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的欲望
(2013-09-08 20:28:47)
标签:
玩游戏的欲望游戏的价值和意义无分别的爱万象平等花径美德教育 |
分类: 爱自己(B课程)心得 |
玩游戏的欲望
我在两个月前买了新手机,目的是能随时记录孩子的声音和影像。买了手机后,有一天老公拿去玩了玩,于是上面多了一些游戏,还有一些应用。后来,只要有空闲时间,就看见老公拿我的手机玩《神庙逃亡》,我的第一印象是,看着那个小人上蹿下跳地跑动,不太理解这是在干什么,还有一个感觉就是这个游戏要求反应很快,自己肯定不行,另外一个念头是老公又在瞎玩个什么游戏,搞得孩子什么也不做,只要爸爸一玩就跑到旁边去看,可能她什么都看不懂,就是瞎凑热闹,白白浪费时间,对眼睛也不好。
后来有一次周末,全家出去玩,我独自一人陪小宝宝的时候,小宝宝睡着了,我自己闲呆着,挺无聊的,就尝试了一下这个游戏。一开始,玩不得法,跑不了几步就死掉,后来发现有教程就按教程教的玩了一遍,明白了各种情况该如何处理,算是上手了。女儿看见我玩,强烈要求我一定要把可以用来复活的钻石都留给爸爸,因为我的水平太烂了,爸爸用才是值得的,我用就是浪费。
我在初步掌握了方法后,就有一种停不下来的感觉,每次那个小人,或者是落水,或者是撞树,等等,等等,我都马上按下“再来一次”,希望他这次能够跑得更远,得到更多的金币。我的脑子里不停地闪过各种念头,该给孩子洗衣服了,该收拾屋子了,停下来吧,孩子过来看了,让孩子跟着看,多伤害孩子的眼睛呀,可是当那个“再来一次”的按钮出现在我眼前时,它的魔力不可抗拒,我马上重新玩一次。玩着玩着,我在想,这个小人好可怜,一直以最快的速度奔跑,还要不断的跳跃,仰卧滑地,转弯,有一点差错就会送命,做了这些的同时还要一路不断收集金币,收集来的金币用于买更强的本领,好收集更多的金币。这个小人就好像很多在现实生活中每天忙得团团转的人,一路不停奔跑,非常辛苦,就是为了成绩更高,财产更多,既然自己在现实中都不想做这样的人,为什么还要在游戏里那样投入呢?这个念头产生之后,那个让自己停下来的声音有些得意的感觉,慢慢悠悠地的说:“好吧,这个游戏就是这样无聊,不要再玩了。”可是,我的手就是停不下来,就是去按那个“再来一次”。那个声音恼怒了:“怎么回事,还是要玩,什么事都不做了?”我也很生气:“我就是要玩,怎么着吧。”就这样,胡乱地过了一天,对于孩子的需求,我都想简单地应付一下,尽量找机会去玩游戏,孩子也明显感觉到我心不在焉,大的不高兴,小的又哭又闹。
下午,我自己去了一趟超市,当我把车子停下来后,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了手机,忘记了一切,陶醉在游戏里。我尽情地玩着,好像玩了很长时间,直到把手机玩得没电,感觉非常过瘾,看看时间,玩了半个小时。经过这半个小时痛快淋漓地游戏时间,我内心非常满足,也平静了下来。等我从超市购物回到家里,我的心又回到了孩子这里,可以耐心的陪伴孩子,孩子们也很快乐。
到了晚上,大家都躺下了,这个世界安静了,我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事情。我在上初二的暑假,表弟家新买了游戏机,就是那种接在电视上的游戏机。我在那个假期里很多时间都在表弟家度过,表弟在玩开飞机,我就在旁边看。一开始我也玩了几次,但是很快飞机就坠毁了,我就觉得自己反应很慢,不可能玩出什么太高的成绩,于是就一直在旁边看。我在看的时候,一边看一边在劝自己,不要再看了,又不是自己玩,去干点别的更有意义的事情吧。可是无论那个声音如何劝自己,自己就是离不开,就是一直在那里看。到了假期快结束的时候,我的眼睛又干又痒,看电视越来越模糊,需要离电视更近一些。虽然眼睛如此难受,可是就是停不下来,还是一直在那里看。等开学了,我一上课,突然发现自己近视了,再也看不清黑板了。对于这件事,我一直特别后悔,特别谴责自己。
我走回到过去,来到那时的我面前,我问问她:“你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你是不是也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游戏机,也想尽情地痛快地玩一玩?你只是想做一个真实的孩子。”当我听到这样的问话,我的眼泪就出来了,“是的,是的,我只是想痛痛快快做一个小孩子,可以玩玩新鲜的好玩的东西”“亲爱的孩子,你没有小三轮车骑,没有米老鼠和唐老鸭的漫画书,没有游戏机,没有好吃的糖果和饼干,这些都是表弟有你没有的,你只能是到表弟家蹭着吃蹭着玩,可是你还是要不停地自责,觉得自己是在浪费时间,是在做没有意义的事情,可怜的孩子,那些都是作为一个孩子正常的需要,别人有你没有的时候,你尽可以去羡慕,有机会玩一玩的时候就尽情地玩一玩吧,你要是觉得委屈就到我的怀里来哭一会儿吧!”
