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和花径不得不说的故事

(2012-12-14 09:42:30)
标签:

花径的故事

我和花径

花径美德工程

花径美德

花径

分类: 爱自己(B课程)心得

我和花径不得不说的故事 

今天和林巨老师聊天,得知花径生命成长基本体系已经最终完成,得以圆满。真心的祝福他,也祝福我自己和所有走在花径上的伙伴们。

 

还记得那是20108月份,那时候的我是什么样子呢?孩子还不到5岁,可爱的天使一样的孩子,却常常让我不知所措。没有办法接纳他的情绪,没有办法理解他的需求。和老公教育理念的分歧也在进一步的伤害着孩子。 看了一堆教育理论书方法书的我,却越发不知如何是好。同时因为书店刚刚扩店搬迁,原来想好的发展计划,因为老师资源的不到位,忽然间找不到了方向。工作的,家庭的,孩子的所有的事情仿佛一下子都堆积到心里,内心的慌乱和焦虑让我很痛苦。更痛苦的是,我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向哪里走。

 

就在这个时候,我认识了林巨老师,认识了花径美德工程。这还要从他的著作《遇见好老师——教育的智慧》说起。 有一天我在书架上发现了早就买回来的,还塑封着的这本书,于是打开塑封,开始读。书中的一个个案例,一句句经典的话语敲打着我的心,当时只有一种感觉,“这就是我在找的”。于是冒然地就给林老师打了电话,约他到爱丁岛给我们家长们做一次讲座。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但是一切就在这一刻,开始悄然发生了。

 

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请林老师来做第一次讲座的时候,我甚至不知道如何介绍他,因为那时候我对他、对花径其实一无所知。听完讲座后,很多妈妈都对林老师的教育理念非常认同,也有不少妈妈想跟随林老师学习花径课程。几经周折,终于在2011110日、11日,我和我的几个朋友完成了为期两天的花径初级课程的学习。

 

那只是一个开始。

 

“安全感”、“价值感”、“给与要”、“满足”、“接纳”、“放下自我,唤醒美德”很多抽象的词需要在生活中去体验,去感受。很多时候做不到,很多时候会怀疑。接下来,20115月份的中级课和后续的高级课(成长小组),以及初级课中级课几次复听,“无分别的爱”、“和心在一起”“提起”“放下”“接纳自己”等等更多的词汇开始在心里生根,慢慢去理解,去感受,去体验,去证实。

 

还有林老师的《养心书》,它的出版可谓艰难。这期间,从到处联系出版社,到伙伴们一起校稿,那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而对《养心书》的研读和成长小组的进行,才是我们自己走上生命成长之路的开始。“放下自我,唤醒美德”, “静诚正醇行”,“静心”“观心”“正心”“发亲思”“达行愿”,“提起”“放下”“接纳”这些词汇依然是慢慢地去理解,去感受,去体验,去证实。

 

两年多过去了,我越来越明白林老师第一次讲座上就讲到的“起而行之”的意义,越来越懂得“勇敢”与“诚实”的重要,也越发感受到“相信”的力量。

 

在这一点一滴的实践过程中,在经过一次次诚实而勇敢的面对之后,生命就真的不知不觉的发生了变化。

 

那现在的我是什么样子呢?

 

伙伴们说我放松了,让大家感觉很舒服很温暖了。

我自己觉得我更加接纳自己了,更加相信自己了。我愿意去真心赞美别人了,我愿意真心帮助别人了,我给别人提意见不那么紧张了,我对位高的人说话不那么害怕了,所以别人说我内心变得强大了。其实我知道,我不过是去做最真实的自己了。

 

我还发现,当一个人有帮助自己成长的能力了,那么教育孩子就不会是个问题了。所以当丁丁遇到了什么问题的时候,我可以很平静很有信心的去面对。

 

焦虑还有吗?担心还有吗?害怕还有吗?恐惧还有吗?

 

当然还有,只是当她们在出现的时候,我知道如何去面对她们,知道如何去爱自己。

 

而且,伙伴们都可以看到,其实林老师也在变,花径也在变。

 

在这两年间,林老师一直在努力,在精进,毫无保留的把他每一次的发现每一次的感悟都分享给伙伴们,没有了老师的高高在上,而只是共同行进在花径上的伙伴,共同成长。而花径生命成长体系,大家也都可以看到,她也变得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清晰。

 

所以,我真的觉得我很幸运,可以成为花径生命成长体系的第一批践行者,很幸运可以参与到花径生命成长体系完善的过程中。

 

我相信,如此完善如此清晰的生命成长课程会帮助到越来越多的渴望成长的朋友,找到属于他的生命的方向。

 

我还相信,正走在花径和将要走上花径的朋友们,我们一起会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

 

点评:谢谢大家。

      是我们一起,共同创造了花径的生命成长体系。

      1月12、13日,邀请大家一起来分享。

      留出时间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