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造访杭州周边的新球场—下沙九桥,而去年此时,我把安吉龙王溪当做新年开幕战,但很感慨的是,安吉龙王溪已经停业,在此,为九桥的出生而喜,也为安吉龙王溪的停业而悲。
下沙九桥与海宁尖山是姐妹球场,位在下沙经济开发区。这个球场原来只准备做九洞球场,对于杭州地区来说,有需求性,但可能没市场,因为杭州还有一个更靠市区的西湖国际十八洞球场,于是投资方也三转两转,改成十八洞标准球场,如此一来,下沙九桥与西湖国际进入一个市场竞争的新时代;曾经有人形容,杭州的高尔夫是沙漠中的沙漠,因为杭州一小时内可达球场只有一般人打不起的富春山居及会员人数超过八百的西湖国际。或许有人不相信,大杭州地区人口有六百万,高尔夫人口估计不过三千。
杭州高尔夫人口少的可怜,部分原因是跟球场少又贵有关,如今多了一个下沙九桥,总是多了一些希望。大年初四,杭州气温十度,阳光普照,又是一个难得的暖冬,中午十二点发球时,问了一下前台,只有二、三十位客人,杭州人的高尔夫热情在哪里?我在想这个问题。
下沙九桥还在试打阶段,果岭速度如能调整到11-13之间、人的专业培训再下把功夫,将可为杭州高尔夫沙漠中的沙漠带来一些活力。
试打完下沙九桥十八洞球场后,突然让我怀念起年前突然停业的安吉龙王溪球场。
龙王溪球场去年经过中巡赛的洗礼后,球场的质量已经逐渐成熟,加上即将开通的杭长高速,安吉龙王溪与杭州只有四十分钟车程,很可惜,一个高品质的球场经不起政策的摆尾一击。关于龙王溪的停业,我只希望高尔夫的还给高尔夫。站在一个高尔夫人的立场,安吉龙王溪的停业,对杭州、对中国的高尔夫发展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短短的一年间,下沙九桥好不容易问世,安吉龙王溪却倏然陨落,一个新球场的诞生绝不容易,走的太突然也不是轻易能接受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