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然拼音不是学英语的万能解药

(2010-10-12 01:51:55)
标签:

phonics

英语

阅读

听力

自然拼音

育儿

分类: 安妮学双语

                    文/安妮鲜花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annieflowerchina

 

   最近两天,关注phonics教材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是一路看着我的博客,对于我的介绍有很深入的了解和认同之后打算购买的,这部分购买我很理解,也赞同。

 

   但是从咨询的人中我发现,也有很多并没有搞明白phonics是怎么回事,听说这个东西好,就也开始加入了购买的队伍。对于这种情况,我很是担忧。

 

   为什么担忧呢?因为phonics真正解决的是英语阅读的问题,是学会英语英语阅读的基本方法之一。而阅读,是需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的。

 

   这个条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对文字的敏感期。只有到了这个敏感期,才有可能开始自主阅读。这一点,和中文没有什么区别。

 

   从这一点上来讲,4岁左右是开始学习phonics的最佳年龄。也因此,英语国家一般也都是4岁开始。所谓pre-k是很多国家学前班开始的级别,当然也有的是直接从5岁开始k,之前都叫daycare或者preschool。这一点,加拿大不同的省体系不大一样。比如多伦多有pre-k,但是温哥华就直接从k开始。

 

   所以,安妮4岁去温哥华,上了一年的daycare(确切应该说是半年,中间回国呆了好几个月),在此期间没有学过phonics。到5岁开始上学前班的时候,才正式开始学这个。当然我知道在美国很多家庭开始的比较早,可能3岁多就开始买了这类的资料,这也算是美加在教育上的一种区别吧。

 

   也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我基本不赞成买这套教材。个别语言能力非常好又有前期的英语听力基础,对英语有感觉的孩子,倒是可以考虑提前一些。但是对于之前一点听力辨音的训练都没有进行的孩子,我非常反对直接开始phonics的训练。

 

    在这里,不得不继续说这个听力辨音的问题。这个问题,我过去博文中多次提到过,这里摘录一下:幼儿英语如何启蒙: “Phonics 的理论中,也明确指出了 Phonics 的方法要成功依赖两个前提:Phonological Awareness(耳朵的辨音) 和 Phonemic awareness (单词和音的关系,理解单词就是用不同的音像搭积木一样搭出来的),前一个是一切的基础,后一个就是说让孩子明白词是音组成的而不是字母,听也要听音而不是听字母。" 很多家长也都听明白了,甚至有位博友在群里告诉我,说我看了店家语感启蒙的销售记录,竟然都是最近一个月的,可见大家对这个问题有多么的重视。最近也有很多博友跟我说,找不到旧版语感启蒙了,问我怎么办。于是,我就开始找,发现果然如此,我也没办法了。

 

    现在大家明白听原版的儿歌、故事重要了,但是问题又来了。今天群里很多人说,那些歌曲那么快,我都听不懂,孩子能听懂吗?这个问题被问的次数还真不少。

 

    实际上,听英语原版儿歌的目的,不是要把每一个词都听懂甚至要把他的中文意思都要细抠清楚。英文儿歌的精华在于它的韵律和节奏,以及这些语音信号在对耳朵的锻炼、以及在大脑中的存储 - 就是所谓的辩音能力。所谓耳朵的辩音能力,举个通俗的例子来理解:当我们听一个非常快非常快的原版歌曲、电影的时候,一点也听不明白,直观的反应就是听不出个数,只听到人家叽里呱啦的一通,不知道人家说了几句话,每句话大概包含几个单词都不知道,更不要说这些单词都是什么,人家都是怎么发音的了 -- 这就是辩音能力不够。安妮和我同样看原版东西的时候,她不明白意思也能重复出来,哪里断句,哪个短语、词人家是如何说的(包括人家略掉的音她也给略掉,尽管她自己都不知道)。这就是耳朵的辩音能力导致的。应该说,耳朵灵敏,并且大脑中有了这些信号,再开始 phonics 学习的时候,辨音能力的不同当然影响学习的效果,因为 Phonics 认为单词是由音组成的而不是由字母组成的(详细观点参考以前博文)。

 

    而按照 phonics 方式来把文字读出来,更需要有这种韵律和节奏。我以前博文曾经感叹,在温哥华图书馆见过一老外妈妈给两岁左右孩子读书,那真是自叹不如;听过专业外教老师阅读的家长知道,那是一种享受。我家大宝回国后第一周,试听了一个读原版书的 Story Time,一位中国老师读一本 Dr. Seuss 的书,老师读得很不错。读书时老师发现安妮对书很熟悉,就问了一句,安妮回说这本书我在国外读过,于是老师让她来给大家接着读。读完之后,老师除了感谢外,好半天不知道如何评价,最后蹦出几个字:就是舒服!

