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日记(一)
(2012-11-10 09:45:41)
标签:
花径花径美德花径美德工程花径生命成长花径生命教育 |
分类: 爱自己(B课程)心得 |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晴
之所以对孩子有分别,是因为你看不到孩子的伤;等你看到了孩子的伤,也就看到了自己的伤。——林老师语
昨天上完培训课,到家已经很晚,儿子一直在等我。爸爸主动让出了大床,自己去了小屋。我一进门,儿子就从床上跳起来,让我看他周末做的立体拼插,说没有让爸爸帮一点忙,说“我是数学天才,我不用看图就能拼起来,因为上面有数字!”
为了让儿子早点睡觉,我脱了外套就躺在了儿子身边,关了灯给他讲我记忆中小猪嘻哩呼噜上学的故事,儿子听得入迷,让再讲一遍,我又讲了一遍,告诉他该睡了,儿子还要我讲一个自己编的故事,我又讲了我家gogo、猫和毛球抢狗粮的故事、还有那个《法门》诗编成的落叶自然循环的故事。
儿子又问我:你听课都学什么了?
我:无分别的爱
儿子:还有呢?
我:和心在一起。
儿子:还有呢?
我:没有了。
儿子:就这些呀?
我:就这些。
忘了我们聊了些什么,好像中间提到了“安全感”这个词。要睡了,儿子伸出手臂抱住我:妈妈,我睡觉的时候没有安全感,因为我怕黑!
我心里怔了一下,马上运用我学来的‘技术’:哦!你害怕。那我们来陪陪你的害怕。
儿子马上说:但是这样(搂着你)我就不害怕了,因为我知道有人陪着我!
儿子睡了,我的心哭了,林老师的话立刻回响在耳边:之所以对孩子有分别,是因为你看不到孩子的伤!
的确,儿子小时候是主动要求自己睡的,但睡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就开始频繁地往我们的大床上跑,可是妈妈却一次次‘温柔而坚定’地把他送回去,让他彻底失去了希望,只好独自用他小小的身体、小小的灵魂面对他的黑暗、他的恐惧。我从未体会到儿子独自睡在小屋里,看着门后头挂着的衣服呈现鬼影撞撞那种害怕的心情。儿子两岁开始独立睡觉,一直是我引以为荣的,别人夸他独立我也一直很受用,我这个自以为对孩子已经爱的足够到位的妈妈啊,是怎样执着于自己的“信念”无视了他的伤痛啊!这样的事、这样的‘信念’我还有多少呢?长大之后满心伤痕的成年人不正是被家长这样一次次地伤害后造成的吗?家长是孩子最亲的人,也是对孩子最有杀伤力的人、给孩子最多伤痕的人!为人父母啊!怎么小心都不为过啊!
宝贝,以后你愿意在妈妈身边睡多久就睡多久,像你说的,睡够了,觉得在哪里睡都一样了的时候再回到你的小床上。
我知道,林老师那句话还有下文:等你看到了孩子的伤,也就看到了自己的伤。
我明白,这是我正视自己内心的时候了,我为什么那么崇尚独立、崇尚坚强?我自己的功课开始了……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晴
今天领导开会,提到了考勤,说我们来得太晚,还口口声声什么八点,我感到了胸口的紧张,觉得她就是在指责我,立马回嘴说:我八点来不了!她又说那起码八点半也该到了。我立马又说:不耽误事儿就行了,假期又要加班,平时还要坐班,干嘛呀,又不多挣一分钱!她说:那工作就是这种性质的,你接受不了……“就别在这儿干了”她没说出来。当然,我说话并不是代表我个人。
跟她顶着干让我很痛快,我觉察的是我胸口的那股紧张,三个人并不是我来得最晚,曾经一段时间我比她来得还早,另外两个人也不高兴,可为什么我先跳起来了?对于指责如此敏感,是感觉自己不好?自我认同不高?
