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评估,师生的受难日

(2011-05-18 17:38:47)
标签:

杂谈

分类: My时评&学术

“若有人询问食品安全等敏感问题,不要偏激,务必给出正面回答,相信学校可以很好解决……”,“遇到酷似领导的人来问路,一定要注意礼貌……”为迎接省级文明学校评估,这类“临时校规”近日在福建某高校流传,学生们被反复交代注意事项。“临时校规”中,甚至连叫餐、在路上吃东西、穿拖鞋走路等平时常见且被默许的行为也被紧急叫停。(5月18日《中国青年报》)

适逢省级文明学校评估,各个高校再次莫名紧张起来。一条条无理、严苛的临时校规,瞬间打乱了校园的常态秩序。为了追逐荣誉,学生无奈成为“布景的道具”,而大学校园也便是那喧嚣的“剧场”。在其间,真相遭掩埋、个性被湮没,而只剩下粉饰太平乃至弄虚作假。当高校纷纷试图以表演换回荣誉,不仅大学之名难逃蒙羞,荣誉本身也变得可疑而孱弱。

在福建,一些大学正言传身教着虚伪、功利和顺服。垂涎虚名的管理者,心安理得地将自我意志,强加给了人数众多的师生。从怨声载道的现状不难推之,省级文明学校评估,显然未能获得一般师生的足够认可。即便如此,他们却仍要为评估,伪装自我、按照“剧本”行事。又一次,公众见识到了“威权式”的大学治理模式。学官之流一声令下,老师、同学们只能屈就服从。

最需平等精神的象牙塔,悲剧性地上演了最为鲜活的“上下有别”。尽管,广大师生对评估并不感冒,但学校管理层的决定,最终成了唯一的行动指南。作为大学真正的主人,普通师生在校务方面话语权竟极其有限。权利羸弱的他们,甚至没有“拒绝表演”的机会。因为,“奖学金、评职称、发补贴”,早已成为控制言行的无形提线。那些真实的声音,在逼仄的空间里奄奄一息。

“有上无下”的校园权利生态,一步步将根基性的民意认同蚕食殆尽。在此语境下,千方百计争来的荣誉,不会化作师生们的自豪情绪,而只是成为学官向外炫耀的政绩。长久以来,中国大学生气不足、暮霭沉沉,从种种“评估闹剧”中,何尝不能寻到其中症结呢?一方面,权利分配不均衡,师生诉求往往不被尊重,个性尊严不时被“长官意志”冒犯;另一方面,学官们只求速出成绩,故而管理趋向简单、短视、粗线条。凡此种种,在某些福建高校里显露无遗。

不堪的现状,绝非大学应有模样。争创荣誉,本应是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望;迎接评估,也当恪守真实、自重的底线……省级文明学校一类的评估,本意是促使校园环境向上向好,却不料被异化为“学官的狂欢节、师生的受难日”。在一切皆可伪装的时代,全民参演的校园,即便博来了荣誉也与“文明”无关。甚至可以说,若师生发声仍受压抑、权利仍被忽视,任何以学校名义获得的荣誉皆可谓价值无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