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永远无法超越自己

(2013-06-27 10:51:34)

苏轼的弟弟曾经研究过道德经,然而真正参悟道德经的是苏轼。宋代傅藻编撰的《东坡纪年录》记载,1101年暮秋,一代文宗苏轼沉疴不治,奄奄一息。在去世时,他的好友径山惟琳在他耳边说:“端明(苏轼担任过端明殿大学士)宜勿忘西方”!,他的另一位守候在身边的朋友钱世雄也说:‘固先生平时履践,至此更须着力。苏东坡回答说:“西方不无,着力即差”,语绝而逝。

  两位好友在苏轼弥留之际,善劝他在最后的深刻,仍向着理想中的极乐世界冲刺,“端明学士应该不要忘记西方啊”,“先生您这一生不是都在奉行兼济天下、独善其身的人生信念吗,这个时候应该更加努力啊”——他们希望这位老朋友在离开世界的时候,仍要积极进取,努力实现人生的至境。但苏东坡回答说,“理想的世界(或西方极乐世界)不是没有,但刻意去寻求就不对了”,然后溘然辞世。

  “着力即差”实际就是“有为即差”。苏轼晚年终于彻悟,明白“有为即差”,世人死抱着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傻瓜言论,至死也不会悟道,一辈子犹如一块大砖头,比普通人稍大的砖头。而苏轼虽死犹生。那些苦苦修佛的人,尤其是苦行僧,真是愚不可及,“有为即差”,越“着力”离佛离西方极乐世界越远。修行就是不修行,放下执着就是拿起执着。

    取天下也,恒无为;及其有为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