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阿凡达谈北美孩子想象力(新浪首页)

(2010-01-12 06:19:21)
标签:

阿凡达

想象力

北美

教育

育儿

加拿大

美国大片

                                            图文/安妮鲜花

 

    最近几天,一部名叫《阿凡达》的美国大片引起了国人热议。在对这部大片的评价中,大家说得最多的是它的想象力。美国人的想象力从哪里来?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他们从小的教育方式以及对孩子的评价标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种带光盘的书对于初学英语的孩子很有帮助

 

   1、种类繁多的绘本图书开启了孩子的想象力之门。绘本最主要的就是用图画表达思想,而对它所表述内容的理解又会因人而异。这种因人而异本身就为孩子的想象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在国内的时候我看到过一些引进的绘本图书,到北美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们所见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这些绘本,不论是数量、内容、题裁、表现方式,都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应该说,北美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徜徉在有丰富想象力的绘本海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公共图书馆的绘本区,厚厚的硬皮本,里面的图画经常让我有超乎想象的感觉

 

   2、没有统一教材的教学,让孩子们从大量优秀的“课外读物”中吸收营养。北美教育非常重视阅读,但是并没有统一的教材,课堂上老师都是一页一页的发讲义。为帮助孩子形成阅读习惯,公共图书馆、学校可谓是想尽一切办法(更多内容详见加拿大如何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在文字读物中,有非常多的想象力丰富的读本。在国内,感觉孩子们的课外读物趋同现象非常严重。比如一部《神奇的校车》几乎成了孩子们的公共课外书。而在北美类似的系列图书有很多,同时也有大量其他不同题材但是同样想象力超凡的优秀读物。而国内奉为经典的安徒生、格林童话等,仅仅是北美的图书馆中来自几十个国家(包括中国)的童话中的小小的一部分。北美的孩子会读相同的畅销书,但是更多的读的是不同的书。每本不同的书造就了每个孩子不一样的想象力。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给刚开始读文字书的低年级孩子准备的系列图书,一套几十本,孩子们欲罢不能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每次到了图书馆或者书店,都是这样的如饥似渴,抱着厚厚的一摞回家      

 

    3、丰富的手工体验,是北美孩子想象力发展的功臣。北美的孩子,做手工的机会不仅仅是在小时候。7年级了,学校的作业还经常需要画画、粘贴、做模型再配以文字说明才能完成。而且课程当中有些就是脱离现实回到远古的主题。这些作业的完成,一方面要查阅大量的科学资料,另一方面就要依靠想象力才能完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高年级孩子们的作业,文字和手工制作同步进行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也是高年级孩子的作业,团队合作完成,既有手工作品也有图示和文字标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高年级孩子的手工作品

 

    4、重视游戏的设计,教学中把游戏时间列入课程表。以前一说让孩子玩,就觉得是让他们放羊般地疯跑。现在看,北美教育非常重视游戏的设计。除了每天两次固定的操场活动外,在教学计划中,每天都有15分钟的室内游戏时间。每个教室都有很多玩具,有的是多人合作才能玩的。除了教室内的游戏,还有图书馆、体育馆的活动,很多都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并且经常有一些游戏仅仅设定简单的规则而不是完整的套路,孩子们可以依照自己的方式来玩各种游戏,哪个孩子有新玩法还会得到老师的赞扬并且有机会向全班同学演示!另外,北美孩子普遍参加的一个课外组织--童子军,每周的活动都是有特定主题的游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学前班的游戏类玩具,高年级也有,只不过种类要更适合大孩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白盒子里面都是各类积木之类的零部件,柜子右侧中间部分是硬纸板和一张一张的绒布素材

 

    5、鼓励孩子做一个特别的人,让孩子的想象力发展有更大的动力。在北美,教育评价的标准是综合的。就拿大学升学这根指挥棒来说,是把成绩、社会活动以及个人魅力三样东西综合在一起进行评价。因为成绩只占有三分之一的比重,其他方面要想脱颖而出,需要的是特色和与众不同。这也就让孩子们想发设法去标新立异。比如学校里的竞选,比如每学年都有的疯狂发型日、睡衣日等等,都是越有怪招越好。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上面这幅图画是全校师生共同创作的树叶墙:先把真的树叶粘在墙上,然后用画笔勾出轮廓;再把树叶去掉,再按照自己的想象画出你喜欢的图案。中间的大树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这些树叶则是每个班的学生轮流做,整幅画做完用了差不多2周的时间。

 

   以上这些素材都是我在温哥华一个普通公立小学里面拍摄到的。应该说,这种教育方式就是北美教育通行的、普遍的教育方式,每个孩子从小都有这些机会做类似的事情。

 

    对比我们国内的教育,要想提高人的想象力、创造力,我感觉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变:

 

  第一,整个社会的评价标准问题。目前我们的评价标准就是分数,而分数是把人套死的东西。孩子们学的都是现成的知识,没有时间去想象、没有时间去实践、更没有机会自己去发现。评价标准不解决,大家就会继续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教育改革怎么改都是皮毛,无法改变本质的东西。

 

  第二,成人要站在孩子的高度为孩子们写些适合他们口味的书。现在感觉中国这几十年的儿童读物创作不是一般的差。我们现在能读到的东西,最多的就是千篇一律的安徒生,再然后顶多就是孙悟空,近年多起来的也都是国外引进的,国内现代的儿童作家人数屈指可数。我看国内要求一二年级的孩子们每年的课外阅读量是5万字,而北美孩子每年平均要在200万字左右。为什么他们能读那么多?因为有太多让孩子们爱不释手的读物。很多读物,就是由孩子的爸爸妈妈们写的,扉页说的就是献给我的孩子XXX。

 

  第三,学校的课程安排增加手工和游戏的时间。有人在分析中国人的创造力为何不如美国人时认为,中国人的右脑开发不够,因为用筷子只动右手,而美国人用刀叉左右手并用。其实,我感觉中国教育中孩子动手的机会少才是根本原因。自己动手去做才会有体验,有体验才能有想象。整天面对书本的孩子,怎么可能体会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灵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