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电视的纠结

(2012-12-17 11:42:18)
标签:

各种纠结

看电视的纠结

和心在一起

看着自己的纠结

花径

教育

分类: 爱自己(B课程)心得

看电视的纠结

 

这个星期难得的清净,加上车又送去维修,理所当然呆家里,什么事也可以不用去做,呆在家,我既不上网,也不看书,就是想看电视,没完没了的看,什么都看,没有目的,也不是自己平时喜欢的生活或言情剧,就只是坐在沙发上,眼睛盯着电视,享受着这种感觉,什么也懒得动,好像自己累得不行了,特别需要这种休息,连饭也懒得吃,一天吃两顿。

关于电视,我一直无法对它做到冷静,只要一碰到,从来就是无法回头,以为上了成长课以后,我应该不会再这样没有节制的没玩没了,不顾一切的看电视了。可是这个星期又回到了以前,而且情绪也一样,看完后马上又指责自己。

我为什么对电视这么着迷,然后又总是要指责自己呢?

 

记忆一下子回到了童年,因为父亲头脑比较好使,再加上母亲的勤劳,80年代初我家就是万元户,整个村子只有我家买得起电视,电视是我所有童年记忆里最美好的东西,还记得那时村子里只要想看电视的小伙伴都得巴结我跟妹妹,关系好的我们给她们留凳子,关系很差的我们甚至不让他进我家的门,那时的我们很有优越感,就是大人也对我们另眼相看,我很享受这份优越感,一是因为我本来就特别喜欢看电影和电视,二是因为小小年纪的我居然也认为这很有面子,我还经常用此威胁别的孩子。我对电影和电视理解能力特别强,就几岁的年纪,我不但能理解整个电影的内容,我还能记住整个电影的情节,回来可以绘声绘色的讲给我奶奶听。

是呀,电视和电影给我的回忆真的挺多的,就像曾静上次小组上说的一样,我的父亲什么也没给我,确留下了那么一点点东西,对我的影响深远,那就是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应该还没有上学前班时,父亲经常带我们全家去镇上唯一的一个电影院看电影,就因为这个电影让我才有了一些情感,后来发生的很多事都跟这点情感是分不开的,父母离婚后对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父亲离开,母亲改嫁后独自坚守着家的勇气,休学后又主动去上学的能力,等等。这一切都归功于电影和电视。

 

后来跟母亲去了改嫁的地方,电视更是成了我唯一的寄托,我只要回到那个家,我就没日没夜的看电视,白天看,晚上看,哪怕是那种授高中课程的科教片,我当时还在读初中,根本看不懂,我也看得津津有味,半夜12点都不想睡,每次看完电视躺在床上,或者第二天去上学时,就有另外一个声音总是在我耳边响起,你不是要好好学习吗?你不是想出人头地吗?你不是想带母亲离开这个伤心地方吗?......无尽的后悔和自责,也经常下决心以后绝对不能看电视了,可是每每回到那个家时我还是忍不住,就这样无休止的忍不住,然后又无休止的后悔自责,一直这样,我使劲想,使劲想,这种状态什么结束的呢?没有,真的没有,到后来我出去上学,然后参加工作,结婚生子,我都处在这种纠结中,只是程度有时不同,纠结的内容有时不一样罢了,哪怕就是现在,现在的我,完全有条件完全放松的去看电视看电影,可我还是会纠结,这种情绪从来不曾离开,为什么呢?为什么呢?我不停的问自己这个问题,我真的找不到原因,我只有使劲看着自己这个纠结,我就这样看着,这样陪着,不离不弃,是的,我就是纠结,我就是纠结呀,你看看,看电视多浪费时间,有比看电视更有意义更重要的事情可做呀,比如看书,比如看博客,比如陪儿子玩,比如再去看看窗帘,比如等等等,唉,我好可怜,好可怜,我好像看到了小时候那个后悔自己看电视,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的小女孩,我好像又看到了不停的在自己的日记里下决心,不停的指责自己,不停的要求自己以后再也不看电视的小女孩,那个时候怎么就没有人来跟小女孩说一句,哪怕是简单的说一句,“没关系,想看就看吧,回家看看电视有什么问题呢,一个星期才回来两天呀,在学校的时候好好学就行,而且你的成绩不一直很好吗?”可怜的小女孩呀,今天就让我来好好安慰你吧。

电视是这些年我唯一的爱好,可连这个唯一的爱好,我去做了我还要自责,可怜的我呀,可悲的教育呀。

 

点评:受伤的灵魂无时不刻不再呐喊:我受伤了,来爱爱我吧。

      看电视其实只是在治疗啊。

      无数的所谓的“不良行为”。其实就是我们出于无知状态下,在被动的满足自己的受伤的灵魂的呐喊,在被动的疗伤啊,但是我们被教育成:这是不可以的。

      于是,心灵的战争就开始,心灵的纠结就开始了......

 

      只是无知地、被动地满足,效率总是何其地下。

只是,与其如此纠结,与其面对看电视的无效,不如直接面对自己的受伤的心灵。

    

 这就是成长,这就是疗伤,这就是花径的心地法门。

 变被动为主动,化无知为自觉。

 

 这就是:念念“静诚正醇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