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工需要更切实的愿景
(2010-09-15 21:23:18)
标签:
杂谈 |
分类: My时评&学术 |
广东优秀外来工可报考公务员,此举尚属国内首创!据刊发的《广东省2010年从优秀外来务工人员中考试录用基层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称,广东将招录50名优秀外来工担当公务员, 10月1日统一笔试。(9月15日《羊城晚报》)。
外来工,是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离乡奔波,不远万里进城务工,将岁月的大半留在了城市。尽管,一年之中他们待在城市的时间远多于老家,却依旧不能摆脱那个“外来”的标签。是他们,一手搭建起都市的大厦、铁路、桥梁……而他们,除了收获不多的工资,却再也无缘分享城市发展红利。对这个致力构建和谐的社会而言,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外来工的贡献有目共睹,城市给予的回报却稍显吝啬。
是的,应该提供这样一种可能,让外来工成为我们中的一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自然也应该包括外来工的生活。招录优秀外来工担当公务员,为外来工提供了另一种晋升路径。而这,恰是他们应享的机会与福利。《公告》的出台,体现了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一个高效、有活力的城市,各阶层之间必须实现充分流动。外来工不应永远归为“外来”,适当的时候、以合适的方法,他们有权成为城市的一份子。具备丰富基层经验与产业技能的他们,天然具备担当公务员的经验资源——如今,广东给了他们机会,一个彻底融入城市、实现价值,完成人生转折的良机。
从外来工中招收公务员,其意义是双向的。对于那些具备报考条件的工人而言,此举无异于让他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而对于城市而言,吸纳外来工进行政系统,将为公务员队伍带来宝贵的生活经验,必将助力城市达成善治。之于百万的外来工总数,区区50个招录名额,或许不足以满足每个人的期望。但是,此举却是政府探索外来工融入城市的有益尝试。而探索的价值,在于日后更好地实现外来工福利。《公告》的刊发,见证着城市的温度与热忱。
诚然,这些点滴的政策创新,为外来工勾勒了一个可观的愿景。但,政府努力的方向本该更加切实。在拖欠工资、维权无门甚至惨遭暴打不绝的用工环境下,外来工或许更在意底线权利的捍卫。对他们而言,能不能考上公务员并不是最为热心的。或者说,不是每个人都有“奢望”的底气与能力。而,年终之时能否领到工资、遭遇事故能否得到赔偿、酷暑时分能否停工避暑……凡此种种,才是他们最为现实的关切。
这只是一个起点,未来的日子里,外来工以及一切为城市默默打拼的人们,定会享受到更多回馈。那么,当下呢?政府理当在改善用工环境、维护工人利益方面发力完成兜底系统的构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