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小宝一起玩拼读之辨音游戏

(2013-03-27 14:05:07)
标签:

安妮鲜花

自然拼读

英语

育儿

安妮花

分类: 和小宝玩拼读
                                                        图文/安妮鲜花

  上一篇和小宝一起玩拼读的博文,重点是Sounds/Rhymes的设计理念和用法。只有透彻理解了这一点,后面的内容才能知道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

  lesson1的后半部分进行的是m as in monkey的环节。从此之后的Unit 1 都是这样的设计,直到26个字母完成。m as in monkey这个表达方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字母m在monkey这个单词中的发音,也就是说他的letter sound。甚至也可以理解成,在phonics教材中重点解决的都是letter sound 而不是letter name。为了让大家更好滴理解phonics对于letter sound 和letter name的对应关系,我把小安妮最近录的一段A says a 放在这里。这就是《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小安妮第一次表演让我震惊的那个著名的26个字母歌,和我们以前听得完全不同的那个。前段好多人管我要,大家从安妮花英语广播下吧。

   有些孩子,尽管A says a 背的熟练,但是到具体的单词中有的时候还要反应一下,小宝就有这样的现象,甚至有的时候还和拼音串联一下,比如这个m,他拼单词的时候曾经有过发拼音m读音的时候。不过你和他提醒一下,哪一个是这里面要的,尤其是听点读自己就知道规律了,此后就没有这样的情形了。所以所谓混淆也不可怕,只要他自己知道内在的逻辑就能区分开,大人提点一下就可以了。

 
   说到这里想起来最近几次被问到:先教letter sound行不行?到底要不要教letter name?两个一起教会不会混?
   
  这个问题,《安妮花英语自然拼读1》P1就说明了:开始这套教材要先会唱26个字母的字母歌。这是什么意思?那就是要孩子已经知道26个字母的letter name啊!为什么大家对于letter name/letter sound有这么多的疑惑?最根本的一点,phonics的逻辑就是用已知的letter name来引导letter sound,所以才会有A says a 这样的逻辑结构出现。而在phonics教材中,一个前提就是孩子已经对letter name非常熟悉了,能够实现用letter name对应letter sound了。一般来讲,2岁多的孩子对26个字母的letter name就会有敏感期,也会接触到很多字母类的书籍唱字母歌,如果你的孩子缺了这一课,那先补上这一课,磨够100小时以上的耳朵再来考虑letter sound的问题(请大家注意:这100个小时是低线,磨耳朵时间多多益善)。具体磨法,这套自然拼1配套的《磨出我的英文耳朵》1、2里面就有一本字母的儿歌绘本,用好再考虑教材不迟。

   按照安妮花自然拼教材的逻辑,字母是通过歌曲导出的,比如这个m就是通过The Muffin Man来导出的。同时配合其他与m相关的歌曲,比如《To Market,To Market》、《Monkey See and Monkey Do》、《Marry Had a Little Lamb》等。这些歌曲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罗列,具体可以怎么玩,我们先把教材后面的内容玩过之后就会有概念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有教材和儿歌相关的页面,都不能直接点击出来歌曲的演唱。为什么?因为版权。所以请大家理解,并且不用拘泥于教材歌曲本身,这个问题就不会困扰你了。

和小宝一起玩拼读之辨音游戏


   那接下来的Learn 环节,p8,是小宝觉得挺好玩的内容。最开始,他拿笔按照正常的方式点了一遍,明白了:M(Letter name)m(letter sound) monkey(word),然后右面的大图就是三遍MMM,三遍mmm,再两遍word,再三遍mmm。这个发现好,从此以后,后面其他字母的这一页,几乎没有再按照正常页面顺序点读的。每到这里都会说,这个我会,看我给你表演啊:然后自己拿着笔,在左侧的这一张小图跟演奏乐器似的,M上点1,2,3次,m上1,2,3,monkey上1,2,m上再1,2,3。演奏完毕,心满意足,下一个!

  和小宝一起玩拼读之辨音游戏


   p9,上面的C部分,是配有图片的含有m音的单词,这些单词的功能和monkey是一样的,都是让孩子理解这些单词中m的发音。为什么要配图呢?这是前几天我看到哪里的一个问题。这就是情境对应的意思啊。一个单词,孤立的字母组合是不会在孩子大脑中反映含义的。但是如果和画面配合上,就会让孩子明白是什么意思,另外有图片也让孩子对单词整体发音印象更深。尤其是如果和过去的阅读经历相结合,就相当于把过去有印象的单词强化了,这样就增加了孩子可理解性词汇的量,也是扩大孩子词汇量的一个最直接的方式。一级教材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强化的可理解性词汇有500多个。这对孩子的单词能力会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一部分内容小宝每次都很快地带过,看一眼说,我都会。然后自己拿个铅笔自豪地划个勾,那意思是:闯关成功!

