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收弃婴收留权:强化国家责任,莫忘民间力量

(2013-08-04 22:14:33)
分类: My时评&学术

记者17日从民政部获悉,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等七部门日前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级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对弃婴的规范管理,严禁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收留弃婴。这份《关于进一步做好弃婴相关工作的通知》对弃婴发现、移送、安置以及体检、救治等相关程序作了明确规定。通知要求公民发现弃婴后,要及时依法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不得自行收留和擅自处理。(6月18日《新华每日电讯》)

在过往,就弃婴收养一事而言,官方与民间历来分工模糊。而此番“通知”出台,显然意在强化国家责任,以“收留权”的回收为切入,来降低不规范民间收养的风险。凡此种种,当然是个积极变化,毕竟公立福利机构相较于公民个体,拥有更多资源与专业能力。且从伦理上说,为包括弃婴在内的一切无助者提供庇佑,本就是现代政府的道德义务之一。

“严禁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收留弃婴”,此一表述措辞强硬、不容商榷,因而难免令一些人不安。但考虑到现实情况,公众似乎不得不承认,如此规定很是必要。因为,如果任由各方分享“收留权”,买卖婴儿、挟婴乞讨等等阴暗勾当,就极可能有机会披上合法外衣,从而令司法追责过程难度陡增。长此以往,势必助长不法之徒“为恶”,阻碍对弃婴群体的充分救济。

事实上,此一“通知”的出台,绝不应被理解成“国家垄断弃婴收留权”,而应视作职能部门对弃婴收留、抚养、领养流程的二次梳理。今后,公民个体仍有收养弃婴的机会——只不过,这个过程发生在福利院“统一收留”之后:在新规则架构内,福利院等机构拥有充足条件,对“领养者”的身份和资格进行筛查,从而能为弃婴尽力争取一个可靠的未来。

否决私人收留弃婴,同时将官办的福利机构作为唯一接受方,并由之主导后续的婴儿领养工作……经此调整,一条围绕弃婴的救济链条,当能更为规范和有效。但需要说明的是,理论层面的抽象推演,也许并不对应于真实的世界。现状是,各地福利院数量稀少,运作资金有限,且资源配置极不均衡,要由它们单方面担起弃婴收留之责,是否显得有点不堪重负呢?

收留弃婴,官方福利机构责任增加,软硬件配置亦需提升,这是一个精细、系统的社会工程。且说到底,纵使我们乐见此事上国家责任逐步强化,却也不应忽略,继续在新的规则体系内,给民间自发的慈善动作,创造更多发挥空间。可以预见,当官办福利机构成为弃婴唯一收留方,其所面临的压力必然陡增。于此,引导善良民众,以义工、志愿者的形式参与管理、帮忙分忧,当是可行出路。

弃婴救济绝非政府一家之责,官方收回了“收留权”,却也未必能管得很好。所以,以更开放的姿态,引入民间慈善力量分摊重任,变得愈加重要。如果说,“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收留弃婴”的决绝话语,一定程度上制造了官方与民间的裂痕。那么弥合人心的唯一方式,便是努力确保福利机构在日后运作中保持“品质”,并寻求与公众、社会的深度合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