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速房地产崩溃,非一线城市限购可退出

(2014-05-23 09:42:24)
全面放开限购,加速购房者入市,只会透支市场需求,加速房地产崩溃,房地产市场崩溃是纯市场因素,严重过剩导致的,和政策限制毫无关系。
除北上广深之外,其他城市的限购政策可以自行调节,尤其是库存过大的地方。这意味着除四大一线城市之外的30多个限购城市,有可能全面松绑限购政策。

对此,接近住建部的权威人士向上证报记者确认,上述政策方向和趋势已经明确。但具体是否发文、何时发文,相关部门还需等待中央态度。“在决策层看来,一线城市目前还很难在近期松绑限购,因为之前(房价)上涨过快,且目前还没有见到明显的房价下降或市场调整。”该人士称。

“我咨询了很多房地产企业,现在企业层面还没有得到这个消息。但我们感觉这个政策执行的可能性很大,无论它以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中原地产首席运营官李文杰表示。

四年限购路

限购,这个具有较强行政色彩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曾被视为抑制房价上涨的利器,也曾因其行政色彩而引发争议。

为应对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兑现“一定要把房价上涨趋势控制住”的承诺,2010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要求房价上涨过快城市限制家庭购房套数,被业内称为“限购令”。粗略统计,目前有40多个城市执行着不同程度的限购政策。后续市场情况表明,限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成交量,并进而抑制了房价的过快上涨。

纵观四年限购历程可以发现,其影响最大的阶段是2011年和2012年。当时,绿城中国等以高端物业为主要产品类型的开发商,成交量骤减。绿城无奈走上卖项目、卖股份的求生之路。当企业和地方通过各种渠道呼吁解除行政性调控时,住建部有关人士曾私下无奈地表示,“目前除了行政性强行限购,谁还有更好的调控房价的办法,我们虚心求教。”

一些对土地出让和房地产市场依赖程度较高的地方政府也曾屡屡试图解除限购,比如芜湖、武汉、厦门、珠海、长沙等,而多数变相或直接的松绑,都以地方政府否认、收回,或上级政府叫停等方式草草收场。这也折射出中央层面对执行限购政策的决心。

不过,限购的威力在2013年已经开始淡化。2012年底至2013年,各地商品房成交量强势反弹,并带来房价再次大涨。业内人士事后回顾,除了个税按差额20%征收等政策带来恐慌式购房外,市场面货币供应量的整体充足,是导致各地楼市再度火爆的主要因素。在需求庞大的情况下,限购“高压线”被各种暗箱操作屡屡突破,从而效力大减。

2013年下半年,银行系统针对房地产业突然收紧信贷,6月下旬出现的“钱荒”,更是对市场泼了盆冷水。再加上受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因素影响,高端消费大为萎缩,楼市也受到波及,导致房地产市场去年底开始全面降温,“入冬”速度远超预期。

“双向调控”启程

“目前中国楼市不是淡,而是冷。继续下去,恐怕要出现系统性风险。中介公司已经开始裁员关店,部分城市5月份成交量甚至不如春节期间。这种情况十分罕见。”一家大型房企高管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