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楼兰计划,无畏自信缘何来?

(2010-11-28 18:09:19)
标签:

杂谈

分类: My时评&学术

11月27日,地理学家夏训诚在金沙讲坛上表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正在起草“新楼兰计划”,将罗布泊纳入其中,从上游引水,在罗布泊旁形成一个新的淡水湖,进行楼兰的生态重建。(11月28日《成都商报》)

方圆万里的罗布泊,而今不过是大片盐壳,楼兰早已不是从前模样。不可抗的自然力,加之无序无度的人类活动,使得大湖与古国一同湮没于历史之中。一段文明就此终结,另一段文明却朝气蓬勃。而后者更为自信,且野心勃勃。所谓“新楼兰计划”,自恃能“重建生态”,并藉此逆转自然与历史。此等宏图大志,难免给公众一丝不安。这,已非鼓吹“人定胜天”的蒙昧年代。无论个体意志,抑或科技伟力,或许都不应如此自负而无畏。

对科技神力抱以戒心,并非是对现代文明不屑,而是出于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从工业革命直至科技革命,人类始终沉浸在对科学的狂热崇拜中。直至晚近,资源与环境问题凸显,全世界都因之付出沉重代价。基于此,反思成为潮流,人类终于意识到智识的有限。

放诸全球语境,动辄宣扬“技术奇迹”,实则是文化滞后的体现。“引渤入疆”、“重构楼兰”,总有美好的梦想、饱满的信心,却独缺先进文明必不可少的理性。无端质疑专家意见或有冒犯,但我们确乎没有看到任何成熟、全面的思考脉络。尴尬的是,以科技之名而行的工程,专业性与严谨性却先天匮乏。

导致罗布泊干涸的生态结构依旧存在,即便不惜代价人造一个淡水湖,又如何确保其不会重演厄运?且,单造湖而言,便注定困难重重。水量大致恒定,从上游引水罗布泊,必然影响下游用水。重新分配水资源,不仅涉及抽象的公平问题,更关乎居民、产业的切身利益。“新楼兰计划”,前途渺茫的工程,却以牺牲万千民众用水安全为代价。无视中国水系之脆弱,不仅自视甚高亦是对民利的漠视,如此工程无异于“拆东补西”。须知,楼兰已然人迹罕至,而别地仍有太多人依水而生。

事关重大、牵涉多方,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一声不吭就把这事悄悄定了。似乎一切进展顺利,已经“正在起草计划”了嘛。但是,如此关门决策,其程序正义与结果真伪都很可怀疑。一方面,专业圈子未就此展开充分辩论,罔论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公众未能充分知情,更没有任何建言路径。自始至终,“某所”乾坤独断、包办一切。

而现实经验表明,单一利益主体内部决策,历来低效且不公。当小集团有权裁决公共资源,考量基点多是私利而非公益。就如“新楼兰计划”,或许不会给社会带来可观利益增量,却必然使特定群体收益良多。无视历史与规律,看似无知的自信,其后是经济人最为现实的盘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