心里觉得就是气愤、就是想跟她顶,为什么?为什么呢?因为她批评过我?因为她思维混乱?因为她虚伪?
不对人不对事不对外只对心。我的心泛起的是一种对贴身监督的反感,妈妈那整天忧郁而责备的眼光,整天负面的情绪,让我只想冲出而反抗。从小到大,从来都是负面地评价,记得初一的时候数学老师让我参加数学竞赛,回家告诉妈妈,她很高兴,满脸笑容,但嘴里说出来的话说是:你怎么行呢?你不行吧?我当时心里那个感觉啊,笑容都僵在脸上,觉得这事他妈的太无聊了。后来有没有参加竞赛我忘了,只知道我数学一直不怎么好,我怕它。不被信任的感觉,让人委屈而叛逆。我看到那个敢怒而不敢言,外表顺从内心叛逆的小女孩,让我来陪着你的愤怒,让我来陪着你的委屈,我知道你很好、很优秀,所有的事情你都如期地完成,没有监督的时候你甚至更出色,我来肯定你的好,我来肯定你的优秀,我来为你鼓掌!
其实我也感觉到了妈妈的可怜,从小被教育要谦虚,不能自夸,不能骄傲,她们那一代人的伤更深,我一点也不怪她。
昨天吃晚饭时跟老公提一些花径的理论,老公惯常地冷嘲热讽,说我跪着看林巨,说我没事干就‘城头变幻大王旗’拿孩子做实验,吃完饭我说你可以请我去刷碗,他说:我为什么要请你去?我说:那我主动去刷碗。他说:我没让你主动去刷碗。我笑了,说:反正,我去刷碗。我接纳你所有的抗拒和防御,每个人都是找爱的孩子!老公丢下一句:靠!温柔地走了。我乐着去刷碗。
是的,每个人都是找爱的孩子!
我们领导何尝不是呢?她整天对校长诚惶诚恐,生怕校长说她没干好工作,生怕承担任何责任,就是埋着头混乱地、事无巨细地瞎干一通,不惜加班、不惜没有任何利益,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把成绩往自己身上揽,就是为了年底可以汇报工作、完成指标,她的紧张、她的恐惧对她形成巨大压力,全世界看她不正常她都没有感觉,校长都说她跟打了鸡血似的。可怜啊!又一个找爱的孩子!
2012年11月3日 星期六 小雨
今天很冷,下着雨,带儿子上完画画课、又去上跆拳道、中午接回来吃完饭,儿子要先看个电影再写作业,给他找了《小海蒂》,是我小时候看过的,秀兰邓波儿演的,很好看,看到一半,正是冲突的高峰,小海蒂被管家带走被警察追赶又和爷爷被迫分开,儿子哇哇大哭,求我把电视关了,怪我为什么给他看这样的片子,这样的得等他上初中再看,云云,拉着我去睡觉,又哭湿了枕头。看着他熟睡的脸,我在回忆我是多大看的这部片子呢?人间的邪恶和苦难对儿子来说是如此陌生,他还痛苦地难以接受(点评:想起所谓的挫折教育,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那),反而我只当是一出戏剧,看着虚假的布景和灯光,已经无法入戏了。
昨天晚上,哄着让儿子写作业他就是不写,赖在床上还使劲用脚踹我,我一生气扔了他的练习册说了句‘你TAma爱做不做!’自己睡觉去了,老公说我‘你3000块钱白掏了?!’我没理他。
后来儿子好像自己又读了会儿书,等他挤到我身边睡下,我告诉他我很生气,我辛辛苦苦照顾你,你还踢我,我养条狗还知道冲我摇尾巴呢!儿子大哭,老公说我事儿多,本来都好好儿的了,又说什么。早上醒来,平安无事,我又一次告诉儿子以后不许那样对我,我很伤心。
想想昨晚发火的时候,真的是忘了‘和心在一起’,没有陪着自己的愤怒和挫败感,只是想着对孩子要无分别,他的所有行为都是合理的有原因的,接纳接纳,直到接纳不下去了,我就爆了。不过整个过程下来,我似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接纳孩子——觉察自己的情绪——和心在一起——平静地告诉他‘你这样做我很伤心’,大概就是这样,昨晚缺的是‘觉察’和‘和心在一起’的环节。
Ps.上午又收到什么‘中级人民法院通知’,我张口就说‘×你妈!’虽然那是录音,但是我开始骂人了(点评:很多伙伴骂人都不会的......今天,终于可以了),呵呵!