我的眼泪流呀流,在泪眼朦胧中,我看到了7、8岁时的自己,兴奋地骑着表弟的小三轮车,快活地像个小鸟,喜欢从大坡上冲下来,感觉像飞起来一样,我正玩得高兴,被家长喊住了,说那不是我的三轮车,不能玩得那么疯,要是玩坏了怎么办,我只好把三轮车还给了表弟,看着他高兴地玩耍,我感觉我再也不配玩那个三轮车了,那种痛痛快快的快乐从我的身体里抽离了,我就这样无奈地看着我身体里的一部分缺失掉了。到了后来玩游戏机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不配理直气壮地去玩那个游戏机,只有在旁边看的份。可怜的小孩,你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回吧,让泪水洗去你的委屈,重新获得爱玩敢玩的自由吧!
本来我以为我对游戏的观心收获很大,可以写心得总结了,没想到在写心得时不知不觉看到了过去的伤痕,而且是那么重的伤痕,那么隐蔽。玩游戏,看电视,各种各样娱乐的欲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正常欲望的压抑和谴责,它会给生命留下一道道的伤痕,制造层层的枷锁。让人觉得自己不应该,不值得,不配,总这样看自己的人,总这样谴责自己的人会很喜欢自己吗?尤其是经历挫折和失败的时候,能理解自己,接纳自己吗?这些正常的欲望,是我们生来就有的,是老天赋予我们的,它帮助我们保持生命的活力和健康!为什么我们不断地谴责自己,我们还是去看电视,去玩游戏,因为我们需要休息,需要放松,我们的大脑并不了解,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了解!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听着《亲爱的小孩》,去拥抱童年的自己,去抚慰她,接纳她。我对过去的自己亏欠的太多,谴责的太多,我回到过去的每个自我谴责的场景里,跟那时的自己对话。
在高中的假期里,我抱着练习题看了一天的电视,过去我总是那样谴责自己,你看看你,想玩就玩,想学就学,抱着题纸看电视,玩也玩不好,学也学不好,不会安排自己的时间,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现在,我跟那时的自己说,你可以玩,可以娱乐,你配得起这些,你可以坦坦荡荡、踏踏实实地看电视,你娱乐了,你依然考上了大学,也没耽误什么。你抱着题纸看电视,可见你看电视的时候也是一直在纠结,不时地谴责自己(写到这里,回忆一下,自己那一天也是这样度过的,只是这些年,从来没有在意过自己那时的感受,而总是在批判自己那时的行为),你是如此可怜,看电视不能尽情地看,过后的岁月里还总是要遭受谴责,让我好好抱抱你,好好怜爱你吧!
在大学期末临考试前,我在宿舍里玩着串扣子的电脑游戏,总想着再玩一次就不玩了,可输掉一次,又马上开始一次,停不下来,终于突然自己就站了起来,心想绝对不能再玩了,再不复习怎么去考试呀,于是拿上书本,出门自习去了。过去,我总是这样谴责自己,都快考试了,还在玩游戏,而且是简单重复的弱智游戏,真是个没有趣味,没有意志力的家伙。现在,我跟自己说,你还是给自己留出了足够的时间复习,成绩也还不错,你还是在该停的时候,停下来了,你是很有意志力的,你只是接触到一个新鲜游戏,尝试一下,玩一玩,这很正常,可是你在玩游戏的时候,又玩得不痛快,一边玩一边催促自己,谴责自己,已经是如此可怜了,过后很多年还要遭受这么多的谴责,真的是非常可怜,让我好好抱抱你,好好怜爱你吧!
大学假期里,电视台播放《射雕英雄传》,于是一个假期没有按照原计划看书,背单词,一直在看《射雕英雄传》,一边看,一边谴责自己,过后也这样谴责自己,不会按计划行事,没有意志力,白白荒废了一个假期。现在我跟自己说,你可以过一段没有计划的时光,在这段时光里,你可以尽情地玩,尽情地娱乐,你配得起!可怜的你,只是做了一些正常的娱乐,却一直遭受谴责,让我好好抱抱你,好好怜爱你吧!
