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年文艺巨匠”为何遭遇滑铁卢

(2014-09-02 21:08:41)
分类: My时评&学术

7月11日,微博简介为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的江先生在其实名认证的微博里写道,自己荣获由联合国秘书处授予“百年文艺巨匠”终身荣誉称号,并特聘为联合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副主席。微博一出,引发质疑。随后,记者在联合国官方网站上查询,并没联合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这个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中办则称,奖项“肯定是假的”。(7月17日《新京报》)

微博名利场,总有一款浮夸“头衔”,把人雷得外焦里嫩。“百年文化巨匠”的称号本已骇人,再将之嫁接到联合国身上,注定要荒诞到无以复加。在极短时间里,这出灰色的幽默剧,突兀上演乃至草草收场。当事人急删微博平事,却无奈网络发酵依旧。在一派冷嘲热讽、口诛笔伐之后,那些宏大、空洞的大名头,无一不是被肢解得七零八落。到头来,被证伪的虚名散尽,也只剩谈资和笑料罢了。

似乎,此间不断膨胀的卖奖产业,已至利令智昏、无所顾忌之阶段。“百年文艺巨匠”的称号,何其高调又何其虚妄?但即便如此,却也有人坦然颁奖、有人高调晒奖——他们,几乎丝毫不担心,此举会侮辱公众智商!长久以来,各路山寨评奖机构肆无忌惮,加之总有“买家”接招买单。一派供需两旺的繁荣景象,已然推高了整个市场的胃口和预期。所以,动辄颁出联合国级的大奖,着实可以理解。

围观各种雷人评奖,人们很难分清,其后是你情我愿,抑或是骗与被骗。这是一个难解的疑团,却无碍我们想象可能的真相。如果说授奖者为了谋利,那么受奖者又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自我镀金,为了寻求认同,还是另有所图?身处一个名衔社会之中,名人们对于各式奖项的热衷,与其说是投机取巧,不若理解为一种焦虑的本能。现实是,确乎有太多人,习惯透过职位和名头,来理解一个人的身份、能力和所扮演的角色。

诡异之处在于,当大众话语已将“名衔”调戏得无地自容,小社交圈子内却依然有着深重的头衔崇拜。所谓“百年文艺巨匠”的称号若不败露,必然能给江姓书画家带来极大收益:多一份荣誉,意味着作品的升值,意味着出场费的攀升;意味着可以闯入更顶端的圈子,意味着能够获得更高阶的定位。很多时候,所谓名衔的价值从不取决于真假,而仅取决于对方是否认同。

“百年文艺巨匠”遭遇滑铁卢,实乃由于他将小圈子的通行证,当成了公诸于众的快消品。须知,线下的人际交往模式,定不会有如网络这般较真的揭短、拆穿。在真实的社交圈、职业圈、关系圈中,真真假假的奖项、虚虚实实的头衔,只会在一派心照不宣的默契中,被默许、被承认,被彼此吹捧。我们一方面缺乏,让别人认可自己的底气;另一方面也缺乏,揭穿对方虚名的动力。于是,也就只有任由伪奖横行,仅在网上匿名吐槽、揭底而已。

终究,当我们没有认真生活的勇气,各种唾手可得的奖项和头衔,成了最廉价、最流行的舞弊手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