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廉租房,天价租金更显背后隐痛

(2011-05-22 17:27:38)
标签:

杂谈

分类: My时评&学术

近日,陕西省洋县房管局要求廉租房租户必须一次性交纳30年租金,方可入住廉租房,导致部分租户无力负担。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当地叫停了这一做法。(5月22日《京华时报》)

动辄要交30年租金,如此廉租房令人啼笑皆非。作为保障房的一种,廉租房的价值,乃是为部分低收入者提供底线性的住房福利。既如此,视廉租房为筹资工具,一次性收取数十年租金,无疑背离了政策初衷。众所周知,无论廉租房抑或经适房,皆是政府让利于民的一种制度救济,而绝非是借机渔利的创收工程。以此角度审视,洋县房管局的“如意算盘”,着实是对自身责任的肆意扭曲。

虽然事发之后,当地职能者及时纠偏,但这并不代表其中荒唐可以一笔勾销。一个自然的追问是,有多少人会在廉租房内一住30年?诚然,只要符合条件,待上一辈子也是可以的。然而,基于个人财富的累积规律,以及国人根深蒂固的“置业”情结,所谓廉租房更多扮演的仍是一个“过度”角色。可以想见,在此文化语境下,栖身廉租房数十年的民众,必然少之又少。

廉租房的优势,不仅在于租金低廉,更在于其灵活、便捷的属性。三十年的租期,一次性缴纳的巨额租金,注定冲淡廉租房的价格优势。无视现实,将临时性的居住选择,人为固化为长期的安居方案,亦是将廉租房推到了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洋县房管局的做法,一方面将部分租户长久捆绑在廉租房内,另一方面则吓退了更多的潜在租房需求者。经此而后,一项民生工程的民生意义残存无几。

按照当地负责人的解释,一次性收取30年租金着实是无奈之举——“资金非常紧张,根本无力按国家规定提供廉租房建设配套资金”。于是,预收、预支未来租金,就成了应对困境的不二之选!似乎,荒唐之中透着一丝苦情,一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气概油然而生?但常识是,行政行为的正当性,历来以合理合法为唯一前提。所谓“不得不为”、“无奈为之”一类的托辞,不过是一种业余且徒劳的煽情。

一副委屈、悲情的模样,其后未尝不会隐藏一份虚伪和矫做。前后比对,洋县职能者的表态,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之前,当地宣称“这样的做法的确欠妥,与有关政策不符,但也确实是无奈之举”;而今,官方措辞则变成“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廉租房政策执行,资金问题寻求其它途径解决”。不难窥见,所谓“资金不足”远未到无解的地步。既然存在“其它途径”,那么一次性收取30年租金,便是对民众财富毫无必要的汲取。

洋县房管局未能得逞的计划,传递的仍是职能者对保障房政策的消极态度。有鉴于廉租房回报率低,一些地方并不愿意为此投入过多财政资源。但建设指标压身,不有所作为便影响政绩评测。在此背景下,各地负责部门不约而同,纷纷选择将投资成本转嫁给民间消化。前有石家庄意欲没收违建房作保障房,后有洋县收取30年租金筹措资金。形式相差万里,实质却别无二致。无非昭示了一些地方管理者,在保障房项目上诚意贫乏、不愿埋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