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阳短命经适房拷问政府民生成色

(2010-05-30 17:44:10)
标签:

杂谈

分类: My时评&学术

为了让位农运会项目建设新闻中心,两栋投资数千万元、正在建设中的经济适用房,在即将封顶交房之际却面临被拆除的命运,由此戴上了“最短命经济适用房”的帽子。《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日前在事发地河南省南阳市深入采访后发现,围绕两栋楼房拆与不拆的命运走向,购房户恐慌、开发商无奈、政府犹豫不决——事件的所有相关方都纠结其中,无法自拔。(5月29日《瞭望新闻周刊》)

此事自然纠结,纠结于住房梦难圆,纠结于经适房难建,纠结于农运会难筹。不同的群体,因为两栋经适房而有了交集。建未竟而欲拆,诡谲之中各方正经历着失望、惊诧与焦急。不同的心思,共有的困境。当支持农运与民生安居发生冲突,抉择注定艰难。只是,这种抉择是必须的吗?经适房、新闻中心,果真存在不可调和之矛盾?即使抉择势所难免,基于何种利益标准进行权衡,亦自当慎重!从来没有理由要求市民为政府指令过多让渡,也从来没有理由置民生福祉于不管不顾。

成功的施政群体,始终能平衡民众与政府利害关系。这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尽一切可能避免利益冲突;其次,尽最大努力消解“冲突”给民众合法权益造成的伤害。就此而言,南阳政府的作为堪称失败。报道提到,“南阳市承办2012年农运会是2008年3月份确定的,明显晚于康泰中央花园项目规划,新闻中心完全可以避开小区进行选址”。因此,“最短命经适房”完全可以视为决策失误的产物。政府制造“利益矛盾”,并将责任转移到民众层面。通过搁置市民住房需求,来为失误的决策成本埋单,这注定是个正义性流失的施政逻辑。

并不是说经适房就一定不能让位于“新闻中心”,但前提是执行成本可控,且为当事方提供可靠的弥补方案。按照已有计划,两套经适房将拆,七千万投资付诸东流。这之后,建设“新闻中心”和新经适房。一拆一建间,不仅将事情复杂化,更给财政带来未知风险。虽说政府承诺会将“已建的两栋楼房按照1:1置换的原则进行安置”,但大而化之的诺言并没有细化为细节性操作流程。故而,利益攸关方并没有在未来获得住房的足够信心。有鉴于此,轻率推行拆除势必遭遇民意抵制。

事分轻重,按照重要性排序,经适房从来不在所谓“新闻中心”之后。在南阳,建经适房必须且急迫——那么多人还住在“窝棚”里呢;而“新闻中心”尚有回旋余地与经营空间,建与不建并不那么急切,或许可以有别的替代选择。事实上,为了农运专建一个新闻中心是否必要本就有待商榷。当然,如果是为了日后将其作为政府办公大楼就另当别论了。

一方面是源自民间的、现实的居住需要;另一方面是政府层面的、人为设定的进度要求。当两者相悖之时,前者往往是受伤的那个。只是这种结局终究不甚合理,因为职能部门没有表现出对民利的足够尊重,更罔论捍卫民意。南阳经适房与“新闻中心”的博弈走向,本质上反应了当地政府民生成色几何。

http://review.qianlong.com/20060/2010/05/31/2540@5753124.htm   千龙网 5.31

http://house.focus.cn/news/2010-06-01/948989.html   工人日报6.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