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9/middle/6000e9fdx8981c84a1b18&690
http://s5/middle/6000e9fdx8981ced2b544&690
二、放大自己的世界,让自己在丰富中升华
拿到营养师证的那一刻,我很兴奋也很自豪;自己的身体调理好了,我很幸福,但渐渐的,我又变得茫然起来。难道我考营养师证,学习营养学知识,仅仅把自己的身体调理好就行了吗?
我自己身体不好的痛楚我清楚;身体调理好后的幸福我还正在体验,但我同时知道,我的一些同事、同学和社会上的许多人因为饮食习惯不好正在遭受病痛的折磨。我能不能用自己所学为他们减轻一些痛苦呢?
有了这个想法,我心里又是一阵激动,因为这又是一个我过去从未进入过的领域。但兴奋过后,我没了底气。因为我知道,我学到的这点东西调理一下自己还勉强应付得过去,要帮助更多的人,明显不行。怎么办?
我知道考个营养师证只是开始,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知识需要长期积累。为了学习,我白天上班,晚上看书学习营养知识,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为了在网络上学习营养知识,查阅资料,更好的学习交流,2008年9月我开始学习电脑使用,在这之前,我的电脑知识为零,我从敲打一个个拼音字母开始慢慢摸索,到现在基本能满足日常需要:查找资料、写稿子、开博客、网上交流。因为学习营养知识,我脱离了新文盲的行列。
2009年,湖北营养师培训中心主任孙光夫老师来襄樊讲营养课,我去听课,在谈到开展营养工作的困惑时,孙老师为我在新浪网站上建了一个营养博客,让我把学习营养知识的心得都写下来发在博客上,有了这个博客,我的世界顿时变得大多了。开博一年来,我先后在搜狐、新浪、中国营养师网、39健康网等网站开设了个人博客和营养工作室,利用网络结交营养师朋友,在不断丰富自己的营养知识的同时,也尝试着做营养知识传播工作。
在博客上,我认识了不少营养师,认识了不少营养界前辈、专家、学者和营养界知音,健康杂志的编辑、健康网站的编辑,他们在各方面都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在此,我也满怀感激之情的对他们说声谢谢!
有了这个交流的平台,我开始写有关营养的科普文章,每次博文发出来以后,总有热心的博友去我的博客留言,留言有鼓励,有建议,也有提醒,这些都让我从中学到了不少新知识。最难忘的是当我把自己宣讲营养知识的博文、照片发到博客里时,有很多著名营养专家如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杨月欣、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马冠生博士、湖北省营养学会理事长黄连珍教授等都留言表示让我在基层好好干,支持我!有时还会提醒我,博客该更新了!这些鼓励的话语,让我更增添了学好营养、写好营养科普文章的信心。
科普文章发在博客上后,有不少媒体编辑来约稿,像《家庭保健》《家庭科学新健康》《大众健康》《育儿周刊》等杂志社的编辑联系约稿,39健康网等大型健康网站也邀请我做营养咨询,配合网站做一些营养方面的专栏,如在39健康饮食栏目上做的“保健品不可代替蔬菜和水果”,主要针对很多网友对蔬菜水果摄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保健品的过分依赖而对健康产生的影响做宣传。
在《家庭科学新健康》上针对有的地方生吃猪肉,以《茹毛饮血,您敢吗?》分析了生猪肉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等。做科普宣传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严谨,大众需要的是正确的健康信息,如果自己宣传的东西对大众健康形成误导,不仅影响自己的声誉,还给整个营养学界抹黑。更重要的,是对生命尊严的践踏,这是营养师的职业道德所不容许的。所以,我在写博文的时候,主要的依据是营养教科书,《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书籍,在做到既有依据、又符合逻辑的基础上,力求每一句话的意思完整、通俗易懂。内容符合《营养学》理论,文字符合百姓的理解能力,这是我对自己写的营养科普文章最基本的要求。
我希望自己做到对科学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有时约稿多了,我也会推荐其他营养师写科普文章,经我推荐的营养师也都在营养健康刊物上发表了营养科普文章。
网络真是很好的平台,让我这个远在山旮旯的营养师有了与全国各地营养师和营养专家学习交流的机会,打开了我与外界交流的通道;不仅给我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场所,也为我实现了传播营养知识的理想。
http://s12/middle/6000e9fdx8981e4a12c7b&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