这样的场景,类似的事情,还有好多好多,我能想到的,都回去好好抱一抱那时的自己,和她说说话。生命需要的不是说教,不是谴责,是理解,是接纳。感谢这次观心,我又收获了一个大大的礼物,关于接纳,又理解得深了一些。当我回忆自己的过往时,我去理解,去拥抱,去抚慰,不去谴责,这才是接纳。
经过几天这样的功课,好好地哭了几回,心里痛快多了。我再仔细体会自己玩游戏时的感受。过去,我一边玩游戏,一边劝自己,想理论,想说服自己不要接着玩了,就是因为自己对玩游戏的不接纳。那好,我现在接纳自己玩游戏,我有权利玩游戏,游戏有什么好玩的呢?我应该尽情享受游戏时光了,那我尽情享受的是什么呢?我又带着这样的问题去玩《神庙逃亡》这个游戏,我才发现,这个游戏真的很好玩,它的场景非常逼真,冒险者在高高的悬崖上奔跑,非常惊险刺激,尤其是在隧道里坐着火车前进时,会让人产生坐过山车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冒险者跑得快,跳得高,动作敏捷,是个强者的形象,他可以带给我们成就感,玩了这么久的这个游戏,当我真正接纳它了,我才明白它究竟好在哪里!念头转变了,接下来玩的时候,想法也不一样了。现在我玩这个游戏,每时每刻都能体会到快乐,随时都在享受,感受那份逼真带来的愉悦,感受冒险者高高跳起,快速转弯,胜利逃亡带来的成就感。我用这种方式玩游戏,倒不太在乎跑了多远,得了多少金币,当冒险者死掉时,也不急于开始下一次,如果自己还有时间,还想玩,就继续玩,如果没有时间了,就不玩,也没有什么停不下来的感觉,因为游戏时每分每秒都很享受,所以已经很满足了。这才是真正和游戏在一起呀!现在女儿也很肯定我了,她很惊讶于我进步地这么快,能让冒险者跑那么远。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鼓励了她,她原来只是看着爸爸玩,爸爸怎么引导和鼓励,她都不肯伸手自己玩,说自己不行。现在她看到我玩,就要主动试一试。爸爸看到她不再是个旁观者,而是自己体验非常开心。
有一天,晚饭后,老公捧着他的IPAD玩着一个我不知道名字的游戏,我捧着手机玩着《神庙逃亡》,两个孩子捧着我的IPAD玩小鳄鱼洗澡的游戏,四个人都玩得不亦乐乎。这个场景挺刺激我妈的。因为我和老公都已成年,孩子教育她也不太插手,她不能过来指责我们,或者说教我们,但我还是能感觉到她的紧张和纠结。她在我们身边走来走去,提醒我们是不是该去洗漱了。她见我们都无动于衷,拿出了照相机,给我们拍照,说要给我们留下纪念,我们还是无动于衷。她就只好去忙她自己的事情了。过来一会儿,我和老公停下来,招呼一下孩子,孩子们也都停下来,我们一起去洗漱了。客厅一下子就黑了下来,安静下来。过了一会儿,我听到妈妈到了客厅,自言自语,“哦,这么快,人都走了,全家一起玩,我还以为要玩到什么时候呢!”这对于我也是一个进步,我可以不在意妈妈的看法,妈妈的想法,坚持自己的做法了。这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成家,有孩子后,妈妈很少说教了,主要折磨自己的还是那个自我谴责的声音。
能够看到自己玩游戏的快乐,我的面前好像突然打开了一扇门,我能理解老公玩游戏的快乐,也能理解孩子玩游戏的快乐了。老公玩的那些游戏,我都不太理解是在做什么,以前我只能是无奈地接受,想玩就玩吧,没有孩子的时候,他有时也会利用假期时间三天三夜玩一个游戏,那个时候,我就更加无法理解他了。现在,他工作之外的时间主要用于和孩子相处,但游戏也时不时地玩一玩,有时他工作很辛苦了,加班到晚上一两点才回来,回来后也不马上睡觉,还要玩游戏,这种时候,我就会很生气,跟他说爱护身体,养生之类的,也根本没什么作用。有一次,我们探讨为什么要玩游戏的事情,他告诉我,他工作很辛苦,很累,需要放松,需要休息。那时,我不能理解,要放松,要休息,去睡觉呀,玩游戏不是更累吗?现在我能理解了,人不是机器,从早到晚,除了工作,吃饭,睡觉,别的都不做,会让人疯掉的。现在我还是不太懂老公玩的那些游戏,但我相信,那些游戏一定有它们非常好玩的地方,能够带给人愉悦和放松。过去我总是不明白,现在才明白,原来老公一直对游戏没有任何分别心,他玩游戏时也没有任何负罪感,没有任何自责,他只要选择了这段时间玩游戏,他就踏踏实实地玩,全身心地投入,完全地和游戏在一起。老公认为,游戏和其他的活动,比如体育运动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想玩就认真去玩,争取自己的进步,成为高手,获得成就感,获得正能量。他经常给孩子介绍新游戏,引导孩子玩游戏,把这也看作是挑战自我的一种方式。过去我很不理解,先在我很认同了。过去,因为我的分别心,老公玩游戏的事情,是我的一个纠结,一个焦虑,现在我很感恩我有一个对游戏没有分别心的老公,就是这么神奇!
心语:恭喜这位伙伴啊,抓住了这个大好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