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外流之后,乡土怎守公序良俗?
(2014-03-18 22:08:59)分类: My时评&学术 |
广西玉林市兴业县大平山镇南村。一个在“现代化”建设上已颇为可观的村庄,却遭遇集体沦陷。留守女孩小雨(化名)在长达两年间里受到村里十多名中老年人性侵。年纪最大的76岁最小的也有44岁,多是爷爷辈。愤怒的小雨父亲发现真相报警,最终10人获刑。然而,这不是一个罪恶被制止、坏人遭惩治的故事,反而是女童及其家人遭受了村民的“敌视”,“都是她,把那些老人送到了牢里。”(1月8日《潇湘晨报》)
堕落如病毒般蔓延,直至撕开一道溃烂的伤口,众人似乎方才如梦初醒、回望心凉。上演于大平山镇南村的,那段漫长而痛苦的梦魇,以一种最露骨和极端的方式,将乡土世界的不堪一击暴露无遗。不堪一击的人伦底线,不堪一击的道义耻感……那些曾经捍卫着土地尊严的“传统堡垒”,忽的败下阵来而后土崩瓦解。旧规则消亡,新秩序确立,所不幸的只是,所谓弱弱相残、弱肉强食,竟就此成为偏僻一隅的灰暗风景。
被羞辱、被侵犯、被嫌弃、被敌视的小雨,所经历的一切悲剧,皆肇始于两年前的某个偶然。自彼时起,这位留守女童,阴差阳错地,变成了全村老男人觊觎的“猎物”。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十多名村名,将对小雨的连续性侵,视作廉价的消遣、情欲的消费,乃至是一场场畸形的狂欢。其间,一位小女孩的屈辱和眼泪,被众多男人的罪恶行径稀释殆尽。到最终,无助的被侵犯者,开始了彻底的自我放弃。
在乡土世界的某种冰冷逻辑中,受害者的“沉沦”居然被当成了最直观的恶,至于之前发生的种种“前传”,却被避而不谈。于是,我们听到了这样的抱怨:“都是那个小女孩主动的”、“都是她,把那些老人送到了牢里”——将一切罪与罚,推诸于一位受伤女童之身;将主动作恶的恶人,描述成可怜兮兮的“被勾引者”。是非颠倒至此,当真是冷血到无以复加。
身临其外的人,未必能理解那座村庄的判断与价值。或许,外人眼中的沦陷,在当地语境内,不过是稀松平常的小事?再或许,他们只不过是固执地狡辩,而丝毫顾不上起码的道理和脸面?理解凡此种种异象,当然不必归于诸如“乡土沉沦”一类的大词。毕竟,大平山镇南村的故事,有着显而易见的个例色彩。但需要重视的是,随着乡村青壮人口的外流,那些亘古站立的公序良俗,会否一并出走?
所谓道德,立基于一群信仰它的人。有鉴于此,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当那群有着进取精神和责任担当的外出务工人员离开后,所留下的老人、儿童,如何继续安享传统秩序所带来的确定性?大平山镇南村的案例表明,人口结构失衡的村庄,完全可能返祖到丛林社会的状态之内。一方面,现代文明之光,尚未普遍性照耀到乡村土地之上;另一方面,维系旧有平衡秩序的人口力量,却连年流走、分化。而这,无疑是我们最需面对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