 

    舒服和不舒服,还真是区分的一个标准。昨天俩宝放光盘,把很久不用的洪恩巴迪英文童谣找出来了,就是那个美国合唱团的小姑娘领唱的vcd。开始她说这个光盘挺好,唱的挺舒服,过了一会,伴唱加进来了,结果她说,这个不舒服了。不知道,也许这部分是中国孩子伴唱的?

 

    从这一点上来说,韵律和节奏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是靠孩子多听多读获得的。在孩子小的时候,大脑多吸收各种各样的语音信号,尤其是儿童谣歌类的东西,这不仅仅对于英语有好处,对于孩子的音乐能力同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家大宝的钢琴老师以及合唱老师都对于她的辨音、识谱能力异常赞赏,说她乐感非常好。我理解,这和从小听这些都有非常大的关系。

 

    所以我觉得,大家在学英语的问题上,还是应该遵循规律。先从听开始,从几个月开始就可以为孩子提供外语的语音信号,当作背景音乐听,孩子在获得愉悦的同时也建立了相应的语言信号的积累。等稍大以后,可以看图像节目的时候,开始帮助孩子建立图像和单词之间的联系。这也是建立孩子英文思维的重要途径。

 

   有研究说,在香港推广 Phonics 二十年,证明效果并不理想:Phonics 的规则太多,背起来太繁琐,然后英语中还有太多的例外(标准说法是 Phonics 覆盖80%的英语词汇)。同样学习 Phonics, 香港与美国的区别在于,香港的二十年,是为了学习 Phonics 而学习 Phonics,而美国是为了阅读才学习 Phonics。阅读才是成功的关键,不管是学习英语,还是全面掌握 Phonics 本身!

 

   Phonics 并非万能,它只是给了你一个阅读的起点,如果把掌握了 Phonics 作为终点目标,就大错特错了!Phonics 规则如此之多,你要全部去背下来,就又犯了每天试图去背英语单词、语法来学英语同样的错误了!

 

   而对于一些年龄较大、从小没有开始听力训练的孩子,是不是就一定不能开始 Phonics ?我感觉也不尽然。想想到国外留学的孩子,一出去,就和当地学生一样听课,也都用phonics的方法阅读。经过一年左右英语环境的听力训练,阅读也基本都能同步进行。所以说,没有听力基础的大孩子不是不可以用这种方法,而是要同步加强听力训练,这样才能真正取得效果。

 

    今天有位妈妈向我提了个问题,说6年级的孩子读出来的东西不好听,发音也不准,就算是跟读也不行。我感觉这个问题其实正是我们成人的普遍问题。我自己说感觉不出来有什么不对,但是别人就听着有问题。其实根源还是在于听力辨音的问题,是耳朵不够灵敏的问题。

 

    所以小孩子的家长,先不要急着开始Phonics。趁着孩子听力灵敏的好时光,抓紧给他提供足够的语音资料。不然辨音能力逐步退化,再弥补会很困难。而大孩子的家长,也不能认为有了phonics就一劳永逸,还要加强听的训练。但是这个听还是要在程度上符合。这一点,不像一两岁的孩子,他们那个阶段是什么样的语速都能接受,而孩子越大,随着分辨能力的降低,可能就要降低速度并提供难度合适的东西,不然,孩子的自信心和兴趣会大受挫伤。

 

    没有完全搞清楚这套教材或者是孩子尚小的家长,建议大家不要盲目。很快,第一批团购就会到货,大家会有很多体会分享出来。看清楚了怎么回事并且讨论出好的方法之后再动手不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