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移民生活好和不好的那些事

(2010-04-27 06:43:21)
标签:

加拿大

温哥华

移民

教育

育儿

多伦多

亲子

                                                   图文/安妮鲜花

 

 移民生活好和不好的那些事

    移民到底好不好,这几年是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尤其是近一年来开博之后。一直想把自己的想法码成字,但是总觉得难以说清楚。最近又被多次问及,索性想到哪说到哪,没想到的大家给补充哈~~

 

    十年前,心血来潮的加入了移民大军,那个时候,正赶上技术移民最痛快的时候,很多香港的case被转到了北京,所以从递表到面试只有半年的时间--之所以面试是因为宝爸不愿意去考试,当时他根本就不想来。有的时候可能就是这样,你越不在乎的事情,反倒越容易。

 移民生活好和不好的那些事

    因为国内的事情正在进行中,所以我们只能是把登陆时间拖到不能再拖,然后和朋友一起登陆蒙特利尔--之所以选择这里,其实是因为没去选择,仅仅是和朋友做个伴而已。登陆后跟着旅行团玩了一大圈,然后就回国了。作为新移民,对于加拿大的很多东西是非常陌生的。但是,当时有几点感觉并不好:

 

    一个就是当地人对于讲法语人的热情和讲英语人的冷漠。当是感觉那里的居民对于动员新移民学法语很热衷,所以如果看到你有想学法语的意向,就会非常的热情。因为魁北克的特殊性,最主要的是他的福利待遇之高,吸引了很多在国内不是很富裕的新移民,一般这批人都是过来读书,或者直接要孩子,在这些方面它的福利目前可能在加拿大也是最好的。不过,听还在那里的朋友讲,最近几年国内的人钱包越来越鼓,所以很多人过来之后并不选择读书这条路,很多人是拿些本钱做点小生意,比较常见的是开个咖啡馆、餐馆之类的。

 

    当时不喜欢它的地方除了上面这个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感觉这个城市没有活力。每到下午三、四点钟,家家户户的阳台上就都是晒太阳的中年男人,银行也是这个时候关门,然后门口的那家西人夫妇开的小超市--确切地说应该是杂货店吧,也是晚上早早关门、周日也不营业。这一点,对于从国内来的人来讲,觉得非常得不方便。对了,再有就是附近唯一的一家中国人的超市竟然是越南人开的,里面的东西破旧,似乎和过去的农村供销社差不多。当时就觉得这个城市没有什么活力,人的生活很不舒展,尤其是在新移民钱不是很多的情况下,每天要算计着加币和人民币的比例过日子,这种滋味真是无法谈得上舒服。

 

    人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其实,加拿大的自然风光非常美,蒙特利尔也是一样,但是当你的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很多自然的美会被消磨掉。我想,如果今天让我重新再去那里,也许,和作为新移民的感受会有所不同。

 

    从国内再回来在蒙特利尔呆了一小段时间,觉得尽管移民生活不是天堂,但是要放弃觉得也不大可能,尤其是考虑到了要孩子的时候。从那个时候开始,觉得需要在加拿大生活一段时间了。根据当时对加拿大工作情况的了解,如果就为了到这里找一份技术工作,感觉似乎还不如在国内有意义。如果在这里创业,那更是难上加难。怀孕后,宝爸就决定用上两年时间读个学位,而这段时间女儿出生,正好可以把时间填满。就这样,我们真正的定居算是在多伦多。

 

    到现在为止,我对多伦多还是很有好感的,感觉它和北京比较接近,大气、有活力。唯一不好的就是到国内的飞行时间比较长,而且冬天气候比较冷,不大适合孩子户外活动。一直感觉,如果是从事技术类的工作,想到加拿大找一分专业类的技术工作,多伦多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有很多朋友,尤其是IT类的,都在多伦多有了很好的归宿。而且,多伦多移民中大陆技术移民的比例比较高,据说教育方面,尤其是华人子女的风气也比较好。就大学来讲,选择也要比温哥华多些。

 移民生活好和不好的那些事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温哥华。温哥华之所以连续多年被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以我自身的感受来讲确实有它的道理。但是,最适合居住,并不一定说什么人都会觉得非常的舒服,比如如果你是一个专业技术人员,要找一份IT类的工作,似乎多伦多的选择就要多一些、薪水可能也要高一些。长时间无法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那滋味一定会让窗外的美景黯然失色。

 