2012年11月5日星期一 晴
早上,孩子醒得比较晚,眼看要七点半了,才哼哼唧唧地穿好衣服,早饭是家里自己包的饺子,爸爸早就煮好摆在那里,已经有点凉了。孩子尝了一口马上闹起来:“怎么还是臭的?!臭的!臭的!我不吃臭的!”眼看快要迟到了,我哄着他,今天将就吧,要迟到了,好不好?孩子把身子扭成一团,一百个不愿意,我说要不到学校门口买个面包吧?孩子还是不愿意,非要在家吃。我说上回你非要我给你重新做饭,迟到还让我给老师打电话说肚子疼,这回不能再说肚子疼了。孩子刚抱起肚子来,听我说这话,又把手放下,没说肚子疼,反正就说自己没吃饭呢,不能上学。我有点急,说那给你煎两个鸡蛋吧,但是要迟到了啊!孩子说:那快去呀!
我无奈,到厨房里一边煎鸡蛋一边数落着:“你呀!你就是因为上次迟到了没咋地,老师也没说什么,你才不在乎迟到!反正迟不迟到是你自己的事情……”
说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到底是孩子害怕迟到还是我害怕迟到?(点评:问得好啊)我害怕他迟到了被老师说,可人家自己又不害怕。上周有一次快八点半才去,早读已经上完了,第一节数学课已经开始,孩子的座位在最后一排,他从后门溜到座位上,在前面写黑板的数学老师看都没看见。迟到就迟到呗,有什么可害怕的?我怕老师批评、我怕别人的负面评价,那是我的问题,孩子是个崭新的生命,他没有我的伤痕,他对自己的认同高着呢!他才不会因为老师的批评而对自己有任何的轻看!
我忽然找到了对孩子‘无分别’的感觉,“同意”他的一切,对当下来说,就是同意他在家吃饭、同意他迟到,如此自然,如此轻松。我煎好鸡蛋让他来吃,就着油锅把放凉的饺子热了一下,热的时候还在想,我小时候不吃白菜、不吃菜花、不吃萝卜,觉得都有一股臭味,不妨碍我长大了什么都吃了,小时候的种种,又有什么关系呢?非要孩子能够‘野外生存’,能够忍耐一切环境、能够无比坚强就好吗?我能够放下我的恐惧,给他所有的“同意”不好吗?
我端上煎好的饺子自己吃,儿子说:你这是什么?我说:这是水煎饺,他说:水煎饺我就爱吃了!又从我的盘子里夹过去好几个热饺子,吃完喝了点热水,出门上学,到学校八点过几分,基本什么也不耽误。
想起原来看过的一段海林格的治疗视频,台湾的,海林格拉着一个二十几岁的怯生生的大男孩的手,请他闭上眼睛,开始说:consent(允许,同意),consent你以前不被允许的一切,consent这个,consent那个,那个大男孩不一会儿就哭得‘花枝乱颤’了,海林格consent了半天,大男孩也哭了半天,最后平静下来,擦干眼泪,睁开眼睛,海林格说:好了,你长大了!
现在明白了,这就是‘无分别的爱’,这就是‘和心在一起’!
林老师说,教育是个非常精致的东西,我现在才感觉到了真是步步为营啊!一不小心就走入分别的境地而不自知、伤害而不自知,做父母,如何小心也不为过啊!
点评:这位伙伴真是有悟性啊,只上了中级课,就收获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