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加税”,一场吃相粗鄙的合谋
(2014-01-23 21:11:59)| 分类: My时评&学术 |
央视《焦点访谈》近日播出《这税收得真奇怪》,曝光河北河间黎民居乡政府在让个体户补缴税款时,在原有税款上多加了5000,当问为什么时,相关官员称“税收任务重,加了5000,你有意见么?”有个体户没有交这笔款,第二天就从1万2变成了6万,而第三天就直接要贴封条封他的小作坊。(12月12日央视)
本应规范的征税流程,到底可以混乱成何种模样?发生在黎民居乡的故事,或能给公众提供一个最直观样本:随意加税、讨价还价、动辄滥罚,名曰“催补税款”却几乎与明火执仗无异……一场无比荒谬的税收征缴,虽已让当地民众怨声载道,却怎奈始作俑者依旧无动于衷。面对各界质疑,官方索性懒得解释。其莫名而来的强硬,俨然将一件荒唐错事,做出了底气十足的范儿。
一个言必称“税收法定”的社会,竟还有黎民居乡那般的草莽做派,当真令人错愕。按说,基层的税务部门,只是整个征税体系最末端的“执行者”。一系列的税收法规,早已用文本形式确立了纳税额与缴纳方式。在此前提下,一线的征税者,只有照章办事的义务,绝无随性发挥的权力。但诡异的是,黎民居乡的征税逻辑,似乎超脱于主流规则架构之外,完全由乡政府在那自我授权、自说自话、自行其是。
巧立名目仓促加税,索要巨竟可还价,缴费稍迟再罚数万……凡此种种,充斥着恶意、赌气、恫吓成分的催税过程,于众多个体户而言,简直就是一次飞来横祸。且,此事尤其恶劣之处在于,当地竟然动用“断电”、“炒家什”等盘外招,来粗暴逼迫应税人尽速缴税——这种种做法,早已越过了“依法催税”的范畴,而畸变成滥用公权的露骨创收。
于法不合的税收征缴,必须以非法的强制手段兜底。黎民居乡的乱收税闹剧,不仅是税务领域的丑闻,更揭示了某种深层的溃败:本应各守其责、各有边界的公职机构,在某些地方已然形成合流联动之趋势。越往乡村一级,该倾向便越明显。为了共同利益,各个管理部门,可以达成默契、彼此通融。该背景内,那些明显侵权的催税手段,也就变得堂而皇之、横行无忌起来。
黎民居乡表示,“税收任务重了,所以才要求临时补缴”。此一说法,势必难以服众。因为,征税的基本原则,从来都是应收尽收,而绝不是“想收就收”。纳税多少,只应依法行事,和所谓“任务”何干?当然了,联想到此轮征税中,当地乡政府允许讨价还价、开列票据含糊等等,公众大可以相信,这也许并非是搪塞任务的被动行动,而是一时私欲难自持后的主动敛财。
疯狂逐利、吃相粗鄙,当地何以失体至此?或是群体共谋,抑或决策者利令智昏,事已至此,总该有个交待才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