扔入产盆。那寂静中“咚”的一声刻骨难忘。他本来是一个可以呱呱啼哭的孩子,却因我而这样在唾弃中被结束生命。我其实好想看一眼他最后的样子了,可是不敢,怕我看了,就永远都无法忘记。

其实不看我也无法忘记,他永远地烙在我生命里。“咚”的一声震醒我,我神智一下变得出奇冷静,所有恐惧情绪都停止了,我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他已经死了,可我还活着,我必须自己拯救自己。我不要跌进深渊,不要没有未来。恐惧后来化为巨大的的生存动力,我没时间修复身心,只能以巨大的意志力强挟极度虚弱的身体投入到学业拼搏中,我曾一度屏蔽了记忆,什么也不去想,只求从谷底翻身。

我做到了,后来各种表象依然可以显示我是个佼佼女,可只有自己知道,我心里埋了一具尸体,即使在上面种满了花草,我看着花草,却总忘不了下面的死尸。

随岁月流逝,被屏蔽的记忆没有模糊却愈加清晰,我不断想起那个孩子,尤其是现在的孩子MM出生后,我一想到那个孩子本来就是另一个活生生的MM,却无辜死去,悲恸和对自己的憎恨就无以复加。

那件事既是童年有分别的爱结出的畸果,又成为新因,为我日后延绵不绝的身心病苦埋下伏笔。由那个经历而烙下的和感受和信念,让我不断地怨恨、自我惩罚、自我憎恨,我虽然过着优越的生活,心灵却不时从地狱里进出,身体上也虚弱多病。

我曾内心怨恨那个孩子的父亲,他选择了消失,没有说一声对不起,我一个人被扔在了审判台上,独自面对羞愧、独自承担身心痛苦。痛苦成就了我日后独立的个性,却也让我在婚姻里缺少小鸟依人的温柔,我严重缺少安全感,外表孤傲,内心脆弱,总患得患失。我最不能容忍男人的逃避,一旦我把某个行为与逃避和遗弃联想起来,就会敏感愤怒得失去理智。

   我恨我自己。事后母亲辞去一切事务悉心照料我身体以助我返校,让我童年渴爱的心结得到了很大缓解,我终于确认了即使我这样糟糕,母亲也不会抛弃我。然而,这短暂的价值确认随即被更大的自我否定淹没。母亲的嫌恶失望,对我未来更深的担忧与不信任,及不断向我灌输的贞操信念,让我有了更深的破败感,我觉得像个罪人辜负母亲,我更加竭尽努力想要向母亲证明我还是有救的,值得爱的,一面却深感自己的残破不堪、无可救药,不配拥有更好的生活。

后来,随着成长与改变,曾经的信念已一个个土崩瓦解,这件事带来的巨大痛苦渐渐化解,对他人的怨恨已烟消云散。我不再认为两性关系中男人应该付有更大的责任,不再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我理解了他也同我一样年少无知恐惧,两个渴爱而有伤的灵魂碰在一起,我借由他体验叛逆的渴爱,而他借由我体验对佼佼女征服的成就,我们都在以畸形的方式发泄。难保他内心没有自我的审判,我们有各自的因缘,我已无恨,亦祝福他从中获得成长与解脱。

 

我也理解了母亲对我的恨,这件事对她的伤害不亚于我她对我所有的失望来自于她在我身上寄托了她所有的希望与安全感,她不是不爱我,而是太爱我,所以无法忍受最心爱的作品破碎,她真正难以接纳的是有如此经历的女儿的自己。而真正伤害我们的,其实都是关于两性关系和对于女人价值的信念。我不再逃避和耻于这段经历,也不再介意任何人因而对我的目光,当自己为自己解开枷锁,真正地自信与自爱,就没有任何人可以再伤害到我。我对当年那个在那样恐惧中选择担当和坚强的女孩惺惺相惜,我感谢她,若没有她的经历,怎么会有今天的自己。

对于自己的恨也逐渐淡去。我的痛苦里曾带着对自己受报的恐惧,怕鬼的情结即来自于此,我无法接纳伤害孩子的残忍的、糟糕的自己,所以暗中相信阴影厄运总要降临于我,我曾经很想再要一个孩子,但又深深相信我已不配拥有,命运不会再给我如此恩赐。我觉得自己欠下一条生命,有天必将以我命偿他命。这份心结纠结辗转,一直难以直面,直到两年前中级提起课堂的电影里,我终于敞开去面对我内心的鬼。当死去的贞子在一声声的呼唤中从井底浮现,我泪流满面,化作剧中人与那流泪的骷髅紧紧拥抱在一起,我找到了我的孩子,与我的恐惧与负疚紧紧拥抱在一起。后来,那流泪的骷髅还会不断从黑暗中出现在我面前,我渐渐不怕了,每一次与他对视相拥,向他忏悔,我愿意坦然接受他所有的恨与怨,而其实,那都是我自心里留存的对自己的憎恨。

而最难以翻越的山,还是那份对那小生命的愧疚。随着成长,对生命的情感愈加敏感醇厚,那份痛苦愧疚也就越是浓烈。

我忽然间发现,那愧疚其实是一份无法到达的爱,是我想爱而无法爱的痛楚遗憾。每一次想到他而对比MM的活泼健康时,那痛苦就更深一次。是啊,我多想可以时光倒流,生命重来,再有机会可以同样地去爱那个孩子啊,但我永远无法再去爱他了。

不,那份爱真的永远无法到达吗?我们真的已无法相遇吗?

