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个段子:有只黄鼠狼,在养鸡场的山崖顶上立了块碑,上面写着:“摆脱禁锢,不勇敢跳下去,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一只老鹰?”于是,它每天就在崖底等着吃摔死的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阅读心灵鸡汤时需要智商,大多鸡汤都是黄鼠狼写的。
这个妙趣横生的段子,恐怕是说到了很多人心坎里,反正我是被深深地感染了,说出了我多年来一直想说但又表述不好的一种现象。
如果你回头审视一下鸡汤这东西,你会发现其迷惑性在于从形式上看是无害的,反而会给人带来一种正能量,颇有些宗教色彩。年轻人迷恋鸡汤,迷途的中年人迷恋鸡汤,都是比较正常的事情,但关键是在喝鸡汤的时候你还得有自我净化能力,那就是不能失去自己的思辨能力。有时候正能量驱使下的误入歧途,与邪恶力量驱使下的不走正道,其实结果是一样的。
生活越来越好的情况下,现代人不太爱思考了,潜意识里都希望能把属于思考的那部分尽可能多地交给一些工具,鸡汤和成功学这类的东西,大抵就属于工具。不怀好意熬鸡汤的人,为此付出的成本很低,收益却很高,只要有很多人相信他们那些正确的或错误的废话,他们首先就成功了一半。而要人们相信是很容易的,顺着大众潜意识中的正能量部分说下去,就很容易获得认同,而像我这样喋喋不休让大家保持理性,保持思辨,是很难获得大多数人认同的。因为让大众接受温馨的事相对容易,揭示残酷的真相,他们在思想上则首先会出现天然抗拒。
那么,那些整天熬鸡汤的人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什么呢?原因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无非一个利益。成功的人熬鸡汤,是为了凸显自己的成功,让自己的成功更加显得熠熠生辉,把一份成功能够发挥出来的效益实现倍增效应。羡慕和模仿的人多了,甚至有很多人把他们当成人生偶像了,他们也就越来越安全了。就像黄鼠狼的例子一样,他想吃不劳而获垂手可得的鸡肉,当然不会直接对你说到我碗里来,用一种更加巧妙的方式,效率又高,收益又大。
不成功的人熬的鸡汤,则就显得不那么有说服力,不过还是能抓住很多人的心。这些鸡汤在传播的过程中,会为这些熬鸡汤的人创造许多价值。可以把这比喻为一场聚光灯下的表演,你当不了主角,去当个聚光灯下的配角也不错,再不济就当个起哄架秧子的角色,反正这场表演中只要你参与了,就不会没有收益。
这些年我们在网上经历了很多骗局,诸如曾一度流行在QQ群中的“紧急寻找失踪儿童”,“请勿打开一张名为XX的图片,会使你的电脑瘫痪无法修复”等等,这些是最直观的用正能量达到个人目的的例子,也属于鸡汤的一种。里面的利益链相当庞杂,日后我会重新开篇再说。
这两年微信朋友圈里的许多养生类文章,传播着错误的养生知识,却拥有大量粉丝,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和内容吸引着大量网友前赴后继,他们在误导的同时,也快速实现了个人目的。说实话,误导了那么多人在他们眼里根本不算什么,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可不管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首先都要保持一颗思辨的心,多想一想为什么。怎么我的父母,包括我自己,几十年坚持下来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一下子就错了呢?为什么以前没人告诉过我这个不能吃?你多想几次,多查查问问,真相自然就出来了,这其实对于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来说,并不难。
别让自己的智商,被互联网大潮吞噬了,这是我给出的最珍贵劝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