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取消贵宾厅,能否通往治奢之路

(2014-09-02 21:10:08)
标签:

股票

分类: My时评&学术

去过机场的市民,应该都见过各运营商、银行等机构为其VIP客户设置的贵宾休息室。今后,这些VIP客户或将失去“特权”。记者近日从三大运营商处证实,他们将陆续关闭全国各大机场和火车站的贵宾厅。有观点认为,停止贵宾服务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防止官员奢靡之风盛行。(7月20日《法制晚报》)

作为吸引高端顾客的差异化服务,在机场、火车站设立贵宾室,早已成为运营商、银行等机构的惯常操作。在此情境下,“贵宾厅将关闭”的消息,多多少少让人意外。显然,此一举动并不是自发、纯粹的市场行为,而是充斥着行政介入的意味。这种指令性的干预,最终会带来何种后果,当然还不得而知。但即便如此,各方还是不吝对此点赞。究其原因,无疑是因为国企提供的所谓高端服务,历来与体制内腐败,关联密切。

贵宾厅的主要客户,相当部分是官员群体,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恰是基于此,或将取消贵宾室,被很多人解读为“阻止官员奢靡”。此类观点,自然不无道理。需要明确的是,任何形式的贵宾室,都是以“高额度消费”为前提的。一些官员所以能成为“贵宾”,正是由于其大肆挥霍公款,从而成为经营者眼中的高价值顾客。其后,随时享受舒适、贴心的特权回馈,着实可以理解。

运营商、银行等,在机场、火车站设置贵宾室,一方面是为了回报高贡献率客户,培养他们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另一方面,则旨在鼓励他们既有的消费习惯,强化对特定品牌的忠诚度。凡此种种,本是再正常不过的营销策略,却因为官员贪腐、公款滥用等因素的存在,而变得越发复杂、暧昧和负面——一直以来,宽容的差旅报销制度,以及财政预决算层面的缺失,让不少官员消费时一掷千金,乃至被看作具备高支付能力的“贵宾”。

一旦官员群体将公款当成私产,随意进入消费市场阔气出手,某些“高端服务”的道德合法性,注定要被极大消解。如今,为推动公务出行平民化,有关部门通知运营商关闭贵宾休息室,固然初衷良善,却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减少供应,从而抑制需求”的思路,既不能堵上官员们滥用公款的后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主体的日常经营。且有很大可能,此类举措还会导致,官员奢侈消费的转移和隐匿化。

取消贵宾室,无论是出于压缩营销费用的考量,还是为了促成官员群体倡俭治奢,都终究要弄清楚,具体经营行为和适度行政干预的各自边界。需要明确的是,公职人员道德风气的好转,从来不能指望依靠市场诱惑的减少……机场、火车站的贵宾休息室,并无原罪;令人眼花缭乱、无比繁荣的消费市场,亦无原罪。此事中,症结之关键在于,现有的约束框架,始终无法隔绝官员将公孥私用的通道。

当公款成为公职人员自抬身价的资本,那种极端不负责任的享乐主义,自然会找到出口。不在贵宾休息室内,也在别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