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痴心不改收缩流动性,年底罕见正回购,中国PMI环比连续下滑
(2014-01-01 10:19:45)财新记者获悉,央行于12月30日下午及12月31日上午分别进行了正回购操作。两家银行的人士向记者确认了此事,但操作规模不详。
央行此次悄然展开正回购,令市场人士略感意外。按惯例,央行在年底会集中释放逾1万亿的财政存款。一位券商总经理表示,近期银行间市场资金充裕,央行非公开开展正回购操作,或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此次正回购或为财政存款释放的对冲。12月31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13年四季度例会,表示将“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12月31日,银行间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跌至3·17%,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回升至约5.37%,涨57个基点;14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涨至6.20%;21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涨40个基点至6.70%;1月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飙升80个基点至7.45%。
应该说已经12月31日后资金面会宽松,但从利率看1月资金面不宽松
至于ShIBOR ,主要是拆借,而不是回购,规模大约为质押式回购的1/6,指标性并不好,最重要的是央行在特殊时刻,会对SHIBOR进行窗口指导,SHIBOR 已经失去意义。
中国国家统计局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布,2013年12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1.0,连续15个月位于临界点上方,但已环比回落0.4,此前市场预期为51.2。11月该指数升至51.4,与10月持平,同为19个月来最高点。
12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的5大分项指数——生产、新订单、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和供应商配送时间均下降,11月为2升3降。
- 生产指数回落0.6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上。
- 新订单指数为回落0.3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上。
- 但反映制造业外贸情况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下降0.8和1.5个百分点,双双落至临界点以下。
- 原材料库存指数下降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下。
- 从业人员指数下降0.9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下。
-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5%,虽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但连续10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
从全部12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除购进价格指数略微上升以外,其余11个指数均有所回落。
生产指数为53.9%,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生产指数均高于50%,分别为55.3%、51.7%和50.2%。
新订单指数为52.0%,比上月上回落0.3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和中型企业的新订单指数高于50%,指数分别为53.4%和50.4%;小型企业低于50%,为47.2%。
新出口订单指数49.8%,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新出口订单指数高于50%,分别为50.7%和50.3%;中型企业低于50%,为46.7%。
积压订单指数为45.1%,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中、小型企业的积压订单指数均低于50%,指数在41.4%-46.0%之间。
产成品库存指数46.2%,比上月回落1.7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中、小型企业的产成品库存指数均低于50%,指数在44.4%-47.1%之间。
采购量指数为52.7%,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和中型企业的采购量指数高于50%,分别为54.3%和50.9%;小型企业低于50%,指数为47.6%。
进口指数为49.0%,比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小型企业的进口指数高于50%,为53.8%;大型和中型企业的进口指数均低于50%,分别为49.6%和46.1%。
购进价格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购进价格指数均高于50%;指数在51.4%-53.2%之间。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6%,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中、小型企业的原材料库存指数均低于50%,指数在44.3%-48.5%之间。
从业人员指数为48.7%,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从业人员指数均低于50%,指数在46.6%-49.3%之间。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5%,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高于50%,指数分别为50.6%和51.6%;中型企业低于50%,为49.9%。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49.4%,比上月回落5.5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高于50%,为51.5%;中型和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低于50%,指数分别为46.5%和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