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怯于无术,所以无德

(2009-08-04 19:30:47)
标签:

学术论文抄袭

无术与无德

杂谈

分类: My时评&学术

一个震撼的题目——《武汉理工大学校长论文被曝抄袭,剽窃记录被删》,出于8月4日的《中国青年报》。所以震感实在是标题中的主人公名头响了点。开始还思量着莫非又是标题党的杰作,转而又想论文抄袭时下甚是流行,既然本科生可以抄,研究生可以抄,博士生可以抄,副校长可以抄,那么校长抄袭又有什么不可能呢?如此看来,这篇报道的标题实在不需惊叹,稀疏平常,甚至有点频繁得流俗了。

看到这样的新闻,实在没有提笔的冲动,印象中记得的抄袭案例就有西南交大副校长抄袭事件、广州体院院长涉嫌抄袭事件、湖北29岁市长周森锋抄袭论文事件......神经反射有些迟钝了,审丑疲劳也是可以预期的。论文抄袭井喷般曝出,暗流积聚久了局部的爆发是必然事件,只是这局部的爆发已经让公众感觉事态的严重。

一直以来对于论文抄袭的声讨一浪高过一浪,到如今甚至缺乏理智的谩骂也流行开来。只是无论指责或是谩骂都集中于道德的层面,抄袭本来就是学术不端的典型,这个词汇本身就贴上了无德的标签。所以指责学术抄袭不道德和强调这个行为是抄袭实质上并无二致。需要思考的是什么造成了如今曝光率极高的论文抄袭或者干脆说是不道德事件。

学术抄袭的原因必然是不能用不道德搪塞的,当然有另外的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状。不妨回到中青报的这篇报道,看看这位校长抄袭的对象,智利科学家罗伯特·卡迪纳斯(Roberto Cardennas)或许还该加些注释,最大的跨国学术团体“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简称IEEE)高级会员。再看被抄袭的论文原版,其产生由智利麦哲伦大学、圣地亚哥大学和英国诺丁汉大学的5位科学家完成,并有实验室数据支持。这样的科研人员配置和研究过程,想必是武汉理工校长所不能匹敌的。直白点说,抄袭方显然不具有被抄袭方的学术能力。学术上低能,一时半会赶不上,为求速成,抄袭便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结合现实的一些细节,如上的论述更显得切中要害。咱们如今是论文大国,却多是自娱自乐逗家里人开心的玩意,在世界学术界终究只能沉默;另一个自豪的数据是中国已是博士最多的国家,可悲的是这其中相当多的博士只是机关里喝茶看报的角色,甚至一个村官的职位他们也会蜂拥而至;更有所谓专家学者以走秀、代言为主业。

不要指责学术界的这些人不务正业,实在是他们的学理造诣决定了只能做些此类的“副业”。一些无术的学者坚持“正业”,为了保证自己混迹下去只能选择抄袭了,真是相当无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