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硬件创业是过去一年的创业宠儿,而随着空气污染成为突出社会问题后,智能空气净化设备,形成了比较强的市场需求。从下半年起,各种空气净化设备相继推出,家家主打互联网思维,融合专注极致理念。这股风潮中有创新,但其实在产品质量上是参差不齐的,家电巨头的加入,使得这个市场更热络了。
海尔在10月份推出了一款空气净化设备,海尔空气魔方。这是一款理念上相当创新的产品,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高达八种的产品组合,在一款大众产品上进行用户定制。与以往直接推入销售渠道不同的是,海尔这次把这款产品登陆了京东众筹平台,在一个月时间内吸引到上万参与者,筹集资金上千万,成为京东众筹今年四个筹资上千万的项目之一。
12月19号那天,在线上和线下预约进行10天后,海尔空气魔方产品正式开始全球销售,14个小时内共售出3万台,平均2秒钟卖出1台,创造出销售奇迹。这款产品的客单价极高,并不是容易出售的低价值产品,海尔官网上两种组合的空气魔方,售价分别为5999和2999元,这么短时间内取得这一销售成绩,只能说是互联网思维与工业精神结合所孕育的丰硕成果。
海尔的工业设计和生产能力毋庸置疑,但作为传统家电巨头,在践行互联网思维的时候是否会有问题,相当令人关注,因为之前传统行业触网的记录并不令人乐观。但事实上,海尔空气魔方从征求意见、设计、生产、销售到宣传,整个环节都是按照互联网的方式进行的,并没有一丝走样,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必然。
首先,这款产品找到了一个符合用户需求的价值落脚点,空气魔方最近提出要破除“空气四害”,并直接将这一精神贯彻到产品中去,致力于解决“脏、干、潮、浊等空气“四害”是完全按照互联网方式操作出来的新产品。
空气魔方这个产品在没出示前,就已花了6个月时间进行调研。128人的专家学者团队,从全球收集的980万份用户意见中,用大数据方式选出81万个用户提出的122个产品功能需求痛点,然后将其融入到产品设计过程中去,落实成如今的产品具体形态。这不是一款满足生产者需求的产品,而是一款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其设计理念并非来自于海尔,而是来自于用户。
海尔生产别管生产什么电器,是不缺资金的,但空气魔方还是入驻了京东众筹平台。其根本目的并不在于筹集资金,而在于与用户实现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心声。这个过程是一步步来的,首先结合当前空气污染的大环境提出解决问题的理念,然后通过与用户的交流了解需求,再从用户那里得到反馈和建议,以及对产品的看法和评价。这个过程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方式,整个过程不仅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还制造了某种悬念,让用户对产品更加期待。
空气魔方的产品形态,是自由DIY组合模式,其自由拼装概念全球独步,空净行业之前没有人这么做过。空气净化器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功能单一,无法顾及到用户的不同需求,例如南方和北方的天气不一样,用户对产品的需求也不会一样,一个模具生产出来的广义产品,没办法照顾到个性化需求。DIY自由组合模式,就巧妙地把这一问题解决了,用户想要什么组合,有更多的选择,用自主意识组合起来的产品,用起来就是不太一样。
当然,更关键的问题在于空气净化器的清理和维护,即用户买回去用上几个月后需要操多少心。DIY组合的产品,拆装上相当简单,能为用户省心,省力,省地方,清洗和更换滤芯时简单方便,是一种直击用户痛点的设计。其形式较传统工业品更为新颖,更容易获得用户认同。
传统企业过去总被嘲笑互联网思维不够,其根本原因还是动作太慢而已,传统企业在走向互联网的过程中,要做到非常多的平衡,不像互联网企业一样可以轻装上阵。可一旦传统企业完全扑向互联网了,其威力是很难抵挡的。
在海尔空气魔方这款产品中,从价值观到理念再到设计生产和销售,处处都能体现出互联网思维,如果说还有什么人们没意识到的,那就是工业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的结合。海尔生产的电器,没人会怀疑有什么质量问题,单这一点就是很多在线企业比不了的。在全球用户中征求生产意见,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有很多在线巨头有的是娱乐和信息消费用户,就是没有实体商品消费用户,但海尔有。
在这种情况下,海尔再用互联网思维去做工业产品,把整个链条与环节充分互联网化以追求其高效和快捷的效应,最终产生的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个场面,14个小时内卖掉3万台空气净化器,相当于卖掉了时下主流60寸互联网电视3万台。互联网思维与工业精神结合所下的蛋,还没有到产量最高的时候,但也快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