我看到,无论是曾经对自己的恨,还是对孩子无法到达的爱,痛苦之下最深的信念其实是关于死亡的认知。

那些关于死亡的信念是:

死亡是永久的分隔和结束。

死亡必是伴随着恐惧、挣扎、对抗、怨恨、痛苦。

我杀害了他,命运对我的果报也一定是以痛苦或厄运的形式呈献。

只有他回到我身边,我才能表达我的爱。

这事件之所以成为我最难越过的大痛,是因为人对于死亡的终极抗拒,是对于死亡的终极信念。这些信念,亦可以翻转。如果不存在死亡,我的爱又怎么不能到达?

想起MM曾跟我那些关于死亡的对话,有个他说的故事:“妈妈,我以前是海里的一条小鱼,你是一只大海龟,我们一起游泳,后来我被一条大鱼吃了,我也同意他吃掉我,于是我就死了,变成了大鱼的一部分,又和你一起游泳……”

“妈妈,你死的时候,能把《天空之城》(我俩都很喜欢的一首歌)的光盘留给我吗?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听着那首歌,就会想起你,心里会很感动很温暖……”

“妈妈,我九十岁的时候你几岁?……你是不是已经死了,你帮我看看死了以后好玩吗,我以后也会来找你……”

“我梦里见过上帝,他说他很喜欢我,让我经常去看他,可是我说不行,还有很多人也很喜欢我,我还要和他们在一起,不过有空我会来看你的……”

每一次我都感叹,孩子可以以这样超然轻松的角度来解读死亡。

而他不过以童稚之语说出自然的规律,生命永无止息,我们从未分离,我与孩子无不是因缘和合的产物,都如同大海中的波浪依因缘而生灭流转。天地以至爱为我们的相遇精巧安排,那个时刻对于他对于我,都已是最合理的结局。活着未必更好,死去未必更坏,他假以我完成他的轮转,而我也借以他获得我需获得的成长。肉体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心识的相续造就新的轮回,若他恨他苦,世间苦难众生便已是他的化身,爱永不会阻隔,我愿把对他的深爱回向无尽众生,在人世间与他千万次重逢、千万次相爱。这未尝不会是命运带给我的果报,又未尝不会是那个孩子离开我而要传递的深义。

对死亡的固有看法已随成长而改变,然而真正的解脱却必需身心切实体证、理性与情感同时达成。那份对生命的痛也许此生难以彻底放下,但那痛苦也很好,我因这痛苦可以与所有痛苦中的人心紧紧相联,如果没有自己对身心病苦的深深体尝,我又如何能生出与苦难者的同体大悲,如何深知忧惧中的心灵会怎样千回百转,如何对痛苦保有新鲜的敏感和持久的耐心,如何有愿望有能力去把我的爱无尽延展。

我是追寻着那个疑问而走进成长路的——“我为什么要经历我所经历的一切?,我想把自己彻底地搞明白。身心病苦、喜怒哀乐、生死流转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我想我已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一切皆是爱,我为成长而生。

这就是我所经历的一切要告诉我的,是我赋予自己的人生意义。我所经历的一切,皆是生命对我最宝贵的馈赠,我已拥有了走在这路上所需的一切一切,曾经的每一点一滴都是带我走向这里不可缺少的顺缘逆缘,这一切造就了我的天赋与热爱,感谢生命中所有的相遇,谢谢你,我爱你。

我为成长而生,而成长又是什么?是对生命向内的无尽探索,是发现和回归生命的圆满。而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即是整个宇宙的缩影,我们彼此相联,没有谁能独善其身,我们借由对自身生命的觉知,去发现和融入我们那作为无限的存在。我们在自己的成长中见证生命的无限潜能,并借由自己传递出宇宙无言无尽的大爱。

 

整理者感言:颤栗、心痛、凤凰涅槃……

你敢把心掏出来给人看吗?成长竟要如此的诚实与勇敢!

‘菩萨心肠’也许就是遍历人间所有的苦难,在最为不堪的淤泥中用生命开出最美最温柔的花,悲悯天下、容纳众生……

向这样的先行者致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分别的爱
后一篇:逃避逃什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