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外中国人是不是受歧视

(2010-05-27 04:52:37)
标签:

种族歧视

北美

美国

留美博士

恐怖分子

杂谈

教育

育儿

                                             文/安妮鲜花

 

 移民生活好和不好的那些事

  

   最近经常有博友问我关于国外生活好还是不好的问题。为此,我曾经写过一篇移民生活好和不好的那些事从我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感悟加拿大对孩子和对中年人的利弊。不过文章没有涉及到歧视这个问题。

 

    前两天,留美博士被控恐怖分子的消息出来以后,很多人对于说狠话就在北美遭受这样的待遇感觉不能理解(博友评论请见在北美说狠话后果不堪想象),有博友甚至有媒体也都提到了另外一个角度的问题,那就是种族歧视的问题。有博友在评论中问:中国人出国到底为了什么?出国的意义是什么?国人在国外生活到底是不是受歧视?

 

    这个问题,说实话,我实在难以说得清楚,国外生活是什么?记得十几年前有一部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给出的结论是:美国是天堂也是地狱,美国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

 

    那要是具体点呢,歧视存在吗?我想说,一定是存在的。任何一个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阴暗和不公,这个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奥巴马夫妇也被在网上恶搞,也涉及到种族歧视的问题~~ 

 

  具体说说咱中国人感受到歧视的事吧--具体算不算歧视还得各位看官自己感觉一下哈:

 

    先还是说说这位翟博士吧,很多人说这里面有歧视,如果是白人的话,可能他就不会被这样处理。但说实话,我是觉得这白人犯这种小儿科错误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他们从小就这样被教育:不能说威胁的话,否则一定是要受到处罚的,他们知道这个底线(关于北美孩子被处罚的规则请见加拿大惩罚学生的雷人事)。现在关键是处理的这个程序,是不是有歧视的问题。是不是因为你是中国人所以就没给有通知家属,这事咱还要看看再说~~

 

    再比如说找工作,非常多的公司要求的是北美工作经验,当然了,如果不是北美,英国、澳大利亚或者其他国际知名大公司在中国机构的经验也凑合。这一条,把很多人挡在了外面,很多人说,我中国的经验就不算了,这不是歧视吗?

 

    当然,有些早点出国的人机会好,找到工作了。但是无意中发现,工资还有差别。一个朋友,北大毕业的,很早就出来了,工作了十几年,北美经验一点没有问题,但是无意之间,他发现公司里和他做一样工作的白人工资竟然比他高出去80%.......

 

  没有北美学历不行,那咱就读书吧。硕士也好、博士也好,找工作是好找了,工资也不低,但是,干到了中层,再想往上走,难度可不是一点点。很多朋友抱怨,要论能力,那白人也不比咱强,但是人家升迁的就快~~ 

 

   国外非常看重第一学历,对硕士和博士的看重远不象国内那么重。所以有些专业,比如说法律,重读本科才有含金量。一位朋友为了能做律师,又从本科开始,尽管她在国内都已经是硕士毕业了。因为在法语区,所以需要进行法语测试,但是几次都通不过。所里的人说觉得他法语没问题啊,最后她就投诉,律所也帮助她证明,最后再给一次机会才过了~~ 

 

  对于以上的这些歧视,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但从我个人的感受,感觉整个英语国家,不管是北美、英国还是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国家的教育、医疗、司法、政府等等系统的运转机制都是惊人的相似,就从孩子来说吧,读的书都差不多,学校教育的方法也差不多。在这样一个模式下出来的人,我想,会让选拔者感觉到特别的舒服,也很放心。因为大家犯冲的可能非常少。

 

    相反,对于我们国内本科以后出来的孩子,仅仅经过一两年的时间,对很多东西还没有来得及消化的情况下,英语能说顺了已经不错了,对于人家背后的文化还谈不上根本的了解,再找工作,优势肯定不如本国的孩子。尤其是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工作机会不多,从保护本国人的利益上来讲,也不可能给外国学生什么倾斜,这也客观上造成了对留学生的歧视~~

 

    当然,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族裔之间的平衡的问题。在大学录取的时候,学校对不同族裔的学生都会有一定的比例,记得说当初因为犹太族的孩子成绩特别好,按照当初的录取规则,美国的顶尖院校有被犹太人占领的嫌疑,所以他们开始修改录取规则。而目前,中国孩子在很多学校的申请名单中也有很高的比例,有些人被平衡下去,有人也把这归结为一种歧视~~

 

    至于说日常生活中,不同族裔的人自成一体是很普遍的想象。中国人多的地方,自然自己扎堆;中国人少的地方,和日韩等亚裔的扎堆;实在没有的,和其他族裔保持一种比较客气、安全的距离。在这个问题上,有人理解为白人对其他人种的排斥或者说是歧视。

 

    有人说,白人就像桃子,外表柔软、内心有个坚强的核。也就是说,他们在交往过程中,大家见面的时候永远都是客客气气笑脸相迎,但是内心里,外人很难进入到他们的私人空间。包括孩子之间的交往也是这样。所以中国的孩子之间就很容易打成一片,关键是家长很容易,然后孩子们课余时间互相串门也很普遍,但是和白人同学要是交往,说道就要多很多。我们总要考虑到人家的隐私问题,咱中国人确实不大习惯。而很多老外看见中国人站到一起就说中文,自然也就感觉到被排斥,会自动选择离开。

 

   其实关于歧视的问题,除非实实在在的对咱我不友好的行为,很多事情是潜意识里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使得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把对待方法做出了区分。也有的时候,是因为我们的一些做法,使得对方采取了一些行动。

 

  比如前段时间说得比较多的苹果ipad限量订购的问题。原本人家是没有这个要求的,也不查证件。但是因为中国人倒卖的情况比较多,所以人家就对中国人格外的限制。你说算不算歧视?肯定算。你投诉有效果吗?对解决单一的问题肯定有,但是你能改变别人的印象吗?很难,或者说表面上能,但是内在的感受很难。

 

   就我个人感觉,在国外日常生活,真正感受比较多的其实还是归属感和成就感的问题。当然有些人敏感一些,感受会不同。就好比说亲戚的孩子,老师给了他一本难度很低的书,他就觉得人家是歧视他,一定要找老师理论~~~ 当然也有人说,归属感和歧视差不多,这个,各人有个人的体会吧~~

 

   

   补记:以上我说的这些例子都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还有一些事例,我从报刊或者网上看到过,比如,非裔或者西裔的青年人对华人不友好,所以有些学校的亚裔孩子会受到欺负;比如,有些白人会说中国人什么什么不好、酒后骂骂咧咧。这些事例我没有经历过,但是不代表就绝对没有。如果博友有经历过,欢迎一起来说说。让大家知道中国人在国外的真实生活状态、为需要的人提供一些信息和借鉴,总归是一件好事,谢谢啦~~ 

 

海外孩子素质培养博文: 

 

 

国外孩子创造力培养从手工开始

从阿凡达谈北美孩子想象力

街头推销:加拿大孩子的必修课

加拿大如何培养孩子自信

加拿大小学生如何培养演讲口才

晒晒雷人的加拿大小学教室

加拿大普通小学的圣诞演出不普通

盘点6岁女孩喜欢的兴趣班

让孩子乐此不疲的暑假课外班

加拿大孩子的暑期游泳活动

压岁钱:国外妈妈让孩子这样花

爱管闲事的小老外

加国小学教室为什么有两扇门

加拿大小学新生的第一课

国外一年级新生的性教育课

国外孩子上兴趣班的烦心事(新浪首页)

该不该让孩子当个“官”?

北美孩子换牙也浪漫

北美升学,游泳特长很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