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若无细节支撑,则“申报制”难深度较真

(2013-04-16 12:26:20)
分类: My时评&学术

20日,广州市纪委新闻发言人梅河清在发布会透露,广州市南沙已制定领导干部重大事项申报不当处理办法,对虚假申报、隐瞒申报的一律先停职再做进一步调查处理。梅河清说,广州市官员申报事项不仅包括个人收入、房产、汽车、投资等财产信息,还包括婚姻变化、配偶及子女就业等,并明确抽查核实比例为15%。(3月21日《广州日报》)

“官员重大事项申报制”早已有之,但一贯存在弹性偏大、范围过小等等局限。有鉴于此,正在广州南沙展开的相关“试点”,注定尤为引人关注。早前便有消息传出,“南沙官员重大事项申报,将稳步公示”;而如今,最新释放出的“申报不实先停职”的强硬信号,无疑又从另一角度,重申了此轮“试验”的深度和力度。常识是,“若申报不被查核,监督与约束则无从谈起”!南沙以15%的比例抽查“申报信息”,显然回应了公众的担忧。

作为一项预防腐败的制度设计,“官员重大事项申报”在理论框架内,一贯被各方寄予厚望。然而,具体到实践维度,该机制却不时遭遇被架空、被虚置的窘境。究其原因,其实很可以理解: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申报”,过度依赖官员的自觉自律,柔性有余、刚性不足;另一方面,空有“申报”却无核实环节。由此,官员报告的信息,更多只是作为存档性资料,而未被专业力量审计、梳理

某种意义上,在“官员重大事项申报”方面,南沙所打出的破局组合拳,更似是对该项制度既存漏洞的一次修补。通过扩大申报范围、提高抽检比例、强化惩戒力度等等措施,“官员重大事项申报”,有望一改过往的疲软状态,继而变成一项严谨、较真的防腐促廉机制——南沙的变革决心不可谓不大,“申报不实一律先停职”,此一表述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便是一份“绝不通融”的敲打和预警

的确,广州纪委对虚假申报者“一票否决”的表态,给了公众更多乐观预期的理由。只是“许下承诺”与“兑现承诺”,从来都是两回事情。可以预见,意图将“官员重大事项公示”机制严密化的努力,必然会面临各种阻力:不光有“关联人员”的抵触;也包括技术层面的捉襟见肘!比如,个人资产的信息联网尚未实现,为某些官员“虚报”留下了后门;再比如,现有格局内,官员“事项申报”的受理机构独立性孱弱,且多与“申报人”有着千丝万缕的隶属关系和利益牵涉

正是有鉴于此,公众在乐见广州相关部门发下“虚假申报先免职”的宏愿同时,也不免期待着一系列后续变革的跟进。毕竟,一句口头承诺,总需要那些具体、踏实的“细节优化”去支撑。从此角度看,当我们围观南沙的新尝试,就是在等待一次真诚、彻底且细致的“探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