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destiny
destiny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095
  • 关注人气:2,7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日合作开发出革命性触控屏技术,不再使用黄光微影蚀刻,印刷方式生产,大幅度降低成本

(2013-08-28 09:18:54)

   此项技术如果量产,不仅可以让现在的笔记本电脑用触控屏价格大幅度下降,也可以让OLED电视成本下降超过60%,大大加速OLED电视进展.不过这让传统的触控屏厂家面临破产境地.

轻薄的窄边框设计已成智能手持装置的发展主流,工研院和日本大厂小森(Komori)共同发表「非黄光之卷对卷超细线印刷技术」,是全球首次以低于20μm(微米)的精密导线印刷技术开发出窄边框薄型触控模块。目前正在和台湾面板厂、系统厂谈共同合作,希望藉此延续台湾触控产业竞争优势。

经济部技术处长林全能表示,经济部力推智能手持装置雄才大略计划,在未来4年将投入40亿元。过去工研院累积了很多卷对卷(roll-to-roll)的研发能量,建立了完整的卷对卷试量产实验线。

目前大部分厂商仍以黄光蚀刻制程制作触控面板,不仅步骤繁复且成本高昂,工研院以卷对卷设备与传输技术,将精密导线印刷技术导入触控面板制程,在超薄基板上以直接印刷方式进行导线制作,可取代黄光蚀刻制程,只要一台设备就可取代传统图案化溅镀、涂布到显影、印制及蚀刻等7台机台。在金属导线的材料使用率也从5%提高至95%,完成触控面板4~5层的制程,具有高效率、环保及大幅降低成本等优点。

工研院电光所所长刘军廷表示,次工研院与小森共同发表的制程已可达到7μm,与黄光蚀刻制程达到同样水平,且更能节省时间及成本。此印刷技术可应用于触控面板,延续台湾触控产业竞争优势,未来可用在OLED照明、下世代软性电路板等应用上。

小森社长新妻勉(Tsutomu Niitsuma)表示,台湾是触控产业龙头,因此决定来台和工研院合作开发设备,让技术实现。其中凹版印刷专利在小森,而卷对卷制程、设计等相关专利在工研院。新设备已经可以量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