      和小宝一起玩拼读之辨音游戏

    也有的时候会对单词指指点点,这是哪个动画片中有的,那个是哪本书里面的,什么什么样的情节在干嘛等等。比如这个mop就和我比划了半天。

    接下来,optional words环节,最初是最不感兴趣的。

   和小宝一起玩拼读之辨音游戏


    后来我才明白为什么不感兴趣,因为他一直想要闯关要成果,而这个环节的单词都是含有m的,不像后面的环节有对有错。所以每一次这部分都很着急地掠过,翻到后面一页,那些个紫色的花瓣部分,兴高采烈地说,这是我最喜欢的啦!

    从这个紫色花瓣开始,就是practice环节。A部分其实是单个音素的辨音,所以比较简单。最开始,小宝把不对的用铅笔或者手指甲重重地打个叉,然后把对的写上。后来,索性把听到的字母发音写上,然后再重听一遍,给每一个判上对号,说:都对了!

和小宝一起玩拼读之辨音游戏

    接下来的B环节,就是在句子中寻找音素,数出来个数。这部分对孩子的辨音能力要求就比花瓣提高了一截。一般来讲,宝宝们会习惯性地看文字,查带有m字样的音。尽管我提醒他以听到的为准,但是看他每一次小手指头数着数、眼睛偷偷瞄着书,板着指头算就觉得好玩!果然,这种方式,在开始的几个字母上很成功啊!每一次闯关成功都意气风发的,我也没有戳穿他!

和小宝一起玩拼读之辨音游戏


    结果,到了后面字母o的环节,露馅了!不是所有写着字母o的都发short o!有滥竽充数的!这回小宝可长教训了!以后每次都额外地去认真听,再也不依靠看到的个数算结果了~

     在下面C的环节,也是很容易闯成功的,带有m音的单词,每一次搬起指头就知道有几个了。这让他有极大的成就感!

     和小宝一起玩拼读之辨音游戏



     而接下来的more words和之前的optional环节同样的情形,都带m,不能把不一样的给揪出来,成就感差了很多,也是觉得没啥可闯的,急于往后进行。

和小宝一起玩拼读之辨音游戏


    后来,我改变了打法,和他说,妈妈有些词不认识,咱点一遍。有的词估计他认识的就问问他这是什么,他会描述一番。有的他不认识的我会描述一番。就这样,把这些单词的发音完整地点读出来,让他专心的听是能做到了。有时候再引申一步,看还知道哪些m开头的词这里没有的,大家轮流说,增加了成就感!

    其实这种做法是语音意识训练中,首音的训练,也是辨音能力积累的一个过程。我们之所以设定他们为选做内容,也是因为知道小宝宝对这些内容的感受。而如果是大孩子,对单词记忆有兴趣的,就可以通过这个环节对应更多自己知道的单词或者增加自己单词的语音库,这对于今后阅读过程中识别单词的语音都很有帮助。

    以上是lesson1的字母m。点读完了这些内容,小宝意犹未尽啊。接着来下面的字母,lesson2的a as in alligator,t as in tiger。说到这里,想起有人的问题了。为什么Phonics教材不按照26个字母排序呢?为什么要m-a-t在前呢?其实如果看到前面这三个单词组合在一起的效果就知道为什么了。Phonics真正的目的是拼读,如何用最少的字母就能拼出来单词?不用很多,学了三个就能做到。这就是它效果显现的方式。这种逻辑通过教材p15的这张图表很容易就显现出来了。从这张图来看,不用学了三个字母能拼读,确切地说,两个字母就能理解拼读(Blend)的含义了。

    和小宝一起玩拼读之辨音游戏

    而从点读效果上来说,从一个a+m组合时间最长到逐渐缩短一直到最后连在一体读出来am,这是整个拼读精髓的体现:建立拼读意识(不认识的词就用音去拼出来),然后通过熟练和反复达到最快的反应速度,这个理念通过这张图片和点读效果非常完整滴呈现了出来。那我们,在和孩子使用教材的时候,就要反复来强化这种概念,让孩子明白原来拼读是要这样的。

   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小宝来讲偏简单,因为早在一年前这种简单的意识、规律就通过亲子阅读进行了渗透,所以基本上他都是拿着过来就知道了。后来变成直接点最后的组合音。当然,家长对孩子是有所了解的。所以对于后面一些容易混淆的音,比如ad/od等,我都还是会引导他仔细去听,不仅在组合中,任何地方出现我都会引导。有的时候为了不着痕迹,我会说,这两个我怎么就听着一样呢?你再点一遍我听听,一样不?他就会点有时候还会告诉我,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或者给我示范发音的口型。ok,目的达到了!

