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教材屡遭“潜规则”,是谁在疯狂
◎盛克选
关于教材遭遇“潜规则”在安微省并不是第一次。事实上,《中国青年报》在今年4月4日就曾经曝光过安微省滁州市关于小学生征订教辅资料的违规操作。文中称“有些教辅书根本用不上,孩子已经上六年级,社会、自然、科学已经基本停课,但是与其配套的教辅书要求依然要订”。仅隔几月,类似的教材“潜规则”再一次出现在安微省多个地市。为何学生教材屡屡遭到莫名其妙的尴尬,其背后再次释放教科书选用监管漏洞的危机信号。
据9月2日《京华时报》报道,8月31日是安徽滁州城郊中学学生发本学年新书的日子,让学生们吃惊的是,今年的英语书换了版本。
实际上各地市关于中小学每科教材的选定早有规定,并明确指出在教材使用过程中途不得更换版本教材;如所选教材经实践检验,基层反映不合实际,确须更换的,须报经省教育厅审批后,在新的起始年级重新按照教材选用程序进行。换句话说,也就是从初中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使用的教材应该是同一出版社的同一套系列教材。如果因为需要更换教材,应该从初一开始。然而,在安微省部分地市近一百万初中二年级和初中三年级的孩子不仅被换了原来使用的英语教材版本,很显然教材选用操作违反了明文规定。但令人疑惑的是,当地省教育厅省关于重新选用教材的批文特别注明不予公开,究竟是在玩“圈子”游戏还是其背后“猫腻”真的见不得人?面对教育部红头文件,为何部分地市教育部门胆敢坦然碰瓷如此疯狂。
按理说关于教材的更换应当由基层教师与学校对现行教材实践效果综合评估后,才能决定是否有更换的必要,然后上报主管部门审批。从整个新闻事件来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于此次英语教材的版本变更完全被忽悠,直接由省教育厅统一操办,被要求地市重新选择。禁不住令人猜疑的是,谁才有这么大的能耐呼风唤雨,对教育部对教材版本使用的规定视而不见想换就换,甚至曾经发生过不需要的教辅变相强塞,完全忽略学生需要与实践效果。当然,最终负担不外乎转嫁于学生和家长。
教育部打破全国所有省份使用同版教材的体制,多家教育出版社可以出版教材,按顺序审批进入教育部的目录。其目的在于避免教材垄断,各地市可根据对应的教育情况选择教材、优化教材。然而,社会对教材体制改革的呼声还没有完全落幕,那边厢对于教材选用、发行监管却成了空气,教材随便换,教辅资料随便塞,而部分省地市教育部门在利益驱使下,潜在的“灰色”行为正在监管漏洞的夹缝中滋生蔓延,在同一地方连续发生教材“潜规则”,除了追问教育主管部门对教材的监管秩序外,其实更应该反思的是,教材“潜规则”并非发生在一朝一夕,而类似的现象究竟何时才能了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