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震之外的离婚之痛

(2010-11-07 19:12:49)
标签:

杂谈

分类: My时评&学术

根据全国及各省民政事业统计季报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共有131万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其中,四川离婚人数最多,共有102596对夫妻离婚,位居全国榜首。一位社会学专家分析,四川近几年离婚人数增多和汶川地震也有一定关系,震后四川人更重视生活的幸福度。(11月7日《成都晚报》)

一场地域悲剧,竟有着左右夫妻分合的能力。是地震贻害甚大,抑或婚姻本就脆弱?在四川,专家们试图为超多离婚数寻找一个解释。于是,汶川地震作为诱因之一,再次被人提及。于专家看来,灾难唤醒了民众对幸福的追求,于是“对婚姻产生怀疑时,更愿意果断选择离婚”。似乎地震催人觉醒,夫妻欣然各奔前程?婚姻“因震而崩”,虽不失现实案例,却终究解释力匮乏。

作为专家意见,本应体现专业性。以此观之,“地震催离婚”显然不甚靠谱。且不说缺少统计数据与科学分析支撑,逻辑上的困境便无可回避。诚然,灾难之后,“现世享受观”或被激活——“更愿意反思生命意义,更重视生活幸福度,更关注个人感受”。但类似“顿悟”,显然不会造成离婚人数大幅波动。因为,灾难同样具有另一层涵义。所谓“患难见真情”,地震何尝不会使彼此加倍珍视?与大灾相比,夫妻间“琐碎之痛”不值一提。如果要探讨“地震”与“离婚”之关系,其正负两方面的效应自当兼顾。

无视现实、只谈一面,不过是无力的“取巧游戏”。即便婚姻因地震而破裂,剖析的视角也不应止于地震本身。地震只是一个导线,引燃了夫妻关系固有之孱弱。所谓“地震催离婚”,本质上反应了一类极易为外界干扰的婚姻状态。这种形态下,特定外力冲击便会导致离婚。不可否认,现代婚姻自我调和力正悄然丧失。夫妻自洽越发困难,离婚容易且多发。或许只因一个简单的事件,地震或是其他,夫妻便会选择一拍两散。

关注“地震”与“离婚”的联系,毋宁理解为全社会已然对失稳的婚姻形态有所警觉。为何婚姻在外力前不堪一击?要知道,从前可不是当下光景。乐观主义者,始终将此视为时代的进步。高离婚率中,他们看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权主义”的胜利、传统道德束缚的瓦解、婚恋观的多元与开放……但是,形而上的狂热情绪,无力掩饰个体家庭的破碎。离婚终究是沉重的抉择,摆脱不幸不代表开始幸福!这,依旧是娜拉出走之后该怎么办的古老话题。

所谓“地震离婚论”,投射了渐趋脆弱的婚姻结构。于此,鼓与呼未免轻率。联想世态,离婚或许并不那么“美好”。其后充斥着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信仰缺失下的金钱崇拜、城乡二元结构下夫妻分居、贫富分化下的二奶小三,凡此皆为时代顽疾与悲剧。高离婚率,在文明社会不失为自由的狂欢,在当下中国则是不可忍之痛。这一切,又怎是天灾所可掩盖,又怎是“追求幸福更果断”所可矫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