移民生活好和不好的那些事
 

    温哥华最适合的人我感觉应该是不需要在这里找工作的人,所以非常多的投资移民选择了这里:要说吃,香港、上海能吃到的这里几乎都可以吃到,餐馆遍布,口味正宗,价钱还不高。即使在家里做,什么龙虾、象拔蚌、石斑鱼等等在国内比较贵的海产品,这里面也都很平民化。而从气候上来讲,一年有半年的时间适合户外活动,从春天的樱花、郁金香开满街头,到夏天的几个月,大家几乎就是流连在海边,非常多的家庭或租或买帆船出海,当然钓鱼、钓螃蟹之类的也是最普及的运动。说过日子的舒服,可能温哥华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更多一些。当然,有些领域,在其他城市和这里没有大的差别,或者说,有些人宁愿在这里少挣些钱或者不做原来的专业工作,但是喜欢这个城市的感觉,那一样会觉得这里很舒服,我周围倒是有很多这样的人。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再回到前面,那就是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对于不愁钱、不用找工作的人,尤其是在国内消费水平比较高、基本以进口名牌为主的人,那在温哥华生活会觉得很便宜。但是,如果按最基本的消费来讲,比如日常的吃和用,还是要比国内的价格高很多,也要比其他的城市高。前段有一个统计数据,说温哥华所在的BC省,最低工资是全加拿大最低的省(8加币/小时),但是物价水平却比同样最低的另一个省高出32%。周围的朋友很多人在附近的MALL里面工作,很多商家给的工资比最低工资高不出太多。

 

    其实说到移民,绝大部分都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关于加拿大教育好的一面,我在过去的博文中都有具体的描述。个人感觉,加拿大的教育总体上讲,重视体能训练、动手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对于孩子的合作精神、社会价值等都体现在日常的教育细节中,尤其在阅读上,感觉对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以及水平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些方面,我个人非常重视,女儿几年下来,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收获。

 移民生活好和不好的那些事

    但是任何一种教育都会有利有弊。有人说加拿大的教育太过宽松,和美国相比,深度上面会有一些差距。所以如果孩子在加拿大读书想申请美国的好大学,就需要家长额外的付出努力。而且加拿大人整体竞争意识不强,到孩子身上也是这样。很多从国内过来的孩子,到了这里开始就变得不那么好强,这对于想追求卓越的家长会是一个头疼的问题。还有些孩子,小的时候在国内,错过了低龄阶段的体能训练、动手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到了这里又没有紧迫感,所以家长担心这样的孩子会变得四不象。也有的家长觉得温哥华投资移民多,这里好的公立私立学校华人的比重非常大,和国内同样有攀比现象,但具体情况我只是听说而已,没有切身感受。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孩子的中文问题,这不是加拿大独有的问题,是所有海外华人家长都觉得不好解决的共性问题。基本上来讲,如果孩子没有国内的经历,即使在这边上中文学校,最后孩子也很难对中文有好的理解,尤其是兴趣上更难保证。如果让一个孩子最终因为在国外变成了一个不能和我们家长尤其是和我们的家人用中文沟通的人,这一点,我觉得是不可以的,这也是我需要带她回国的原因。

 

    以上是对孩子的利与弊。

 

    至于说对中年人,一方面因为加拿大的经济原因,另一方面也因为移民的语言以及国外工作经验欠缺等原因,使得在加拿大很难找到特别能发挥个人特长的专业性工作。即使找到了专业性工作,像我们国人所理解的管理性职位也不会太高,很多到了中层也就为止了。这一点,也不仅仅是加拿大特有的,中国在各个国家的移民几乎都面临这个问题。尤其是,在加拿大(可能也包括其他国家)如果想像国内那样快速致富,几乎是不大可能的。在这里即便做小生意,也不像国内容易,因为人口少,消费也不足。

 

     因为这个原因,很多男同胞就不愿意到加拿大来,或者是觉得没意思,或者是觉得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当然还有很多出于实际的经济上的考虑。这一点在温哥华看得尤其清楚--特别多的家庭都是海鸥状态,一个人在国内工作赚钱,一个人在这边带孩子读书。

 

    而在这边生活的一些具体问题,比如说医疗问题、房子问题等等,感兴趣的可以参照我以前的博文(北京的房价在温哥华能买什么房 加拿大的物业服务真糟糕 加拿大:医疗高福利背后的看病难 生病孩子在国内外的不同境遇) 。

 

    有人说,国外是孩子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对老年人,我感觉似乎说的不大对。但是因为没有感性认识,所以留待有经验的博友帮俺解释解释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