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学历不等于工作普适性

(2009-11-23 22:51:08)
标签:

杂谈

分类: My时评&学术

今年2月末,合肥各大官方网站上,出现一则招考公告,合肥市城管局公开招聘城管队员。经过初选,3000多人得到笔试机会,第一学历不够本科的被淘汰者悻悻而归。最终,100名第一学历达到本科的幸运儿挤入了合肥市城管局的大门,其中包括11名硕士毕业生。他们的主要专业涉及法律、计算机、规划、广告美术、市政工程等。——11月23日《中国青年报》

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作为精英阶层,大有向下流动之势。所谓大学生村官早已不是新闻,这样一个大学生洗菜工都存在的语境里,城管也算是一个体面工作了。这则新闻,吸引眼球之处就在于大学生与城管存在的太多落差。当书生气质与城管这个词汇组合在一起,总是能让我们发生某种心理反应。一来,还是不免怀疑大才小用了;再者,高学历能给城管工作带来多少改观?

我丝毫不怀疑受过高等教育大学生们具有的素质优势,较之某些近乎地痞的城管大人,他们对于文明执法有着更多的信仰与敬畏。一般而言,至少在理念层面,高学历是代表了进步和理性的。大学生当城管确有着自身优势,寄希望他们来改善城管负面形象或许真的可行。这个意义上说,找大学生做城管队伍形象代言人或者管理者似乎更加合适。但若是真要让他们上街收摊,效果就不那么乐观了。

不要忘了一个简单的逻辑,良好的教育背景不等于能力,更不等于职业技能。城管虽然是个低门槛的职业,做的都是扫街收摊之类的小事,却也是需要特定技巧的。高学历,只能说明读书还尚可。与小商小贩打交道是完全不同的领域,甚至比学术更复杂。就算目不识丁的人,他依旧有可能比研究生干得好。因为他有社会经验,混迹于市井的经历,让他能很好地与同为底层的小商贩打交道。而大学生在这方面处于天然的劣势,没有世俗化的谈判技巧、不懂合理的恫吓,一味晓之以法理,小商贩未必买账。高学历城管之所以被拿来吹捧,实际上背后隐含着一个错误的预设:将受教育水平混同于执法的业务能力。须知高学历不代表对工作的普适性,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洗菜工和高学历城管都没有理由热捧。“高学历XX”实质还是把学历的神功拔高了。

还有不能忽视的另外一点,那就是体制的劣变能力。城管执法一直处于缺乏权责规范与有力制约的模糊状态,加之不时被施加罚款任务之类的长官意志。放纵与重压下,难保不走向野蛮执法的不堪之境。处在这样一个不健全的机构与体系中,学历再高也可能被同化。那么,有一天街头出现高学历的暴力城管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为一种尝试,引入大学生来改善城管队伍落后的管理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招一群大学生只为去做驱人收摊的活还是算了吧。倒不是说浪费人才云云,实则是不合适。为了大学生自己,也算是为了城管工作本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