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2013-09-02 08:34:36)
标签: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做让自己舒服的事情

学会爱自己

小我的存在感

花径美德

分类: 爱自己(B课程)心得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挚爱春天

看路易斯海的著作:生命的重建。这本书的后半部分,纪录路易斯中学时代,衣着破烂邋遢,在一个多为中产子女居多的学校上学时,学校会分大蛋糕,孩子们排队分享。每次,路易斯都排在最后一位。每次,正如她内心告诉自己的那样,没有我的份。
   
我有类似的经验,无论是在家庭里还是在社会中,我习惯在角落里,或靠后的位置。当然也经历了很多,人人有份的,我却没有的时刻。当我对路易斯的故事产生共鸣的一刻,我记忆里忽然浮现儿时的一幕。那会儿我很小,四五岁年纪吧。全家从陕西搬到新疆,寄住在一个叔叔家里。屋子西面有一个炕。一天,忽然家里来了一位父亲的好友,父亲和母亲激动、喜悦的情绪散发在屋子里,孩子们也很兴奋。母亲急忙生火做饭,款待客人,煎了几个金黄的鸡蛋煎饼。那味道实在太诱人了,我感到很饿也很馋。我清晰的记得,自己伸手去拿盘子里热腾腾的煎饼。妈妈忽然厉声呵斥我,而且似乎敲了我的手。世界一瞬间就灰暗了下来。

要先紧着客人,要等着别人不用了,你才可以。在我们幼年,这样被对待或被告知,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你是不被考虑在内的,没有你的份,好东西是不可能降临到我身上的。于是这些信念扎根在我们的意识甚至潜意识中,我们带着这些信念活着。并且发现,这些信念被生活一再地证实。
    于是,好事降临时,我们受宠若惊。坏事来临时,我们说,我就知道。而且我们会说,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坏事总是一件接着一件。“果然”生活在我们这样经验,这样宣称之后,进入循环,成为模式,一再验证。我们活得越来越艰难,幸福仿佛是个奢侈品,离我们很远。偶尔品尝,也会很快失去。生活日渐沉重,烦躁,疲惫,乏味,痛苦。

小时候,我们总是兴奋地直奔好吃的,好玩的。每个孩子挤做一团,兴奋地要求,幸福地享用。可父母,师长,总有一些声音说:要谦让,不要争。谦让才是好孩子,你怎么这么自私了。自私的孩子没人喜欢。等等等等,诸如此类。我们慢慢习惯了让别人站在自己前面,即使他们拿走了原本属于我们的那一份。我们忍住内心地不满和失落,脸上强挤出一丝微笑,说:没事,没事,没有就算了。
    
我们习得了在任何时候,站在最后一位。自己拿到工资,给孩子,给父母,给老公买他们喜欢和需要的东西。舍不得也给赚取这份工资的自己也来一件。我们很多人,工作后,孝顺父母,供养弟妹,把所有人背在自己肩上。起初,我们说,为家人花钱我高兴而且舍得!花到自己身上,哪怕一点,都心疼。当家人说自己困难的时候,我们赶紧给钱,只怕不够多,只怕不够快。当家人说,你也不容易,别给了。我们说,有这句话再苦也值了。当家人说,你现在需要钱,给你一点吧。我们说,我能行。
   

一次次,逐渐的,付出者的付出被认为理所应当。当你哪次未满足他们的索取,你被指责,仿佛你做错了什么。一次次,当你自己扛着生活的所有问题,拒绝接受别人的援手和帮助,久之,你的困难和需要已经变得无足轻重,当你真的需要别人付出的时候,没有人愿意为你而付出,所有人认为你不需要关心,不需要帮助,一切你都可以自己搞定。
   
长久失衡的关系,积攒了太多怨恨,劳累,忽视,轻视,终于在某一刻,力量以破坏性的方式爆发,对关系造成深深的伤害。我们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那些自己深爱着,一直尽力帮助的人。我们伤害了我们之间爱的感情,亲密的关系。

这样的信念和模式,一直困扰我三十多年。从我工作,父母的需要,哥哥姐姐,外甥女,外甥,侄女,我的原生家庭的所有人,我都处于一种付出者的位置上。而我从大学毕业,一个人漂泊在北京,找工作,买房子,装修,结婚,生孩子,养育我的女儿,没有得到家里一分钱。很多困难的时刻,我是一边帮助家人,一边自己负债度过的。

然而,当我自己生活或工作遇到困难,很无助的时候,家人期望我继续付出,我渐渐心生怨恨。2008年,2010年,当我们小家庭,在病痛中,需要帮助,而家人只是说,哎呀,离的那么远,我们又帮不上你的时候。我在病痛和无助中感到彻骨的寒冷,极度的愤怒。我对原生家庭哥哥姐姐,外甥女,外甥,侄女们的付出,至此,嘎然终结。