   在后面的字母中,除了和前面m音同样的环节外,有一个环节是小宝的大爱!那就是p16这种,听音排序。

   和小宝一起玩拼读之辨音游戏


   开始的时候,小宝写字母慢,一个字母没写完后面3个单词过去了。写完全部要重听好几次。后来自己总结经验,不精雕细琢字母了,很快写上。很多可以一次就完成。然后回头再听一遍,给自己打对勾!有些会听两遍,打俩勾,然后自己说,我这是优双星!!这是姐姐作业的判法啊!看没上学的宝该是多么希望自己有机会得到这样的成绩啊!用这个自然拼读教材过把瘾吧!

   很长一段时间里,晚上从拿着绘本分级读物找妈妈妈妈讲书,变成了找妈妈:和我一起玩game!问啥game,就是那个拼读的game呗!

   就这样,点着听着,能感受到的变化是:当后面要求排序的单词量多近似音也多的时候,他的反应速度要比我快(辨音本来就是我的弱项有些要重听才能听清楚)。所以我说,这个教材第一章甚至第一级重点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孩子的听音辨音问题。通过一个音一个词一句话体会细节,这就又回到了我们前面说的歌曲的用法。如果孩子磨耳朵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积累,那么用这些教材相对应的歌曲,和孩子一起去寻找这些歌词中的单词(比如含有m音的单词)或者音素,这些做的越多,孩子以后在拼读过程中的语音意识就越强。

    目前有老师反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辨音训练上的,2个月下来孩子就很敏感。而用传统方式上来就重点解决拼读规律以拼出来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下,半年的孩子对音依然不够敏感。要知道辨音能力逐渐退化,越早开始强化,越事半功倍。

    最近看到一些老师提交上来的教案,很多教案使用了配套的动画素材,这个我赞成,立体使用资源。但是细分析,有些明显感到教学活动缺少灵魂,或者说给我的感觉是,这堂课是为了教孩子什么是m,动用了很多素材为了说明m,但是并没有教会孩子在纷繁复杂的语音环境中如何能有效把m区分出来。这样下来,孩子看动画挺高兴的,但没有特别有针对性的锻炼 m 的辨音。

   应该说,安妮花自然拼教材设计的辨音细节已经比较完善了,一根点读笔就可以扩大孩子听音的容量,如果再配合日常的磨耳朵和亲子阅读,几个月下来,耳聪是可以实现的。

   所以大家要理解教材的意图和功能,用好最精华的训练部分。按照单个音素的辨别、单词中的辨音、句子中的辨音、拼读意识等等这样一个主线,根据孩子的多少来采用不同的游戏方式,比如课堂上如果孩子多,就可以用music chair的模式,也可以用听到什么拍手的模式也可以用听到对的举个手或者牌的模式,或者其他的游戏方式等等。形式多种,核心不变。不然,看似会拼单个单词了,但一到具体的歌词中文章中,辨别不出具体的因素,结果就是不能全部听清楚,对今后的阅读上台阶就会阻碍了。关于听力辨音能力对阅读的价值国外有研究数据,感兴趣的可以参考以前的博文

学习自然拼读前为什么要磨耳朵

 。以前重视磨耳朵的,在开始自然拼读训练后,也不要一门心思直奔拼读规律,花点时间把音素意识的细节巩固强化一下,这样后面会进展的非常快,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吧。其实这些细节就是我说的国外26个字母磨一年的内容之一。但是国内如果我把教材做成一级磨一年,家长和老师非造反不可。就是现在,还有很多大孩子的家长说:我们时间紧,能不能精简。精简没问题,但是后果可是要清楚才行啊。

   另外在和小宝玩拼读的过程中,我觉得小宝宝完全可以放弃拼读规律这件事,就把教材当作游戏素材。单个音的辨别和自然状态下磨耳朵素材结合起来,也是立体使用资源的方式之一。具体使用过程中,满足宝宝玩的心态。这个以前我没想到,是小宝自主发掘的很多玩法让我茅塞顿开,要不怎么说,孩子永远是咱的老师呢。

  和小宝玩拼读的过程,我就是游戏的一方,甚至就是一个陪玩的人,和玩棋类游戏没啥区别,看到有的小宝宝妈妈很担心孩子玩了没学,放心,6岁的宝我都可以放手让他去玩,何况2岁3岁的宝呢。这方面的问题,微刊有一个答疑,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http://kan.weibo.com/con/3557890682470826?_from=title 

   
  ------------- 安妮鲜花理念方法资源一键通----------------  


输入以下数字查找分类信息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1,英语路线图2,磨耳朵3,亲子阅读请选4,自然拼读5,图书馆及分馆 6,家长公开课7,《出国不出国》8,秒杀团购9。查询以往微信10。希望得到更多资源的请关注公众账号“爱宝贝”。


http://mmsns.qpic.cn/mmsns/VZorRBbZ6pEIqTOgf0Kwn3fjfGo0G2t2dY85c8QoLyNNnFGPLUYX9g/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