生活以这种方式,教导我爱自己。教导我,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当我这样做了,那种沉重的,无益于我们关系的模式立即被打破。我们打破了旧的模式,却找不到新的,轻松,又充满爱的相处方式。我们在过去的种种纠葛中,带着爱意,怨恨,内疚,试探,猜测,沉重的相处。很长时间,我和我的亲人,不愿意有任何的联系,因为话语都是负担。我们的联系,仅仅说着生活中的那些事情,而情感,带着伤痛隐藏在一件件破事后面。

 

今年,5月,我带着女儿回家乡。探望父母,一天,母亲说到,她和父亲的一处老房产,正要拆迁,可能有一笔拆迁款。母亲说,她想如何如何处置这笔钱,安顿她放心不下的儿女。她想到我三哥和二姐。我和我的二哥,不在考虑范围内。母亲让我和二哥帮助她实现她的安排。然后,母亲忽然说,这个打算还没有跟你爸说,一个是他最近身体很不好,另外一个,因为父亲的打算和母亲不同。我说,我爸如何打算?母亲说,你爸爸想要給我大哥和二姐。我和我的二哥,再次不在考虑范围内。一股深深的酸楚,忽然袭上我的心头,我脱口而出,“爸爸,妈妈,我和我二哥也是你们的孩子。”我哭着说不下去了。后来,又一次机会,我说,“你们有事情,需要用钱的时候,就说找老二,找我。现在你们有能力照顾孩子们了,爸爸放不下那几个,妈妈放不下这几个,谁也没有想到我和我二哥,哪怕你们給我俩留一分钱,至少让我们知道,你们心里有我们。”这一次,我决心不再站着最后一位,等待被考虑,被给予。我选择,和我的哥哥姐姐,和家里所有人,并排而站。我选择,提出我的要求。这并不意味着,我一定要分得和哥哥姐姐一样的钱,可以是任何数目的钱,但我要求同样的爱。

当我离开家的时候,母亲給我女儿一笔钱,这次我替女儿接受了。我已经知道,当别人表示对我们的任何爱意,欣然的接受,爱就在我们之间流动起来。如果我们拒绝了她们的表示,也就拒绝了她们的爱。

 

以往,对母亲,我又爱又恨。但我只表达我爱她的那部分,那怨恨和不满,一直留存在心里。她们就像刺,扎在心头。不管我对说什么,要放下,父母已经尽力了,诸如此类,但我的感受告诉我,那些都是p话。但当我,终于面对母亲,说出我的感受,我的需要。母亲并没有表示对我们的什么安排,但那些刺,已经开始从心头拔除。我感到,自从这次表达后,母亲每次和我交谈,都在用心感受我,我感觉到在母亲的心里,我存在了。儿时,我需要依靠母亲关爱的眼神,母亲把我放在心上,母亲用她对我关爱的行为来感受到,发现到我的存在。成年后,我可以自己表达。我在这里,我需要你的关心,需要你看见我,爱我。一旦我要求,立刻得到。我们无需借助任何别的人去证明我的存在,证明我独一无二的价值,只需要自己从心里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爱自己开始。

现在,当我想到母亲,或者和母亲通话的时候,以往因为那种被忽略,不被考虑在内,不被爱的伤被触动而忽然爆发的不耐烦,生气,责怪。都没有了,只有贴心的关怀。我感到我们的心,贴的很近。虽然我们还是不会用言语表达,但那爱意,母亲也已经感觉到了。即使,没有通话,没有见面。我都能感觉到我和母亲之间爱在流动。温暖了我们彼此,也滋养着我们彼此。

至此,我才彻底从心里突破了,我是不被考虑在内的,我就应该站着最后的垃圾信念。我选择首先爱自己,我选择提出我的要求。我实践着这一点。我把这一点从我母亲的关系开始,拓展到所有的关系中:与原生家庭的每个人之间的关系中,夫妻关系中,与女儿的关系中,包括在我与朋友们之间,包括社会中任何一个与我有关的关系中,我都在实践这一点。

我从当下遇到的每一个小事实践这一点,此刻我写着自己的成长,感到口渴,我离开电脑去喝一杯水。我忽然想吃葡萄,我决定写完最后一个字,我就出去买葡萄。以往,我会为我的父母,我的女儿,我老公这样做。现在,以后,我会为我自己这么做,做那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做那些让自己觉得舒服的事情,无论大小。立刻就做,一刻也不等待。

当我做到这一点,甚至很多时候只是心里有了这样的转变,而与人的交往并没有什么行为上的改变(的时候),我发现,所有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美好的变化。如同我和母亲的关系,爱意在我们之间流动,温暖着我们彼此,也滋养着我们彼此。

世界还是原来的模样,而我的生活已经全然不同。从爱自己开始,我把爱带到了我所到之处,甚至,我所思之处。

 

心语:恭喜啊!就是这样地,开始走上生命成长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